APP下载

“四性”原则在“园林花卉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21-12-26任茂智

南方农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压花四性花卉

董 攀,任茂智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园林花卉学”是全国众多高校园林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对具有观赏价值且具有美化环境功能的植物进行学习,课程内容涉及植物生物学、植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和园林设计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1-2]。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国内很多高校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深入探索与实践[3-7],如将项目教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等引入“园林花卉学”的课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综合性大学将一些专业课程开设为非限制性选修课程是符合当前高校科学素质教育的形势[8-9]。重庆大学从2013年开始尝试开设非限制性选修课“园林花卉学”。由于部分学生只有中学“普通生物学”知识背景,如何让所有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都能认识常见的花卉种类、掌握相关的栽培方法、熟知主要生态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常见花卉的育种过程等,需要在“园林花卉学”的教学内容和设计上进行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与实践。将“四性”(观赏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应用于“园林花卉学”的课程建设中,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科学素养和艺术审美等方面得到全面教育和培养。

1 “观赏性”原则在“园林花卉学”课程中应用

以“园林花卉的分类”一章的内容为载体,以花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实用综合分类为主线,从理论上详细介绍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和宿根花卉)、水生花卉、室内花卉、多浆(肉质)类花卉和食虫花卉等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标准。在区分球根花卉块茎、块根、球茎、鳞茎和根茎时,展示各类型花卉种球的同时,展示同类型的常见果蔬,如马铃薯、红薯、胡萝卜、莲藕等,加深理解每一类型的异同,并绘制表格巩固记忆。每一类型的花卉举例上,力求以学校园林式的校园为依托,优先介绍校园种植的各类花卉,并融入花卉的名字来源、趣闻故事和历史传说等。如鸡冠花,是一种象形花卉,经常做花坛用花,可以张志真《咏鸡冠花》中的“庭院广栽美奇葩,学子最爱鸡冠花。唤醒学童早读书,立志成才报国家”语句,鼓励学生克服冬日清晨的严寒,早起读书,报效祖国。

该章节考核方式是每位同学提交10张拍摄的原创校园花卉照片,而其中精美的照片将成为日后课堂PPT 的源泉。课后集体参观校园,加深对花卉的认识和感知,并在参观的过程中,对花卉的园林应用娓娓道来,如什么是花台、花镜、花坛、篱垣、棚架、花丛和花群等,真切地了解哪些花适合做哪些园林应用。“识花APP 集锦”中让学生分别下载不同的APP,针对常见的室内花卉,进行识别,分享使用心得,真正地做到让花卉的可观赏性成为课堂的观赏点。

2 “实用性”原则在“园林花卉学”课程中应用

“学会栽花卉”是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程的初衷,因此,我们将其融入到“园林花卉的繁殖方式和栽培方法”等章节的内容中,理论上详细讲解无性繁殖(分生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孢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和土培、沙培和水培等栽培方法。实践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在宿舍种植多肉植物、球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等,在种植过程中体会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多肉植物从叶片开始培养,采用无性繁殖叶插中的全叶插、直插和平置同时进行,随着生根发芽长叶感受细胞全能性的神奇伟大和无性繁殖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无穷魅力。土培百合、郁金香,水培水仙,从球根花卉的种植中进一步感受从营养器官到完整植株的完美蜕变。水培千年莲子,关键在于机械破损种皮,在机械破损的过程中,穿插讲解种子休眠的原理及原因,以及如何破除种子休眠,这也是有性繁殖的实例。孢子繁殖则在校园选择圣蕨成熟的孢子叶,套袋并剪下叶片,抖动叶子收集孢子然后撒播于浅盆中静待孢子的萌发。多肉植物采用的沙培,百合和郁金香采用的土培,水仙和莲子采用的水培,以不同的方式对园林花卉进行培养,弄清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再进行适当地选择。宿舍培养也是室内培养的一种,因此在这一阶段补充介绍了园林花卉与现代家居美化,突出园林花卉在室内装饰中的作用[10]。在整个宿舍栽培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图文并茂的记录花卉的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和开花结实过程,并撰写种后感。宿舍种植成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最后一次课,学生带着种植的各种花卉来到课堂,分享种植心得,观看花卉成长视频。学生独立进行宿舍培养花卉的阶段,与张水明等成立花卉兴趣小组[11],自己购买苗木与花种、自己种植与管理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较为一致的效果: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

3 “科学性”原则在“园林花卉学”课程中应用

在乌兹别克斯坦,传说春天谁在山上找到蓝色郁金香,成功和幸福就会常常伴随他;一般的醡浆草只有三片小叶,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片小叶个体,称为“幸运草”,传说如果找到幸运草就能许愿使愿望成真。花卉的稀有色彩和奇形异状一直是爱花人士不懈的追求,在以前都是由自然突变形成的,后来利用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对花卉品种进行改良,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发展以后,逐渐运用到花卉中,获得大量色彩丰富和性状优良的品种。这一部分内容落脚点在花卉的育种,导课时从传说入手,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从自然突变引入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物质DNA 等,详细介绍传统杂交育种的方法及优劣,育种手段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育种的产生、发展及前进。最后,以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华裔科学家王明波及其同事在世界上首次利用植物RNA干扰诱导基因沉默的方法,干扰掉玫瑰里红色素基因,获得了蓝色玫瑰为例升华到学科前沿[12]。

4 “趣味性”原则在“园林花卉学”课程中应用

园林花卉一直是爱美人士的追求,在精神文明蓬勃发展的今天,花卉已经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以“花卉与生活”为主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同主题的分享,包括“花卉摄影、花卉与节日、花卉与珠宝、插花艺术、压花艺术和花卉食品”等。全班同学按照3 个人1 组搜集相关主题资料,制作PPT,并在课堂PPT 展示。这一阶段,穿插给学生介绍文献的检索,PPT 制作技巧和演讲策略等。分享的同时,设计一些可操作并极富趣味性的实践环节。如“花卉食品”的主旨演讲后,学生在花卉食品基金的资助下,将搜集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食品进行美食分享。学生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能享受花卉的美味,这也被学生夸赞为最温暖的课堂环节。再如2019年的“压花艺术”环节[13],大家以书签制作学习压花技术,最后以“重大90周年校庆”为主题进行小组压花作品创作,学生直言压花可以让人人都成为艺术家。很多同学在课堂学习了压花技术之后,通过支教和三下乡的方式教会了很多孩子,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压花艺术很好的传承与活化[14]。有料的分享主题,有趣的实践环节,无不突显着课程的无限趣味。

在我们精心以“四性”(观赏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打造的“园林花卉学”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中,学生赏花、种花、用花,感受了花卉的无限美好与无穷魅力,同时夯实了园林花卉的基础知识,拓宽了园林花卉外延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提升了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等。

猜你喜欢

压花四性花卉
卫生纸压花有讲究
卫生纸上压花让纸更紧实
花印苗家——湘西苗族风情压花作品设计构思
中外压花艺术的起源、发展与推广传承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