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村集体利益“归仓”
——广西动真碰硬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

2021-06-18於志宏

农村经营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承包经营集体经济集体

於志宏

“发包村里的集体土地,每亩一年才几元钱,合同一签就是三十多年”“与谁合作经营村集体的资源、以什么方式合作、合作多长时间,全部是村委会主任或村支书定调,村民没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出租土地30亩,合同上只写13亩”……这些现象,曾经在广西农村并不鲜见,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为维护村集体合法利益、保障村民合法权益,自治区集体经济办部署在全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经营行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效益,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排查村级集体经济承包经营合同4.5万件,清理或纠正问题合同0.5万件,带动村集体每年累计增收3950万元。

动真:责任捆绑,协同推进清理规范

近日,一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答谢会在贵港市桥圩镇新华村新华小学举行。会上,村民代表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及后盾单位赠送锦旗表达感谢。由于历史原因,新华村集体的两千多亩土地和鱼塘,每亩的年租金仅有十多元,一年下来收入不过两万元出头,集体资源贱租,村民意见非常大。新华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陈东说,“这个不规范合同,清理起来真是难。由于原来签订的合同还有相当长时间才到期,提高租金受到了承租方的强烈阻挠。”在贵港市港南公安分局和桥圩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陈东探索了“一清二谈三诉讼”工作法,分步实施,逐个击破,成功清理了6件不规范合同,涉及山林面积1476.4亩,年租金增加至每亩4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50多万元,“民所怨”变成了“得民心”。

梧州市压实市县两级责任,将清理规范合同列入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员单位定点联系指导内容,并安排市直有关涉农、司法单位与7个县(市、区)党委政府组建7个工作团队,整合市、县两级资源协同推进清理规范工作。全市共清理规范合同1778份,涉及土地、山林等面积43.5万亩,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63.2万元。

柳州市建立督导考核倒逼机制,由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衔成立7个督导小组,每个小组固定联系督导1个县区,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并建立督导结果“红黑榜”通报制度。

自治区集体经济办将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合同清理规范工作纳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绩专项考核内容,先后派出调研指导组深入69个县(市、区)、177个乡镇、233个村调研指导,对好的做法予以肯定和宣传推广,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并书面反馈给各市限期整改,倒逼切实压紧压实责任。

碰硬:上下联动,专业介入啃硬骨头

“木渡水库承包经营合同签订期限为30年,年租金远低于当前市场价格,承包人还多次拖欠租金,村民强烈要求收回承包经营权。”荔浦市双江镇官相村党总支部书记龙连炳说。2007年,村里将约为50亩的木渡水库发包给私人老板发展旅游及特色种养产业,合同签订期限为30年,由于经营不善、效益不佳,承租人2018年开始连续2年拖欠租金。得知这一情况后,荔浦市集体经济办、司法局、农业农村局主动介入,成功说服承租方同意解除合同。目前,该水库已重新公开发包,年租金提高到了8300元。

各地注重用好司法力量,与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的“老赖”较硬。贵港市成立由法院、司法等部门组成的“司法后援团”,通过以案释法、以法明理,为156个村提供法律咨询,指导重新签订承包经营合同200多份。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立案、审判、执行等方面为化解村集体经济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岑溪市司法、林业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指导糯垌镇塘坪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涉及640多亩山林土地的不合理合同。浦北县官垌镇群生村450亩集体山地,在镇村两级多次沟通协调不成的情况下,浦北县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司法、林业等部门联合协调处理,将山地收回重新发包,每亩年租金由13元提高到30元,仅此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就增加到13500元。

在开展合同清理规范中,各地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展开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1.5万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承包经营合同做到“合同文书份份把关、集体收入笔笔对账、资产资源村村过筛”。对清理出的合同,能由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与承包方协调解决的,由村里自行协商;村里解决不了的,提交镇级协调;镇里协调不下的,提交县级调处或协调走司法程序。昭平县建立由县纪检机关和司法、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村级集体经济合同联审工作组,对排查出的不合理不规范合同提出处理意见并形成法律意见书。各行政村根据县里的联审意见,与承包方协商修改完善合同,协商不成的提交法院审理。目前,全县共梳理村集体经济合同368份,采用“联审法”重新签订集体合同64份,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85万元。

抓实:分类施策,精准指导提高效益

各地针对摸排出的问题合同,实行“一类问题一个对策”,瞄准靶心、分类施策、精准发力。

武宣县针对“发包程序不合法”问题,由县指导组和村法律顾问指导村委会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庭外调解等方式纠正涉及“发包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合同14份,如金鸡乡马王村原集体山林转包合同没有经过村民代表会议同意,通过庭外调解,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年租金由原来的每亩3元提高到50元,年收入增加8.74万元。针对“承包金过低”问题,依法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形成提高承包金决议,并派出代表与承包方协商,清理涉及“低价租赁”的问题合同16份,如二塘镇石耈村原有林地505亩,通过公开招标重新发包,年租金从5000元提高到12万元;该村另一块19亩集体土地,年承包金由每亩100元提到近700元。针对“面积不明确、界限不清楚”问题,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聘请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对山林面积重新勘界测量,如金鸡乡石祥村、通挽镇伏柳村、三里镇朋村等经重新勘测,增加集体林地4600亩,村集体年增收约23万元。针对“显失公平且承租方拒不协商”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除原有合同,有11个村将收回的集体土地重新公开竞标发包,实现村集体年增收约67万元。

蒙山县将全县64份问题合同划分为期限问题、价格问题、发包不规范问题、兑现不正常问题等4大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村级协商、镇级调解、法律援助和后续谋划,最终实现了村集体累计年增收267万元。文圩镇桃垌村结合清理规范合同,将部分林地折价入股合同承租方发展油茶种植项目,不仅解决了林地出租价格偏低问题,还有力带动了油茶产业发展。

“通过开展清理规范专项行动,一些年久的收益严重脱离市场价格的集体合同得到了纠正,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村里办事有钱了,老百姓也愿意参与集体的事情了。”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万善村党支部书记梁章文开心地说道。

猜你喜欢

承包经营集体经济集体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承包经营的土地可以互换吗
警犬集体过生日
论如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河南将建立10个以上县级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