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贺兰县丰谷稻业产销专业合作社 织牢联农带农纽带 铺实强农富农新路

2021-06-18

农村经营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种养稻田农户

宁夏贺兰县丰谷稻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3月,历经1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资产总额1700万元、固定资产830万元、年营业收入达到950万元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稻渔立体种养,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合作社负责人赵建文多次参加区内外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学习国内外水稻种植技术,构建了“1+X”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明“稻渔水循环系统”并申请国家专利,在稻田建设镶嵌流水槽高密度养鱼、高标准稻田、宽沟深槽稻田环沟等基础设施,水在“鱼池—环沟—稻田”中闭合循环,养鱼产生的富营养水种稻,稻田净化后的水养鱼等,这种模式比普通种植节水25%以上,实现节水增效。园区稻鱼蟹鸭等综合种养亩均净收益达1000元以上,是普通水稻种植的2倍。同时,种植有机水稻加养殖稻田蟹、稻田鱼的效益,平均每亩可达3000元,除去成本可获净利润1000元以上,是普通水稻种植的2倍。园区解决了周边农民100余人就业。

二、三产融合,拓展农业功能

合作社通过“一产提质、二产带动、三产提效”,逐步形成立体种养、粮食加工、电商销售、休闲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种业态,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效益集聚提升。

提升“一产”。通过品种、有机肥、种养模式对比实验,精选口感好、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天隆优619、宁粳31号等优新水稻品种,实施立体种养,运用杀虫灯、生物除草等生物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实现农作物秸秆、农业用水、饵料等的循环利用,涵养了良好的水、土环境,有效提升了大米、水产品品质。

做优“二产”。在园区建设“粮食银行”,通过水稻收购、计息储存、现价结算,为农户提供粮食代收、代储、代烘、代加、代销“五代”服务,有效解决农户储粮难、卖粮难等问题。做深、做细、做精水稻加工,开发糙米、米汁、米醋、锅巴等特色产品,把加工与销售紧密结合,“现卖现加工”,保证大米的新鲜度,打通农产品“进市场、上餐桌”最后一公里,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拓展“三产”。以稻渔空间为载体,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建成稻田画观赏区、生态渔业养殖区、大米加工展示区、绿色果蔬采摘区、特色民宿度假区等主题功能区,配套完善景观塔、玻璃栈道、便民服务店、科普教育长廊、儿童乐园等基础设施,打造集休闲、科普、体验、创意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区“升级版”,有效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每年通过举办农耕文化插秧节、摄影艺术大赛、“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休闲节庆活动,入园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银川的一道独特旅游风景。同时,合作社与5家企业、常信乡四十里店村集体合作成立了“情系田园”旅游发展公司,开发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民俗民居18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三、创新机制,联农带农增收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又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户持续收益。

探索“抱团经营”。成立优质水稻产业发展联合体,吸纳粮食收储、加工销售、农机作业、农资供应等23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在联合体内部开展互助合作服务,同时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收储加工等服务,节本增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创新“联农机制”。联合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创办丰谷稻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以经营性资产和农业投资入股,吸引213户群众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参与规模经营,发展稻鱼立体生态种养,实行“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盈余分配方式。合作社按照每亩土地每年800元给予农户保底收益,并根据经营效益进行二次分红,“保底+分红”双份收益让农民收入更有保障。2019年,合作社土地入股面积达到2002.6亩,每亩分红50元,户均增收近8000元。

带动就业创业。通过举办休闲节庆活动,优先聘用本地土地流转的农户作为景区讲解员、服务员,带动周边农民入园经营特色小吃、餐饮等,帮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目前,共聘用本村农户60余名,月均工资达到36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种养稻田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