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养殖科技与产业的开拓者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2021-06-18任光莉
□ 本刊记者 任光莉
他在水产科学领域默默耕耘60多年,将辛勤的汗水、满腔的热情和全部聪明才智奉献给国家。他系统阐述了中国对虾早期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为突破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率领科研团队创立了中国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体系,为我国对虾养殖种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他指导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 号”,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选择育种研究的空白。他肩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年逾八旬仍然奋斗在推动我国渔业科技创新和渔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对虾养殖科技与产业的开拓者——赵法箴。
与中国对虾“结缘”
赵法箴,1935 年出生于山东莱州,1958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水产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参加工作后,他从事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凭借大学期间打下的扎实专业功底,赵法箴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科研任务。在这项研究中,他系统阐述了中国对虾幼体26期的发育变态过程及生活习性,并详细描述了各期发育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对虾教学和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从那时起,赵法箴与中国对虾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虾,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如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可在当时,对虾还是一种稀缺的海珍产品,因产量低,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开发对虾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赵法箴和同事们迎难而上,承担起这项重任。他们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严谨的试验,弄清了对虾从产卵孵化到虾苗发育中所需的主要条件,总结出对虾人工育苗中“种、水、饵、管”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对虾各幼体阶段所需饵料的基本种类等技术难点,为以后我国对虾人工育苗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项项难题被攻克,但人工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这意味着,中国对虾大面积养殖无法推开。1967年,时任对虾养殖组组长的赵法箴在日照养殖基地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当时,虾苗的喂养全靠捕捞海里的浮游生物。在对这些浮游生物观察的过程中,赵法箴发现其中混杂着许多螃蟹幼体。同样是幼体,螃蟹要比虾强壮得多,它们常会将幼虾作为食物吃掉。这会不会是导致虾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呢?带着这个疑问,赵法箴和同事们调整了捕捞网网眼的直径,在捕捞过程中把螃蟹的幼体排除在外,虾苗的成活率果然有所提升。这让大家非常振奋,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在人工育苗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上个世纪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赵法箴带领团队在日照、即墨、文登、崂山等地进行养殖试验,先后完成了“对虾人工育苗养殖和开发饵料”“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等研究,总结出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和掌握好育苗水质是提高对虾出苗率的两个重要环节,而满足幼体饵料是提高出苗率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对虾人工育苗出苗率大幅度提高,我国对虾养殖先后突破亩产250 公斤、400 公斤和500公斤大关,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热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养殖热潮。“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成果也先后荣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山东省和青岛市科学大会奖,1982 年获国家科委推广奖。
科研攀登不止步
不断迎接挑战、不断突破创新,是赵法箴身上的显著标签。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兴起,虾苗供应仅靠人工养殖已无法满足需求,养殖户基本上还是从大海中捕捞自然苗。“这种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损害太大,不能持续。”赵法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我国对虾养殖事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攻克工厂化育苗技术。
在1979 年底召开的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上,赵法箴就对虾育苗攻关问题作了重点发言,详细论证和阐述了开展对虾工厂化育苗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攻克这个难关。1980 年,赵法箴肩负起“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主持起草项目计划,并组织协调科研人员共同攻关。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在技术推广的第一年1982 年,我国对虾人工育苗量就比1979 年提高52 倍,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人工虾苗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赵法箴率领科研团队创立的这套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体系,实现了高效、稳定、有计划大批量苗种的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被动局面,推动了我国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获1982 年度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 年度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1985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又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
然而,随着我国对虾养殖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推广,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针对大量鲜活饵料投喂污染水质、破坏幼鱼贝类等资源的问题,赵法箴带领团队开展了“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人工配合饵料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该项目先后荣获青岛市科学大会奖、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我国市面上盛行的对虾品种经常发生白斑病,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在赵法箴的支持与指导下,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了对虾良种选育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于2003 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 1 号”。和普通对虾相比,该品种生长速度快、个头大、产量高,且抗病、抗逆性强,成活率高,2006年到2008 年间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超过15 万亩,产值过10 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黄海 1 号”的成功培育,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选择育种研究的空白,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产业化及促进中国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研必须扎根生产一线
“做一行就要研究一行,深入一行,把这一行干好、干漂亮。”“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水产事业的发展,变科技为生产力是我最大的愿望。”几十年来,赵法箴孜孜以求、专注于海洋渔业的研究,因其突出的贡献和卓越的成就,1986 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 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 年被授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8 年获中华农业英才奖荣誉称号,2016 年获国家海洋局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2018 年受聘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终身研究员等。
扎扎实实脚踩大地,才能满怀豪情仰望星空。赵法箴说,自己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科研活力与创新动力,根源就在于将科研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十年间,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沿海渔村,他同养殖户交朋友、结亲戚,走到哪里就把技术和经济效益带到哪里,同时也把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收集起来作为科研的方向。
河北省唐山市的柳赞镇,地处渤海湾畔,是一个传统渔业小镇。但上世纪90 年代,因病害原因,当地虾农损失惨重,县政府一度悬赏数十万元防治虾病都没有结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2006 年与当地开展合作,签订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建协议。在赵法箴团队的带领下,当地养殖户逐年更新了“黄海1 号”“黄海2 号”“黄海3 号”“黄海4 号”“黄海5 号”,这些抗虾病、保丰产的新虾苗,使曾经濒临破产的养虾产业再度红火地发展起来。很多虾农动情地说:“有了赵院士的工作站,我们如同找到了天上的北斗。把握住养殖的方向,脸上才有了丰收的喜悦。”
为使科研更好地指导生产,赵法箴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对虾工厂化养殖与质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等项目的研究。根据他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对虾幼体发育形态》《对虾养殖》《中国对虾养殖与增殖》等论著,从亲虾培育、产卵孵化、幼体发育、健康苗种的培育到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为中国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深耕蓝色海洋60 余载,赵法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如今,他已年逾八旬,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为我国水产科技事业的发展倾力奉献、为培养国家级海水养殖科研团队倾注心血。他不懈创新、倾力奉献的科学精神,正激励着更多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为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