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亮“清、慎、勤”三字招牌

2021-06-18孙小云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6期
关键词:当官底线作风

□ 孙小云

黎 青/图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官箴》开篇即写道:“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意思是说,当官应清正廉洁、慎独慎微、勤勉尽责,唯有如此,“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这是古代贤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依然如洪钟大吕,常读、常思、常悟,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头脑,更加从容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擦亮“清”字招牌,涵养正本清源的纯真本色。清,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正是党员干部的本分和做事的底气,必须把“清”字放在第一位,守住为官从政的政治底线和道德防线。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上的“钙”,以理论清醒淬炼政治坚定。要始终保持清廉的高尚品格,自觉抵制微利之诱、五色之惑,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筑牢拒腐防变的底线。要始终保持清雅的行事作风,工作中秉公用权、依规办事,生活中简单朴素,时刻扎紧清爽的交往圈子,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一个雅致脱俗的人。

擦亮“慎”字招牌,练就深思熟虑的严谨认真。慎,即周密考虑,谨言慎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增强谨慎之心,做到三思而后行。对风险隐患要“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党员干部要增强风险意识,慎之又慎地把握住每个工作环节,通过定期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做到防祸于未萌、图患于将来,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决策拍板要“慎”,决策前要做好调研,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坚持开门问策,对多方意见进行科学取舍,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避免拍脑袋随意决策。言行举止要“慎”,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谨于言而慎于行,说话做事前停一停、想一想,看看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员干部的身份,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时刻当好标杆表率。

擦亮“勤”字招牌,培树勤勉高效的良好作风。勤,即勤奋刻苦,务实敬业。“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毛主席一生勤奋苦读,坚持自己的手稿自己写,周总理夙夜在公,抱病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将“勤”字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勤”字傍身,赓续勤奋上进的学习态度,在勤奋苦读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办事能力更好地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做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有勤快高效的服务行动,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多往基层跑,多到矛盾复杂的地方去,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的操心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勤务员”。

猜你喜欢

当官底线作风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官必上”
敬 佛
当官要有什么样的“官样”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女人啊,美是底线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