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方内服加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50例临床观察
2021-06-17邱伟明
邱伟明 郭 萍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民族民间医药科,云南 玉溪 653100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系指因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病变,限制肩关节活动,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的病症。因多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1]。该病常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与观察,应用地方民间彝药自拟彝药方让患者口服并配合熏洗疗法,可有效缓解肩部疼痛的症状,促进肩功能的恢复及疾病的康复,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病例来源于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肩周炎患者。按门诊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其中男14例,女36 例,年龄 41~66 岁,平均(48.84±13.15)岁,病程 3~18 个月,平均(6.75±5.26)个月,发病部位:左肩31例,右肩17,双肩2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 15 例,女 35 例;年龄 40~67 岁,平均(48.56±12.39)岁,病程 3~15 个月,平均(6.49±5.08)个月,发病部位:左肩28例,右肩 19 例,双肩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颈肩腰背痛非手术治疗》[1]肩周炎诊断依据:年龄50岁左右为易发人群,缓慢逐渐出现肩关节疼痛与关节的活动受限;患侧肩关节钝痛、刺痛、放射痛,剧烈活动后或夜间加重;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为主。肩关节周围可有多个压痛点;病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X线检查无明显阳性所见,或仅见肩部骨质疏松。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肩周炎寒湿痹阻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1.3 纳入标准 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且符合寒湿痹阻型辨证者;病程≥3个月;年龄范围在40~70周岁;自愿参加临床观察,配合治疗及随访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肩部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感染性炎症、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肿瘤等;合并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的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课题研究用药过敏者;熏洗部位有皮肤病、皮损严重者;合作不佳、有精神疾患的患者;月经期、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1.5 方法 两组均告知颈肩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或负荷过重;指导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如:双手爬墙、外旋运动、内旋运动、弯腰晃肩、甩手锻炼等,通过活动肩关节及周围组织来改善关节活动度,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增加关节稳定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3],功能锻炼每日1~2次,每次20~30 min。对照组:给予醋氯芬酸缓释片(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11)每日1片(0.2 g)口服;观察组给予自拟彝药方每日1剂口服配合熏洗治疗。彝药方组成:地方民间彝药灯盏细辛30 g,地桃花30 g,黄姜30 g,白花矮陀陀10 g,地遍 15 g,七叶莲20 g,飞龙掌血10 g。以上为基本方,加制川乌30 g(需开水先煎3 h),细辛3 g,桂枝 15 g。服法:每日3次,150 mL/次,饭后温服。熏洗治疗:加水煎煮后取药液2000 mL熏洗患肩20~30 min。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取坐位,暴露患侧肩臂,将盛有药液的熏洗盆摆放在肩下(可用一次性中单包裹患侧肩臂与熏洗盆以保暖及恒温)→先用药液的热气熏蒸患肩臂5~10 min,待药液温度下降后(37~40 ℃)用毛巾浸药液反复淋洗、热敷10~20 min直至皮肤发红,防止皮肤烫伤→观察患者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治疗结束后协助病人穿好衣服,嘱其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休息2~3 d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用一条直线,不做任何划分,仅在直线的两端分别注明“不痛”和“剧痛”,请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实际感觉在直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低提示疼痛越轻;②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5]。满分100分,分别由疼痛(15分),肌力(25分),功能活动(20分)及肩关节活动度(40分)4个量子表组成,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③临床疗效;④复发率。
1.7 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8 复发率 对两组治愈的患者6个月内进行回访,观察有无疾病的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治愈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AS、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MS评分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36例其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6.66%。对照组25例其中有15例复发,复发率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肩周炎的病理变化是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慢性特异性炎症、充血、渗出、纤维组织增生与粘连,使关节腔狭窄、闭塞、关节内外粘连,引起肩关节疼痛与活动障碍[6]。西医治疗常选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1],如醋氯芬酸缓释片等对症治疗。中医认为肩周炎病因主要由于禀赋虚弱,或年老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腠理不密,复感风寒外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寒湿痹阻型是该病最为常见的证型,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止痛为原则[7]。笔者针对肩周炎的病因病机,本着治病求本、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彝药资源,采用了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彝药为主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该方中[8]:灯盏细辛发表散寒、消炎止痛;地桃花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利湿;黄姜祛风除湿、止痛止痒;白花矮陀陀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地遍祛风除湿、消炎止痛;七叶莲解表除湿、通络止痛;飞龙掌血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诸药配伍共奏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痹病的目的[9]。笔者自拟彝药方一药两用,内服药可通脏腑经络效达全身,外用药液熏洗治疗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不仅可增强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物功效,还可因湿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缓解肌肉痉挛软化纤维粘连,从而促进肩功能的恢复及疾病的康复。
综上,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