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政务公开的困境与思考
2021-06-17陕西师范大学侯旭茜
陕西师范大学 侯旭茜
网上政务的开展可以提升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且政府信息公开得越精准、越频繁,就越有利于使社会各界意识到政策的时效性,有效了解政府的意图。而平台的建立则是政务服务的基础,只有将政府部门与受众放在同一平台上才能够顺畅的开展政务服务。根据2019年5月15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条明确要求省政府各公开主体应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办事指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等信息[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政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如何建设政务公开平台,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探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政务公开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一、“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政务公开发展的现状
(一)互联网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推进
2016年,甘肃省被国办电子政务办列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5个试点省市之一,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2]。202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也及时制定并印发了《甘肃省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甘肃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了重大决策公开事项,为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2016-2020年间,甘肃省全面梳理并公开了7项清单,并基本建成了省、市、县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站群和身份认证系统。使大部分政务信息得以共享和整合,打破了部门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壁垒,进一步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统筹服务资源,推出政务微博微信,并于2020年完成省级政务服务平台App“陇政通”建设并发布上线。从主动公开的方面来说,“两微一端一网”有机融合发展,与从前仅仅通过传统媒体公开政策信息及定期发布政府公报相比,有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集成化高等特点,群众可以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推送,极大地提升了政务公开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在政务服务网站及App设置政民互动、智能问答等栏目进一步提高了公民的参与度。2019年,“中国•甘肃”门户网站“政民互动”栏目收到留言3893件,有效留言答复率99%,这些栏目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民众政府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依申请公开方面,甘肃省进一步统一了不同地方和部门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程序,规范了依申请答复内容。《甘肃省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甘肃省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644件,同比增长99%,当年办理完结4615件,其中予以公开及部分公开3952件,占85.6%[3]。这表明群众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政府的及时有效回应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提高政府服务满意引起了很大作用。总体而言,甘肃省政务公开信息从数量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如表1)。
表1 2015—2019年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表
(二)政务公开整体情况在全国处于偏下水平
根据《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6年甘肃省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排名位列全国第8名,之后几年排名连年下降,在最新的2020年报告中,更是在全国32个省级政府中跌落至第28名[4]。甘肃省政务服务的整体水准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政务公开能力是政务服务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政府主动公开的时效性仍有待加强。在甘肃省正常运行的523家政府网站上,一些市州政府和省政府部门应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文件没有做到及时完整的上网发布,比如“中国会宁门户网站”“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信息网”等存在多个空白栏目[5]。在政务新媒体方面,《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0年第三季度全省政务新媒体抽查检查情况的通报》显示,全省各级政府系统共有政务新媒体账号4343个,在被抽查的530个政务新媒体中有60个政务新媒体存在两周以上未更新情况[6]。这些长时间没有更新的网站和政务媒体没有履行其政务公开的职责,也失去了其作为政务公开媒介存在的意义。其次政策解读的质量较差,政务公开的目的之一便是让老百姓真正看懂数据理解政策。当前的政务公开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便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优点,多局限于对公开信息的文字解读,视频、图解、数字化的形式涉及相对较少。同时关于政策的解读也多限于政策本身,政策的制定背景、执行目的、执行标准的解读较为欠缺。最后是对于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于多种多样的政务新媒体缺乏具体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关注量低、阅读量少、运营乏力的“僵尸”政务账号。由于政务公开相关的政策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对于政务服务的过程中哪些内容需要政府主动公开,哪些内容公民有权利申请政府进行公开依然缺乏具体的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群众监督的缺失。
二、“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政务公开的困境
(一)网上政务服务缺少专门的负责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是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另外指定机构负责。但实际情况是,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既负责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监督工作,同时也负责本机关的政务信息工作,这使信息公开的监督体制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用。省政府办公厅的主要职责不仅仅是网上政务工作,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在进行具体办事事项安排时,难免要进行再分工,尤其政务公开工作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协调工作难度大,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专业技能要求高。从全国来看,网上政府服务能力较强的几个省市大部分都有负责政务事项网上办理的专门机构,比如浙江省的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广东省的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而甘肃省则缺乏可以帮助省政府办公厅分担相关网上政务服务的专门机构。这不利于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的效率提升。
(二)政务平台投入不足
首先,政务公开依托于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类政务媒体的建设,而甘肃省在政务平台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还有很大不足。根据相关省市政府采购信息来看,相较于政务服务水平靠前省市的资金投入如浙江省2855万元、北京2640万元,甘肃省省级政务服务平台2019年升级改造的资金投入为1699万元[7],投入资金较少。缺乏资金支持,势必影响政务服务平台的运维工作和更新换代。其次专业信息人才不足。网上政务服务工作包括平台的建设、维护、运营等,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政务服务理念,还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服务支撑。甘肃省政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在职人员接受相关培训较少,也影响了网上政务公开的质量。
(三)信息公开有限且平台综合建设需加强
首先,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不完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各市州政府、不同部门曾经有自己独立的进入端口、数据库,在建成统一平台后对于以往信息的归集整理有很大困难。例如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发布方面,在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上只发布了2015-2019年的包含各部门、各市州详细情况的年报,而早期的年报则十分简略或无从查找。
其次,政务新媒体没有到充分利用。甘肃省于2015年开始“两微一端一网”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现在虽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政府相关部门仍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门户网站的建设上,对于各媒体平台之间的信息融合关注较少。海量公开数据分散于各个媒体,未经过系统的分类和整理,重复较多,重点不明,反而不便于群众进行查询。
三、“互联网+”背景下推进甘肃省政务公开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统筹机构
“互联网+政务”对于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运营等新技术的使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应树立积极的政务公开理念,并掌握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因而,培养一批精通政务信息工作同时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迫在眉睫[8]。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了解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开放、协作、共享的工作精神,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由“互联网+政务”发展的长远规划,可以考虑将政务公开工作从甘肃省办公厅的职能中抽离出来,设立专门负责网上政务服务的部门或机构来执行相关工作。专门的机构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统筹性,更容易发挥作用也更容易应对新的任务和创新发展,这也有利于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能够更好地担负政务公开的指导和监督职责。
(二)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监督考核机制
将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在现有的考核框架下细化关于政务公开考核的实施办法,对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公开渠道的多样性、公开内容的准确性、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完整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建立更加科学和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没有及时履行政务公开义务的部门制定相应的问责和处罚机制。对于政务新媒体,除了坚持每季度进行抽查以外,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发布内容进行监测,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务平台上“政民互动”等栏目的作用,将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健康发展。
督促完善政务公开流程的标准化,对于应当公开的内容,要确保政务公开平台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不能公开或只能予以部分公开的内容,也要加强监管,严格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三)根据平台特色有针对性的发布信息
根据不同政务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布信息,或者就同一内容根据不同媒介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这可以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客户端和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注重发布第一手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通知公告,体现政府的权威性、全面性。政务微博微信则要充分利用其时效性强、扩散性高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注重对于政务信息碎片化和补充式的发布,辅以对相关政务内容的可视化解读,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工作的最新进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