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工艺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发综述
2021-06-17张品宽
张品宽
重庆师范大学
一、芦苇工艺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发目的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以微山湖闻名,湖中生长了大量的芦苇。将芦苇材料运用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是乡土情怀的体现,自然意识的觉醒,探索创意的开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将特色植物芦苇引入初中美术教学中是对课标的贯彻实施,是对生态美育理念下美术教学的落实。
微山渔民早期用芦苇进行编织,创造了许多生活中实用的物品,如:凉席、门帘、背篓等。将传统的芦苇编织工艺引入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应用”、“综合·探索”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探索能力和设计思维。在长期的渔家生活中,微山人民发展了一种“芦苇画”的拼贴艺术。通过复杂的工艺打磨,拼贴,形成了一幅幅乡土风光的、人文情怀的美术作品。在初中美术教学“造型·表现”领域进行芦苇画拼贴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然材料进行创意表现,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基础中的构图、明暗、造型等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芦苇画作为山东省一项特色的非遗项目,需要继承和发扬。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初中阶段开展芦苇材料的教学研究,有利于非遗项目的继承和发扬。
二、芦苇工艺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发焦点问题
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一方面是芦苇工艺的继承问题。由于以芦苇画为代表的芦苇艺术在美术领域研究较少,学生仅知道其有实用价值却不知道其审美价值。芦苇画在唐代就开始发展,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艺术,“该不该继承”、“如何继承”等问题在今天的芦苇工艺领域仍是焦点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芦苇工艺的创新问题。芦苇工艺有其可取之处,但其流程和工艺的复杂在当代追求简约化的生活下显得格格不入。如何进行产品形式上的创新不仅是设计师的问题,更是初中阶段在“设计·应用”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芦苇画以平面化的花苗题材为主,如何将其三维化、现代审美化发展也是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
三、芦苇工艺开发的文献研究
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据:在2021年5月25日笔者以“芦苇工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出国内外相关文章75篇,其中外文0篇,证明芦苇工艺在国外研究很少;以“芦苇画”作为关键词搜索文献共42篇,其中外文0篇,发现国外在美术专业领域的芦苇画研究方面涉及甚少。
(一)对芦苇工艺的整体研究
芦苇,又可称作芦、苇、葭、兼等,属禾本科,多生长在水质良 好的江河湖泊,以及池塘、沟渠沿岸等地带,其根茎挺拔、粗壮, 繁殖力强。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后以“韦编”借指《易》。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 唐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韦的字典解释 韦 (韋) é 指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苇编艺术源自于民众的生活,微山湖的渔业发达,古代时居民用苇编制作渔网去获取食物。苇编成为一种艺术源自于人们审美观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普通的制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追求好看,装饰的苇编工艺品向运而生。王艺湘、姚凯超两位老师在《雄安新区芦苇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描述芦苇画是在唐宋时期的苇编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孕育而生的,芦苇在美术方面的价值得到了挖掘和开发。到了明代中期,芦苇画继续发展,人们将其称为“苇编画”。随着外国文化传入中国,芦苇画第一次更新,从平面化到立体化转变。清代时,芦苇画不只有拼贴艺术,还添加了色彩和装饰,人们的审美更为丰富。
(二)对芦苇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彭聪和赵昆两位老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态的传播创新》中强调要用当代新媒体进行传统的芦苇工艺的继承、传播和保护。对新媒体时代传统芦苇工艺的传承具有极大的启示。路涛老师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的千载之机》中指出,芦苇系列工艺品要与新城建设、装饰、旅游接轨,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的监管,杜绝滥竽充数的工艺品拉低传统艺术的门槛。企业与设计学院、美术学院接轨,共同促进芦苇文化的发展。这对芦苇工艺在当代传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谭爱平、贾爱英两位老师在《浅忆白洋淀芦苇画工艺的创新性》中指出要对芦苇画选材用料、浸泡漂白等工艺进行创新以适应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这对芦苇工艺在当代艺术表现技法上有启示和引领作用。
(三)对芦苇工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上海唐华老师在《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芦苇工艺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学生发现美的素养的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芦苇材料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进行整合创作,是美术作品落地的表现。美术作品要更贴近生活,贴近文化。微山湖以湖为中心,芦苇是美丽湖泊的秀发,更是人们生活的点滴,是老人的回忆,儿童的天地。芦苇荡不仅是美丽湖泊的一处风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记忆。开发芦苇工艺校本课程,对于学生文化理解素养以及创意实践素养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许晓云、刘亚琦、周坤三位老师在《浅析白洋淀芦苇画中凝聚的中国文化元素》中指出芦苇画和版画具有交融的部分。肌理版画所体现重要元素之一。芦苇画的肌理感主要体现在芦苇茎片本身的肌理和芦苇片经过裁剪和堆积的人工肌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三、四两课均为版画课。芦苇画的学习和版画的学习有一脉相承指出,有利于开展教学。《浅析白洋淀芦苇画中凝聚的中国文化元素》中还指出芦苇画的创作内容具有水墨意境。清中期以后苏杭一代卖画风气盛行,芦苇画也随着水墨画的发展表现传达意境的自然风光。人美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五、六、七、八课均为中国画模块,在芦苇画的课程开发中融入中国水墨意境,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四)对芦苇工艺与美术大单元教学结合的研究
单元课程的开发理念是以问题为出发点,根据问题展开单元探讨。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仁阔在《“水城农民画”小学美术课单元课程开发研究》中指出单元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中心,还要综合实践、立足本土、探索学习。芦苇工艺自古以来盛行已久,基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芦苇编织可以运用到单元课中的设计应用模块;芦苇画可以运用到造型表现模块;芦苇工艺与居民生活主题可以运用到综合探索模块;举办芦苇工艺作品展可以运用到欣赏评述模块。学生在同一大单元下的各模块解决响应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可以锻炼学生艺术应用能力。
四、结语
学术界对芦苇工艺的历史、传承与创新、教学应用等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一方面使非遗文化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发展,另一方面对芦苇工艺的未来进行规划和提出建议。东北网、齐鲁晚报等媒体开始出现了芦苇文化的身影,市场上流入大量的芦苇画作品,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内蒙,陕西等地区同样有着丰富的芦苇资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开发,对于芦苇画与当代美育发展的学科大融合结合的开发研究较少。芦苇工艺的继承和创新需要时代新人去发扬,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扎根本土、励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