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17李克太
李克太
河北省清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趋势,也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分层教学开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同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模式
分层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定向培养分层模式、班内分层模式、分层走班模式。定向培养分层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愿望开展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就业班和升学班两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的教材是相同的,但是两个班级的学习难度和学习目标却是不同的;班内分层模式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分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最后的考核中也要遵循分层原则;分层走班模式主要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将不同的小组划分成不同的班级,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分化严重
在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不突出,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因此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中的教学难度较大。因为我国各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各地学生在入学之前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也不相同。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讲,尽管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不太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这也导致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或大学校园后在计算机学习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往往对教师的某些计算机指令性语言不理解,简单的动手实践也不知道如何操作。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教师面对这样的困境,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确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中职院校对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停留在基础的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应用上,而对理科生的教学内容也只是在基础理论上提供基本编程C语言的课程学习。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这种不合理的课程导向,造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严肃死板,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要想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效果是很难的。
(四)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差距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中职院校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能力较差,学习起来很吃力。
三、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分层工作
在将分层教学法融入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时,为了为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提供可靠教学资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对中职学生进行分层,确保学生学习层次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际上,中职学生本身的计算机课程成绩的进步或退步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并且他们本身在计算机课程知识积累、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这些都是决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应用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授课中,要注意综合考虑上述的这些因素,将学生划分成适宜的几个学习层次,保证同层次学生可以很好地接受计算机课程知识指导与训练,这样可以夯实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基础。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以计算机知识的积累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全班中职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智力、学习态度等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将学生划分成薄弱型、中等型与拔高型三个层次。而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还要注意贯彻动态化的学生分层原则,即可以设定一个教学周期,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全班中职学生再次评价及分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课程知识学习之后,部分学生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部分学生的计算机课程知识学习成绩可能会下滑,这时候相应的教学层次划分显然不再非常合理。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计算机课程章节知识教学,不同中职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水平与能力等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除了注意周期性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之外,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教材内容来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考查,力求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不同学习层次中职学生学习对应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实际情况。比如,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以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与Excel软件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等相关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授课,都可以在授课前调查班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保证可以借助这些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来提升学生分层的有效性,这样方可更好地开展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
(二)教学内容分层,精准配置教学内容
分层是落实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需要依据上述学生分层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分层,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科学分层,以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配置,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分层教学。如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进阶性内容、拓展性内容。对于零基础的学生主要以基础性内容学习为主,为其计算机的学习夯实基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在基础性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进阶性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计算机基础扎实、具备一定应用能力的学生便可学习拓展性内容,培养其计算机应用思维及能力。另外,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分布,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分层的一个重要依据,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升分层施教的整体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需求,有效应对班级“马太效应”,使得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提升。
(三)教学活动分层
在学生分层与教学内容分层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要注意做好计算机课程教学分层,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指导分层、教学评价分层、课外作业分层等。无论上述哪一个教学分层内容,都需要注意遵从上述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目标分层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地对相应的教学及指导进行分层处理,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不同层次学生高效地开展主动性学习,相应的分层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例如,在确定适应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指导他们开展深度学习,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效果,还要注意加强分层指导。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字处理方面的计算机知识与技巧等之后,可以针对薄弱型、中等型与拔高型三个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针对薄弱型层次的中职生,可以采取“1V1”的教学指导方式来亲自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他们可以直观地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技法,提高教学指导的有效性;针对中等型层次中职生,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思考+教师点拨”的教学指导方式,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文本编辑方法;针对拔高型层次中职生,可以采取教师统一指导与点拨的方式,只需要在关键处指导与点拨即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思考,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层次化的教学指导方式,可以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对文字处理方面的课程知识与技术形成深刻认知,极大地提高了整体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针对不用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中职学校更加重视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分层教学法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更易让学生向着个性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有利于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