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雅三医院:90后“国家队”的逆袭路

2021-06-17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湘雅国家队融合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湘雅三医院正在强者林立的医疗界,谱写后来居上者的逆袭路。

何庆南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儿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众多医院中,而立之年,便后来居上者,屈指可数。湘雅三医院便是其中一家。

它奠基于1989年,开诊于1992年,“彼时,湘雅系其他医院已成规模,颇具影响力,全国更是强者如林”。湘雅三医院,被定义为新湘雅,代表着百年品牌“湘雅”的一股新生力量。“‘新湘雅’,意味着年轻、有活力、无包袱。”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称。

历经三十年发展,湘雅三医院现已跻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直管的“国家队”医院行列,且在2019年位居复旦大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第76位,入选年度进步最快排行榜;在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62位。

毫无疑问,湘雅三医院这所“90”后医院,正以破竹之势,强起来,塑造着自己的特色,打造着自己的名片。

技术品牌饮誉国内外

移植医学、微创医学、健康管理是湘雅三医院的三大医疗技术品牌,早已名声在外。

业界知道,器官移植集中了最尖端的医疗技术,是治疗脏器衰竭的主要手段,代表着医院外科手术水平和实力。湘雅三医院移植医学以肝脏、肾脏等大器官移植,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成人及儿童血液肿瘤和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为主要特色,且无论移植手术的种类、数量,以及手术患者的存活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都首屈一指。

据何庆南介绍,2001年,湘雅三医院成立了中南大学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自此,相关移植医学学术和科研机构陆续进驻医院。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成为原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的首个挂牌单位。“该中心集中了省内、国内移植医学最高端的科研力量。”

实践再次证明了湘雅三院这艘“移植专业航母”的实力:2008年,世界上首个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长沙宣言》在湘雅三医院“诞生”;2018年国际移植专家再次相聚医院,共同孕育了《长沙宣言》(2018)。“目前,猪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综合疗效指数创国际同期最好水平,成功获得全球第一张猪的活细胞异种移植临床应用许可证。”

微创医学是湘雅三医院的另一特色。近年来,湘雅三医院践行着创伤小、精细化的“微无创”概念,将腔镜、介入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于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普通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烧伤整形外科、神经内科、儿科、心血管内科开展了大批特色医疗项目。

据何庆南介绍,微创技术较为先进的应用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湘雅三医院于2015年在湖南省内开展首例达芬奇辅助机器人手术,多次取得当月全国达芬奇手术量全国第一名。而且,医院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国产和进口综合性机器人的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国产机器人手术。而无创技术较为先进的是“超声消融术”,俗称“海扶刀”。其中,医院妇科达芬奇机器人单机量全球第一,妇科海扶治疗单机量世界第一。

另外,湘雅三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是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之一,获批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医学学科创建中心”,学科影响力名列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权威榜单第三名。可以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湖南省乃至全国健康管理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建设做了部分开创性的奠基工作。

“我们意识到百姓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检查,还包括后期的数据收集、整理,给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何庆南称,医院分析百姓需求,同时结合健康中国的要求,采用新理念、新模式打造健康管理中心,实现了从体检到健康管理的转变。

“作为后来者,我们定位清晰,青睐差异化发展,做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何庆南道出了医院特色背后的思考逻辑。

院长语录

作为后来者,我们定位清晰,青睐差异化发展,做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做现在的事,要谋划未来;同样要站在未来,谋划今天。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我们既要把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更要放眼未来,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新湘雅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因时而变筹谋新格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何庆南的这句微信签名,某种程度上,真切地反映出他审时度势的能力和态度。

2018年,在我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开启、落地之际,何庆南履新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做现在的事,要谋划未来;同样要站在未来,谋划今天。”他强调。

“新湘雅”要有新视界,需要新思维。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与时俱进,与时代共舞,开启了新征程,提出了“一体三翼”发展新格局,“一个中心、两个服务”服务理念。其中,“一体三翼”,即打造“以医疗服务为主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侧翼,现代医院科学管理为尾翼”的“一体三翼”发展新格局。“一个中心、两个服务”服务理念,强调一切以人民健康/病人为中心,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行政后勤人员尽职尽责为临床一线服务。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新格局呢?何庆南表示,一方面,医院要紧跟国家大势,如健康中国战略下公立医院发展趋势、后疫情时代综合医院发展趋势、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医院管理与运营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医院结合湖南当地的战略部署,如湖南“三高四新”战略部署、“三中心—网—基地”建设新机遇等。“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我们既要把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更要放眼未来,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新湘雅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何庆南表示,医院提出,要结合大势,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做好对标,找准抓手。

经过反复研讨,医院归纳了五个对标,意在打造五个高地。一是对标“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医疗服务高地;二是对标“双一流”建设,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三是对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医学研究高地;四是对标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打造医院管理高地;五是对标追梦初心,打造幸福奋进高地。

何庆南深知,实现这些对标,需要依靠三大抓手: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这样的思路下,湘雅三医院正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探索建立“新湘雅治理体系”,推动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在他看来,医院治理代表着领导能力,医院管理代表着管理能力,部门管理代表着执行能力,考核管理代表着评价能力,结果管理代表着应用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湘雅三医院的新格局正在铺展开来。

深度融合党建与业务

在何庆南的布局中,医院要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而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呢?他强调,党建与业务深度要融合,“这是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了做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发生,湘雅三医院做了多项可圈点、借鉴的探索。

医院打造了党建“四个融合”模式,即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与现代医院管理融合,党建学习线上与线下融合,医院党建与区域党建融合。“党建与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何庆南进一步解释道,将党建与业务融合,作为党建引领的重要抓手,作为解决临床问题的举措,并列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纳入述职评议考核范畴。

何庆南深知,要想做好融合,就需要有抓手。医院提倡创建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新项目,着力探索“党建+”的工作模式。他以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为例,讲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新项目的具体做法。

首先,医院以优化党组织结构为抓手,将支部建在学科上,将科室主任设为学科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双带头人。然后,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针对临床科室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开展了党建工作创新项目(MDT)的申报工作。具体而言,以各党总支为申报主体,组织相关学科联合申报;项目负责人按照要求提交党建工作创新项目(MDT)申报书;项目实行(MDT)诊疗小组组长负责制。“每一位组长只能负责一个MDT项目且以团队身份参与的合计不得超过2个项目。”

为此,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医疗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院领导和教授委员会成员参加的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遴选。对被遴选上的项目,医院会从党建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当然,医院也会对立项项目进行考核,从患者满意度、诊疗效果、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多方面评估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此举为跨学科交流、多学科交叉搭建了平台,有利于解决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相关的科室整合。”何庆南称。

除了党建+MDT,为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外,医院还创新党建+现代医院管理,不断改进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党建+区域化党建项目,盘活了全区资源,实现了健康课堂和义诊服务定向更精准、服务更高效的目标。

还有一个亮点是,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党支部党建工作和科室业务深度融合,重点打造科普特色项目——“新湘雅健康大讲堂”。健康管理科充分整合医院优质资源,组织多学科医学专家组建“健康讲师团”,走进基层单位和社区开展公益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义诊活动。“这一项目不仅秉承公立医院的责任和担当,将公益的健康科普讲座送到社区、农村、学校、机关,也将职工健康知识学习和科普能力提升制度化,使得科室涌现出诸多科普优秀人才。”

何庆南透露,在下一步的规划中,湘雅三医院将以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为导向,书写好国家队医院提升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诊治能力的“破题之笔”;以“汇智育才”为牵引,书写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体系的“点睛之笔”;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书写好人民满意、职工幸福、医院卓越发展的“奋进之笔”,从而建成一所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现代综合医院。

湘雅三医院这所“90”后医院,正以破竹之势,强起来,塑造着自己的特色,打造着自己的名片。

六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坚持群众路线

把职工作为医院发展的推动者

坚持协调发展

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为抓手

坚持需求导向

把人民健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

坚持实践第一

把真抓实干贯穿医院发展全程

——在2019年,建院三十周年时,医院在发展的基础上凝练了“六个坚持”

五大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同轴共行

坚持政策引领与行业趋势同向共进

坚持多规融合与整体提升同力共赢

坚持历史传承与创新驱动同构共生

坚持医院发展与社会期许同频共振

——2021年,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医院明确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原则”

猜你喜欢

湘雅国家队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湘雅轩辕”张孝骞
《融合》
“战疫”一线:“协和”里的“湘雅”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2016美国国家队选拔考试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