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佛教壁画艺术的变化谈佛教中国化

2021-06-17罗雷莉莎

河北画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壁画佛教

罗雷莉莎

湖南大学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因为宗教宣传等的需要,佛教艺术也随之诞生。佛教以其博大精深的佛理,宽容救世的精神,出神入化的艺术,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发着人类的悟性,展现了佛教精彩的艺术魅力。佛教艺术的发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壁画、建筑和雕塑。“平面-二维”的壁画相较于“立体-三维”的建筑和雕塑,更具有传播性广、简单易学、材料易得等特点。由此,佛教壁画广泛分布在民居的门侧、浴室、食堂、讲堂以及石窟,寺庙,陵墓等建筑物中。但因年代久远等原因,现存的壁画大多存于后三者中,在形式风格上显得更加庄重肃穆、严肃恭敬。

一、古印度佛教壁画的特点

公元一到五世纪末,在贵霜王朝统领下的犍陀罗地区,因国王对佛教的崇信,佛教艺术盛行。人们把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称为犍陀罗艺术。犍陀罗地处现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谷地,是历史上连接着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的交通枢纽。因此,犍陀罗艺术带有浓厚的希腊、波斯、罗马色彩。比如,出现在古印度佛教壁画中的人物在外貌上有一些共有的特点,他们普遍脸型较大且呈椭圆形,有着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窝,端庄的眉目和波浪形的头发,身着希腊式的服装。因此,犍陀罗艺术也被称为“希腊式佛教艺术”。

公元四到六世纪,笈多王朝统一印度,古印度佛教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而在这一时期最富盛誉的壁画莫过于阿旃陀石窟佛教壁画。阿旃陀石窟佛教壁画的题材主要有佛本生、佛传故事以及单独的菩萨像、佛像等,它在画面中展现了古印度的经典人物和生活场景。在绘画技法上,前期的壁画大多使用平面法,在后期的壁画中逐渐出现凹凸法。凹凸法就是中国古称的“天竺遗法”,在古印度壁画中,当需要表现肌肤立体感时,常常运用此法。该法是将颜料从外轮廓由深到浅向内晕染(用来表现肌肤时,多使用棕红色颜料),再用白色颜料从需要突出的部位向外从浓到淡来晕染,从而达到使其隆起和明亮的目的。无论是人物形象、衣着还是绘画题材,古印度佛教壁画都表现的颇为写实,富有立体感,具有浓厚的古印度特色。

二、佛教壁画传入中国后随时间的发展与变化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受中国人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无论是佛教教义还是佛教艺术都被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气度与情操,使佛教艺术在东亚大陆逐渐中国化。东汉时期,中国佛教艺术以“白马驮经”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到了西魏时期,中国佛教艺术先受到具有流动飞舞特征的汉画熏陶,又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讲风姿、重神韵的审美习惯的影响,佛教壁画风格此时已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变。比如,绘制于莫高窟第249窟中的《东王公图》、《西王母图》场面磅礴、造型简单,特别是在画幅下部的山林与射猎场面,还能看见《画云台山记》的影子。隋朝时期,佛教流行于时,促进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在创作题材上,隋代的敦煌壁画增添了力士像和天王像,并开始塑造三世佛以及佛的十大弟子。这一题材的出现既补充了佛教的教义,又使佛教艺术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不仅如此,在观赏者特定角度和宗教特殊氛围的要求下,中国佛教壁画在造像手法上也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基本准则。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在这一时期,人们把外来艺术的精华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将现实生活和幻想中的宗教世界紧密相连,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唐代佛教艺术。此时的佛教壁画人物形貌昳丽、温文尔雅,更具有人情味。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与古印度佛教艺术相较,显得更加博大精深、雄厚壮丽,与初传入中国的佛教已经大不相同。五代梁时,笃信佛教的曹氏三代统治着河西地区,并承袭唐代传统,在敦煌莫高窟继续修建佛教壁画。这时的壁画中开始出现“供养人”的画像,他们的画像在壁画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时形象比佛和菩萨更加的高大威武,色彩更加绚丽。隋唐以后,画家们更进一步通过形态、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佛陀作为崇拜的对象,保持着一贯的庄严而慈悲的形象,在菩萨的形象上则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宋元之时,佛、儒、道“三教鼎立”,相互渗透、融合。不似隋唐时民众对佛教的热烈追捧,佛教此时热度逐降。即便如此,佛教在元朝依然有着较高的地位。优秀的佛教壁画仍不胜枚举,特别是在稷山兴化寺,因元代朱好古、张伯渊等著名画家一起创作的佛教壁画精美绝伦,该寺又被大家称作“神画寺”。其中的《七佛图》佛像笔法筋道、衣皱简练而概括,整体色调偏暖。而到了明代,受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佛教壁画又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明代佛教壁画题材偏爱故事传说和世俗人物,绘制壁画的画工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将壁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使壁画风格更加的民间化、世俗化。清朝时期,佛教势衰,但佛教在壁画内容的丰富度上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它广泛涉猎于佛道宗教、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以及当时著名的戏曲、小说等。这些都体现出佛教壁画愈加世俗化的趋向。

三、中国社会文化对佛教壁画的影响

中国佛教壁画的中国化中也能反映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因为佛教壁画的中国化,是不同文化从相互碰撞、相互调适到最终融合的过程。它的发展与变化不是由其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而是在中国文化的动态影响下不断发扬壮大的。现存的中国佛教壁画与早期初入中原的古印度佛教壁画相较已大不相同。

古印度佛教壁画在塑造人物时更趋于写实性,人体的比例和结构较为精准,予人的真实性较强。而佛教壁画传入中国后,受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人体在着装方面更讲究蔽体,着深衣大袍从而模糊了人体结构,降低了人物的立体感,更着重于表现具有象征性美的“寓形寄意”。而在绘画手法上,具有古印度特色的凹凸法到了敦煌与民族传统的晕染手法相结合,逐步创造了既体现人物面部光泽,又增强人物立体感的晕染法。为了增强佛教的可传播性,传教者适应百姓的普遍需求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圣人形象。在佛教壁画中,这些圣人形象大多趋于世俗化、具有亲切感,如温柔端庄、面含微笑的送子观音,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佛等。在绘制佛教壁画的过程中,画工们将壁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使中国佛教壁画的题材来源更加的多样化,整体风格更加民间化和世俗化,减弱了佛教的神秘性和严肃性,加强了其包容性和普适性。这些都标志着佛教壁画中国化的完成。

猜你喜欢

中国化壁画佛教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