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1-06-16贺国华熊由富周阳李曼杨翼元
文/贺国华,熊由富,周阳,李曼,杨翼元
梗阻性黄疸属于临床中常发病,致病因素为肿瘤、结石以及炎症。随着临床病情不断发展,最终会引发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丧失、体质降低等情况。如果患者不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梗阻性黄疸患者一般会采用手术治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将梗阻胆管张力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次研究,作者通过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梗阻性黄疸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影响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梗阻性黄疸186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40岁-89岁,年龄平均为(64.59±8.03)岁,男有49例,女有4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40-90岁,年龄平均为(64.63±8.12)岁,男有50例,女有43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n=93)通过单纯开腹引流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梗阻位置的不同,选择对应的引流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n=93)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前6小时患者需要禁食,做好各项检查,通过超声确认胆管扩张情况,根据梗阻位置以及扩张的胆管走向确定最佳的穿刺点、穿刺路径,采用常规消毒铺巾,在穿刺探头上套上无菌套,然后涂抹耦合剂。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从进针点将皮肤切开0.2-0.5cm,要求患者调整呼吸频率,通过超声引导,避开粗大血管,迅速刺入扩张目标胆管,退出枕芯,抽取胆汁,沿穿刺针方向,将导丝送入胆管内,然后将穿刺针退出,沿导丝推进7-8F扩张器,然后将扩张器退出,于胆管内置入一次性引流管,拔出导丝,等到胆汁引流通畅后,连接引流袋,使用固定贴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90/9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n(%]
3 讨论
梗阻性黄疸主要是由于肿瘤、炎症反应、结石导致胆道狭窄而引发的。如果患者出现梗阻,就会引发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力异常增加,导致毛细胆管以及胆小管发生破裂,进而使血液中存在内毒素的胆汁反流,从而引发生理性、病理性改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临床中,一般会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该术式可以将患者体内含有毒素的胆汁引出,降低胆管内的压力,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通过超声引导,主治医生可以清晰观察患者肝内、外胆管走向以及扩张情况,进而能够直接穿刺扩张明显的胆管,挑选最佳的穿刺路径,保护肝内大血管,同时,在穿刺期间,可以实时观察针尖位置,避免针刺肝内大血管,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通过超声引导进行手术,可以提高准确穿刺率,将胆管和周围的重要血管有效区分开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误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既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