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应用介入性超声的诊断价值
2021-06-16陶晓亮
陶晓亮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南通 226011)
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临床上对甲状腺占位病变的诊断率显著提高[1]。在初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占位病变的过程中,常规超声可检出部分病例,但由于超声图像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所以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或漏诊率,从而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造成了不利影响[2-3]。而通过在临床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介入性超声,则可利用超声引导穿刺以及活检等技术进行早期诊断,从而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4]。因此本文于2018年1月—2020年10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28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即分析了在临床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通过应用介入性超声的诊断价值,现阐述如下内容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基础信息:其中45例男性、83例女性;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平均(43.52±2.64)岁。所有对象经常规超声显示有结节样病灶存在于甲状腺内,且其性质无法明确,而经超声辅助活检、穿刺确诊。患者均无穿刺禁忌症,且均无明确甲状腺病史;均知晓本次试验,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性超声诊断,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PHILIPS-EPIQ5,设置探头频率为7~10 MHz。对于直经>15 mm甲状腺结节采用美国安捷泰三档自动活检针,弹射距离分别是13 mm、23 mm、33 mm,取组织条2~3条;直径<10 mm的采用10 mL注射器加负压抽吸涂片送病理检查,一般单个结节取3~4针,即涂片3~4张;直径10~15 mm的结节则视其具体位置及与周边组织关系而决定取细胞或组织。在实施穿刺前,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即检查肝肾功能状况,检查出凝血时间,同时穿刺引导器需采用2%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60 min,然后备用。对甲状腺实施超声多切面检查,对穿刺结节的形态、大小、位置、血管血流状况、周边脏器、内部回声等进行全面了解,将最佳进针方向和穿刺点确定后,采用消毒性耦合剂(或碘伏)涂抹在无菌超声探头套上,然后将超声探头覆盖进行检查。在穿刺过程中,注意垫起患者颈肩部,体位以仰卧位为宜,将颈前部充分暴露,局部麻醉和常规消毒处理穿刺部位,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病灶处定位后的进针深度和角度进行确定,穿刺成功且进入结节内之后,即可进行取材,如取出的为细胞液,则均匀涂抹在玻片上,用无水酒精固定;如取出的为组织条,固定液为10%福尔马林溶液,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检验,取材时注意组织条一般单个结节2~3次;细胞学单个结节为3~4针。若患者为多发性结节,则穿刺活检过程中选择有恶性怀疑的结节,如边界不清晰分叶或成角、纵横比>1、后方回声衰减、多发砂砾样微钙化的结节。对于位于腺体边缘及深面的结节,则进针需慎重,以防对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造成损伤,或直接穿过甲状腺腺体。对穿刺点注意压迫15 min,注意检查有无并发症,如出血,可于术后2~3h复查超声。
1.3 评价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总结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检出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表1中,本组12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0%,且均获得病理结果,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取材效果良好;128例患者病理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9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桥本氏病7例、甲状腺腺瘤12例。
表1 本组128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
2.2 超声诊断结果
表2中,128例患者经超声检出116例,检出率(90.63%),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的数据表明差异较小,不满足统计要求(P>0.05)。其中,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甲状腺腺瘤未能检出,漏诊率3.13%,而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甲状腺腺瘤,误诊率6.25%。
表2 本组128例患者超声诊断结果[n(%)]
2.3 对比超声与病理检查对不同疾病检出率
表3中,超声检出结节性甲状腺肿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3例,桥本氏病7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本组128例患者病理与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3 讨论
在甲状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即为甲状腺结节,其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占比约为4%~7%,所以早期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受到了临床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及重视。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其已经满足常规筛查甲状腺疾病的基本需求[5]。目前常规超声广泛采用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结节,其可初步鉴别诊断结节的良恶性。但因患者发病原因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在诊断甲状腺疾病时,尚存在良恶性相互交叉的超声图像特点,所以在判断结节良恶性方面常规超声尚不能准确做出诊断,还存在一定的漏诊或误诊概率[6]。随着近几年各级医院对介入性超声进行普及和广泛应用,活检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发挥了显著作用,对可疑病灶,可明确穿刺路径,准确控制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不会对周围血管以及组织造成影响,操作简便、精准安全,且取材可充分满足病理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需求,可对甲状腺占位病变实现早期有效诊断[7]。对于图像特征较为明显的病例,常规超声科做出初步诊断,而对于病因复杂多样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则可采用介入性超声进行辅助诊断,这样不仅能提升疾病诊断准确性,还能及早发现甲状腺癌,从而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和预后改善提供可靠的依据[8]。本文的结果显示,本组12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0%;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取材效果良好,均获得病理结果;128例患者经超声检出116例,检出率(90.63%),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的数据表明差异较小,不满足统计要求(P>0.05);其中,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例甲状腺腺瘤未能检出,漏诊率3.13%,而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甲状腺腺瘤,误诊率6.25%。可见,在临床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通过应用介入性超声发挥着极大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通过应用介入性超声的诊断效果检出,即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做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