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的色彩秩序

2021-06-16吴凡

流行色 2021年4期
关键词:包装纸版面秩序

吴凡

上海大学 上海 200072

一、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产生的背景

民国时期新政权的确立促使社会产生变革,通商口岸的开放推动着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品牌观念与商品经济模式随同西方市场经济的运作传送至中国,纷繁的外来文化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繁荣进步,在新文化的洗礼和西方艺术思潮冲击下的艺术设计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为了在形形色色的商品角逐中胜出,商号们纷纷开始重视对商品的包装,这种意识的觉醒促成了包装业的兴盛。民国时期上海的商品包装在传承本土观念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思潮,形成了中西融合、兼收并蓄的装饰风格特征。

二、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色彩秩序的体现

1.对称与均衡表现的秩序法则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包装纸多使用对称和均衡的图案。基于中庸平和、相对保守的民族性格,中国人历来追求造型形式上的完整和圆满,尤喜对称的形式:对称的建筑、对称的家具、对称的图形……其中对称图形规律性强,具有节奏美和人工意匠美,会使人感到一种合乎规律的愉悦[1]。例如民国时期协丰昌绸缎棉布庄商业包装纸的图案(图-1), 便是一种近似对称。创作者用商铺的建筑图案作为版面中心的 “ 对称轴 ” ,运用类似于白描的纯色极简笔墨,最直观地把商铺门头的形象描绘出来,让人如同置身于门店的场景般,给消费者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之感。商号的名称 “ 协丰昌绸缎棉布 ” 可作为 “ 横批 ” 也可作为 “ 门头 ” 置于版面上方,副标题文案呈对联式悬于在包装纸版面的两侧。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用 “ 中断检测仪 ” 这一实验来证明 “ 仅仅重复同样的刺激不会引起外部反映 ” 。在一张包装纸的设计中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重复形式,只是它的 “ 重复 ” 是将中心轴的一侧对称到了另一侧去,而对称出的另一侧其实就是重复的延续。版面中对称的中心轴有着 “ 中断 ” 的作用,协丰昌绸缎棉布包装纸左右两侧对称的图案中,中心轴左右两边文字信息结构的相似性,使得中轴深棕色的建筑图案成为唯一而又特殊 “ 视觉显著点 ” , 这条 “ 吸引眼睛的磁铁 ” 便是 “ 中断 ” 中最吸引观者的部分,因为从定义上来说,它是序列中唯一没有被重复的部分。同时作为画面的中心,这种对称式的图案表达可以平衡左右版面的信息,在设计时能够形成一种庄严、稳定、整齐的情感,视觉上带来的强烈秩序感,能够给人一种平稳的观看效果。

图-1 协丰昌绸缎棉布庄包装纸(来源:百年上海设计课题研究项目)

2.节奏与韵律表现的秩序法则

节奏和韵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首先它们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其次也是一种人造的秩序规律。原指音乐中存在的音节、旋律,而后在艺术设计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用,作为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同样具有一定的秩序性。事物呈现规律性的重复变化或多个因素交替反复的排列便会产生节奏,这种单一形体的重复再现,在本质上和重复具有一定的区别。节奏所产生的秩序在图案设计中大多呈现出一种重复的运动感,而重复产生的视觉感受是静止的,它更强调整体形态上的统一性特征。相比于节奏,重复虽具有较高的秩序性,但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比较单调且机械,因此在装饰图案中,常使用线的疏密曲直、版块的虚实渐进、色调的明暗冷暖等表达节奏的手法来体现秩序性的交替和反复。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从 “ 新光 ” 标准内衣厂包装纸的放射线中(图-2)得来的印象,许多人会把包装纸中红色太阳图式的线条看成向外四射的光芒,毫无疑问是具有节奏感的重复在这种反应的形成中起了催化作用。

图-2 “ 新光 ” 标准内衣厂包装纸(来源:百年上海设计课题研究项目)

3.对比与调和表现的秩序法则

在装饰艺术中,运用作品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也可以营造出秩序感。作品中视觉信息的变化既有图形纹饰上的,也有色彩上的,设计者通过对比与调和产生的关系来凸显视觉冲击力,表达不同的视觉秩序,以此增强版面各视觉要素之间的层次与关系。通常以元素间的比例大小来表现差异,或者以点、线、面之间的对比来体现变化,还可以从色彩上入手增强版面的震撼力,形成视觉上的反差。

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的色彩因受到中国传统 “ 五色观 ” 以及西式绘画的影响,通常以红、黄、蓝(青)、黑、白五色为主。运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对版面信息的层级进行区分,形成鲜明的装饰效果。这种对比强烈、高纯度的色彩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原则:用有限表达无限,单纯表现丰富,用直观的方法表现形象[2]。如三友宝业设门市部这张包装纸(图-3)色彩上的对比强烈,层次较少,但秩序感较强,由对比体现出的视觉要素之间的反差大。这时候调和便是营造秩序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构成版面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依据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来进行信息的主次安排时,可运用黑白灰与点线面的元素介入处理,使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三友宝业设门市部包装纸的设计者为了调和红色与绿色的冷暖对比,将包装纸中绿色说明性的文字 “ 符号化 ” ,二方连续式的重复排列调和了色彩上的强烈对比。红绿文字间的重叠覆盖,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分配的游刃有余,这种散点式的装饰手法使得版面间的信息层级疏密有致,达到了一种疏而不乱、密而不闷的效果。信息层级间清晰的视觉流程使商家想要传达的信息迅速准确、一目了然,人们在观看这张包装纸时,视线首先集中在红色的 “ 大减价 ” 文字上,之后视线移动才会读完整个版面信息。

图-3 三友实业社有限公司门市部包装纸(来源:百年上海设计课题研究项目)

三、结语

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包装纸装饰色彩秩序的分析,能感受到这些创作者并不是单纯的 “ 无意识 ” 表达,而是有意识地在进行秩序感的构建。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与对世界先进经验的不断研习是设计的创新之源,包装设计作为民国时期商业美术中的一类形式,从侧面记录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可以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竖立一面镜子。因此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3]。

尤其在当今信息量空前繁杂的社会环境,能够处理恰当设计中装饰色彩的秩序感,为受众营造一个符合审美诉求的视觉环境,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凸显,也是设计的基本目的和行为规范,更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包装纸版面秩序
站立的迷你小怪物
秩序与自由
食品包装纸中铅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孤独与秩序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