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陈淳设色没骨画对后世的影响

2021-06-16许非同

流行色 2021年4期
关键词:陈淳恽寿平花鸟画家

许非同

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200072

一、陈淳花鸟画风格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一) 时代背景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明代在明宪宗和明孝宗年间社会太平,经济富足,史称 “ 弘治中兴 ” 。尤其是明孝宗,不但体恤百姓,轻徭薄赋,而且非常喜爱绘画、弹琴。这使得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日渐丰富。陈淳的祖父为官,官至三品。他的父亲酷爱古人书画,所以说,陈淳出身在一个富足、有权势、又文雅品味的家庭。而真正影响陈淳书画风格的原因是,他出身在明朝文人艺术重镇——苏州。明代苏州绘画形成了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相结合的绘画艺术风气,作品多为清新素雅而趋于平淡天真。综上所述,陈淳正是生活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2.师承关系

苏州当时著名才子文徵明与陈淳父亲熟识,因此从小就对艺术无限向往的陈淳,就有了向文徵明学习的机会。正是在这个契机下让早年的陈淳在诗书画等方面皆有老师的风范。二人所画的兰草,无论是兰叶草的分布,还是用笔方法,二者都十分接近。兰花的形态皆有随风飘扬的姿态,而且都墨色清淡,笔调优美。

陈淳虽然师承文徵明,但是在花鸟画上,更多是学习继承了文徵明的老师沈周的艺术风格。陈淳花鸟画受到沈周画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用色上,例如二人同画红牡丹这一主题,二人用色方法基本相同,皆是红色从内染出,白色由外染入。画叶时,先平涂,接着从中脉染较深的绿色,而后勾叶茎。只是相比较而言,陈淳的画面颜色更加俊秀,沈周的画面颜色更加的浑厚。

除了两位明确的老师,笔者认为对于少年时期的陈淳来说,吴门画派的各位长辈也能成为他汲取知识的半个老师。吴门画派在当时已经是最具有名气的画派,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品评古画、讨论诗词、鉴定古玩。陈淳的父亲就是一位收藏爱好者,故笔者认为陈淳画风的形成与吴门画派关系密切。

(二) 艺术特色

1.构图

陈淳花鸟画的构图有一个特点,即以小见大。传统写意花鸟画绘画对象大多皆为小物,通过对小对象的刻画,赋予它人一样的精神气韵,用以借物抒情。画面上表现的物像并不多,所以经营物像的位置尤为重要。《历代名画记》中提到 “ 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 ” 因此,像是构图本身简洁为主的传统花鸟画,留白是非常讲究的。

2.技法

(1)勾花点叶法

勾花点叶法是指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运用工笔画方法的一种技法。使得画面工整又细致,但又不同于工笔画。以勾染点簇,来兼工带写。陈淳的画作常常是一花半叶,笔法简练,风格隽秀,散发着幽淡的文人气韵(图一)。这种风格对于当时的文人画来说十分有心意。

(图一明 陈道复 《荷塘图》)

(2)没骨设色法

没骨设色法是传统花鸟画中的一种独特画法,是直接运用墨色或是颜色绘制花和叶,然后用墨线勾勒叶茎等其他线条。陈淳的花鸟画,使用的没骨设色法极具特色,整张画呈湿墨淡彩之态,颇有文人闲适宁静的意趣。例如陈淳《牡丹图》就是典型的没骨设色画法,笔沾颜色,在画纸上直接铺开,使颜色在纸上与水调和,呈现出清润之感。再用墨线轻松的勾勒叶茎,使叶的颜色块有别于花朵,让观者一目了然。没骨设色画法具有一定的难度,除了需要一定的造型能力,还对画者是否熟练掌握毛笔特性有相当高的要求,比如作画时需要中侧锋并用(图二)。正是如此,侧面展现了陈淳炉火纯青的绘画功力。

(图二明 陈道复 《榴花湖石图》)

(3)水墨大写意

水墨大写意是中国传统文人画中,非常独特的存在。它传达了文人的审美观和强烈的情感。如果把勾花点叶比作小行书,那么水墨大写意就是草书。陈淳早期绘画风格主要是被文徵明、沈周影响,继承和发展了淡雅、朴实、的小写意风貌。陈淳自中年以后,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当时社会的境况下,抱着独善自身的想法,淡泊名利,寄情山林。与此同时,他对书法和绘画艺术投入巨大的热忱与心力,用来抒发自己的性情。陈淳因与文征明不同的人生观和比文征明更加放逸不羁的性格,使他在艺术上脱离了文徵明风格的束缚,走出一条属于陈淳自己的道路,从40岁之后的十余年间,他一步步磨砺出自己的风格面貌。到了陈淳晚年时期,具有他自己独特画风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已有成熟的面貌。虽然陈淳的大写意画还不是像后世那样,我们通常所认知的大写意画这样的畅快淋漓,但是对后世花鸟画家的影响深远。

二、陈淳写意花鸟画对后世花鸟画家创作的影响

(1)明代花鸟画家的继承与发展

1.徐渭

徐渭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他生活中不如意的故事后人皆知,这种挫败的人生遭遇成为了他艺术风格发展的推动力。徐渭生活的年代,花鸟画已经从明初流行的宫廷风格转变为文人写意风格。笔者认为他的书法风格狂放不羁、宽博开张,对于他的水墨画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写意花鸟画往往一蹴而就,而是在陈淳晚年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融入自身感情,开创了崭新的画风,将大写意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陈淳晚年所画的《荷花图》,到了这个时期的画风已完全转向放逸洒脱的风格。从这幅画中可以浅析出他的画法,按照荷叶生长的规律用侧锋大笔写出,浓墨画背面淡墨画正面,荷叶的叶筋也不是条条都勾,只用浓墨选勾了几条。徐渭的荷花,水墨一气呵成。将两者《荷花图》放一起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二者的相似性,不论是笔法还是墨色。

徐渭放荡不羁的泼墨风格的产生,是源于他与传统文人交流后的感悟,也更源于继承陈淳晚年大写意花鸟画的风貌。

2.周之冕

周之冕是明代吴门画派花鸟画家,比陈淳小39岁,在花鸟画创作的思想上难免受到陈淳等吴门画派前辈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受到市井文化思想的影响,所以使他的花鸟画作品多面又带有功利性质。

周之冕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陈淳写意花鸟画的风格,近代吴湖帆认为 “ 周服卿花卉全师陈白阳,有陈之习气,乏陈之雅度...... ” 从这句话上看,仅从花鸟画作品上分析,这种绘画上的继承关系已是显而易见。

以水仙花为例,陈淳《花卉册》中的水仙。花与叶用水墨轻松勾勒,用笔爽利劲挺。从笔触上可以看出,陈淳在下笔的时候完全不犹豫,这又体现出他对水仙的结构了如指掌,例如水仙叶的向背转侧。花蕊的结构,先用淡墨点厾,再用浓墨灵巧复勾,最后再用重墨点雄蕊。陈淳花鸟画中的智慧在于归纳花卉的各种结构,简洁但生动。笔者认为周之冕也习得了精髓,在他的《墨花图卷》中的水仙花,其用笔,形态等等皆似于陈淳所绘水仙花。

总的来说,周之冕晚年 “ 勾花点叶 ” 的代表作《墨画图卷》,其笔墨之妙还是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陈淳的逸格。但因为受到市井文化思想的巨大的影响,在用色时,比陈淳更加的鲜艳与明快。

(2)清代花鸟画家的继承与发展

1.恽寿平

恽寿平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风格,尤其是他的用色,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将其独特画风认为是他凭空建造的高楼。恽寿平出生于常州,也属于广义上的吴地。在那个年代,生活在吴地的学画者,势必或多或少的受吴门画派的影响。例如同为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册页,项圣谟所绘的樱桃与恽寿平笔下的樱桃,无论是笔法与构图还是用色都极为相似。

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的形成可以粗略的概括的总结为:学习明代以来的没骨法,并用此法来改编宋代花卉画,从而得到全新的画面效果。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恽寿平独特画风的形成也离不开他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他在写生方面下的苦功。

(3)近现代花鸟画家的继承与发展

到了近现代,一批花鸟画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特性,或在色彩上大胆实践,或在题材上不断拓宽,或在格调上推陈出新,或在笔墨上不拘一格。在他们的努力下,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一个崭新的境地。例如邵逸轩,张聿光,沈一斋,汪慎生,颜伯龙,江寒汀等等。

结论

陈淳师法沈周和文徵明,将勾花点叶法和墨骨设色法相结合,晚年又转向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更生墨色情趣,从而完全打破院体画的拘束,推动了中国传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他的大写意画风不仅在同时代影响广泛,以至后来清代出现的一大批花鸟画家,他们的艺术理论和笔墨技法皆是在继承陈淳的基础上开创新风格。甚至到了近现代,一大批大写意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将大写意花鸟画推上更高的高峰。作为新时代花鸟画的学习者,了解花鸟画的历史,传承中国传统花鸟画,再在这基础上勇于探索,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审美,具有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的花鸟画。

猜你喜欢

陈淳恽寿平花鸟画家
恽寿平没骨花鸟画艺术语言分析
朱熹得意门生陈淳
恽寿平书画艺术
图说书法
李明
“意境”这样实现
———《“意境”如何实现———恽寿平意境观念研究》评介
心有灵犀笔生花
——记花鸟画家许常锁
遥看国色 玲珑韵香——记著名花鸟画家姚玲
丹青不渝画牡丹——记花鸟画家一林
论南宋理学家陈淳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