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1-06-16李方生赵世佳胡友波

汽车工程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式乘用车汽车产业

李方生,赵世佳,胡友波

(1.工业和信息化部 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北京 100846;2.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湖北,襄阳 441004)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减少CO2排放成为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电动化、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节能减排具有深远意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并加快产业布局[1]。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积极推进低碳发展,主动提升绿色发展的能力。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更有助于实现2030年前CO2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2]。在欧盟绿色经济复苏计划、2050年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欧盟制定了严苛的碳排放法规,2021年起对所有新车实施CO2平均排放量不超过95 g/km的规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劲发展动力。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系统分析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洞悉市场及产品特征,对新形势下我国制定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 欧洲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1.1 加严汽车尾气排放法规

为了落实碳排放目标,2009年欧盟颁布了首个针对新登记乘用车CO2排放的强制性法规(EC)443/2009[3],要求2015年欧盟范围内新登记乘用车的平均CO2排放不超过130 g/km,2021年不超过95 g/km,2012~2014年为缓冲期,当年新增车辆达标率分别要达到65%、75%和80%。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汽车领域电动化转型,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发布第(EU)2019/631号条例规定,2025年起,各个厂商在欧洲销售的乘用车单车CO2平均排放量在2021年95 g/km的基础上降低15%至81 g/km,2030年在95 g/km的基础上降低37.5%至59 g/km[4]。根据欧盟环境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新登记乘用车平均CO2排放量为122.4 g/km,这与2021年目标值95 g/km仍有较大差距[5],如图1所示。

从目前车用燃料类型来看,尽管可以结合先进的节能与排放技术,但是乙醇汽油、柴油、石油气、汽油等燃料在使用阶段仍有较高的CO2排放,而电能、氢能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是零碳排放,具有绝对的减排优势[6],如图2所示。在严格的碳减排背景下,推广低排放、零排放车辆成为唯一选择。欧盟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电动化转型的积极性,将对2020~2022年期间推广零排放或低排放车辆的企业进行奖励,而超出CO2目标排放值的企业将面临高达数十亿欧元的罚款,超过限制的第1克每辆车要缴纳罚金5欧元,超过的第2克每辆车要缴纳15欧元,第3克25欧元,此后每克95欧元[7]。欧盟通过立法手段,推行严苛的排放限值和严格的惩罚措施,加快了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

图1 欧洲新登记乘用车平均CO2排放

图2 不同车用燃料平均CO2排放值

1.2 加大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力度

为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欧洲多国提高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额度并延长补贴时间,实施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德国联邦政府将原计划2022年退出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延长至2025年,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实施了高达1 300亿欧元的经济复苏计划,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提高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额度,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从最高6 000欧元提升到9 000欧元[8]。法国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时限延长至2022年,总预算从2019年的2.6亿欧元提升到2020年的4亿欧元,车价低于4.5万欧元的新能源汽车,每辆可获得最高6 000欧元的补贴。英国政府发布的《英国绿色工业革命十项计划》,提出将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作为重要内容,预计投入5.82亿英镑用于支持消费者购买零排放或超低排放汽车。挪威针对纯电动汽车免征购置税、增值税、进口关税,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按重量扣除额26%征收购置税,所有电动汽车按最低金额48欧元征收保有税,并且享受使用公交车道、免停车费、减免区域道路通行费等路权红利,见表1。

表1 欧洲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

从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政策来看,欧洲各国政府选择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进行一次性抵扣,而不是将补贴发放给汽车企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企业的骗补行为。欧洲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更加凸显政府对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有效缓解了疫情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冲击。

1.3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

实现电动化转型,需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有力支撑。2020年3月,欧盟发布了动力电池产业长期研究计划《电池2030+》,旨在解决原材料的发展、电池和电池包的设计制造、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回收利用等面临的各项挑战,明确研发路线图和支持行动,实现动力电池全链条的突破,进而实现长期的动力电池引领[9]。提出到2025年,欧盟动力电池在满足欧洲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出口。

欧洲多国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本地化,加大关键部件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德国大众汽车投资9亿欧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与欧洲锂电池公司Northvolt联合研发动力电池。法国PSA与该国电池公司Saft成立合资公司Automotive Cell Company(ACC),投资50亿欧元(约合399亿元人民币)用于法国与德国动力电池工厂建设。法国电池企业Verkor计划投资16.43亿欧元(约合131.4亿元人民币)在法国建设年产16 GWh的锂电池工厂,并根据市场发展将年产量扩大至50 GWh。英国动力电池企业Britishvolt投资26亿英镑(约合230亿元人民币)在英格兰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与此同时,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正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本地化,加大关键部件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说服本土企业在本国投资,全方位多角度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与此同时,欧洲还加快了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欧洲制定了绿色复苏新政,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出计划于2025年前建成200万个公共充电桩和清洁替代燃料补给站,2030年建成2 80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德国政府计划于2030年建成100万个充电桩,德国交通运输部计划投入40亿欧元,用于公路、办公及住宅区域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2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特点

2.1 市场销量快速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全球汽车市场低迷,新车销量大幅减少。在欧洲各国严格的禁足令、停工令甚至封城等管控措施下,2020年,欧洲汽车整体销量下滑,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乘用车、商用车销量分别为1196.1万辆、179.3万辆,同比下降24.3%、18.0%[10-11]。但是,在加严排放法规、加大新能源汽车税收补贴、加速产业布局等措施下,欧洲多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销量逆势上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成为2020年欧洲汽车市场最大的亮点。2020年,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同比增长143.1%,渗透率为11.4%,尤其是三季度、四季度增长更为迅猛,如图3所示。

图3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季度销量及增长率

图4 2020年欧洲各国新能源乘用车增长率与渗透率

从欧洲各国的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特征看,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瑞典、荷兰、意大利是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力量,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110.4万辆,占整个欧洲销量的80%以上。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瑞典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率均在1倍以上,挪威、冰岛、瑞典等渗透率较高,如图4所示。

2.2 欧洲各国产品特点各有侧重

目前,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欧洲以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为主,从2015年开始,纯电动乘用车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比例达到峰值1.6∶1[12-13]。2020年,欧盟地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竞争优势减弱,仅略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销量,分别为64.6万辆和57.3万辆,如图5所示。

图5 近年欧盟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

从各国看,荷兰、克罗地亚、挪威等欧洲国家纯电动乘用车占据绝对的优势,芬兰、瑞典、希腊、比利时等国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为主,德国两种产品类别的销量基本相当,如图6所示。

图6 欧洲主要国家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比

2.3 畅销品牌集中度高

纵观欧洲排名前10的新能源乘用车畅销车型,纯电动前10车型集中度较高,主要为雷诺Zoe、特斯拉Model 3、现代Kona、大众e-Golf、奥迪e-Tron等,累计销量约占总体份额的70%左右。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相对平均,包括三菱Outlander、沃尔沃XC40、奔驰A250e、大众Passat等,前10车型累计销量约占总体份额的40%左右,见表2。目前,欧洲新能源乘用车畅销车型以德系、美系、日系、韩系、法系为主,从品牌特点来看,主要仍为传统的汽车强企品牌。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尽管已经开始加大在欧洲的布局,但其产品还尚未跻身至畅销车型榜。

从产品特点来看,欧洲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主要集中于中高端车型,如特斯拉Model 3、奥迪e-tron等,以及入门级小型车,如日产聆风、大众e-golf等。一方面,这与欧洲汽车市场结构以A0、A级车为主基本吻合,同时也反映出各个国家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日趋严格,欧洲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强。另一方面,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为高端车型,这主要是由产品属性本身决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要搭载两套动力系统,尽管可以很好地提升燃油经济性,但是产品成本较高,因此更适合于高端车型。

表2 2020年1~11月欧洲新能源汽车前10车型销量

3 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产销量和保有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配套环境日益优化,已经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近年来,欧洲通过系统化政策体系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速了全球电动化转型的进程。我国需研判新形势、分析新问题、出台新对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稳固和提升发展优势,引领全球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

3.1 筑牢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各项部署,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行动等重点落地配套措施[14]。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鼓励支持核心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动力电池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化,强化产业优势,补齐产业短板,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布局,巩固优势。加快突破关键零部件、高端核心芯片、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依赖外资进口的核心技术及产品,补全产业链短板,保障我国产业链安全可控。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强化已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培育新能源汽车国际供应链体系。

3.2 加快实现自主品牌向上发展

随着补贴力度的逐渐减弱,新能源汽车的造车门槛也正在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倒逼让中国汽车市场步入产业调整期,优胜劣汰、新能源高端化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深化质量强国建设,依托汽车行业机构,抓紧建立中国汽车质量和品牌管理体系,加快研究制定质量品牌培育专项行动计划,引导企业明晰品牌定位、实施品牌战略,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精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打造国际一流知名品牌,全面提升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在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管理的支持力度。

3.3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充分发挥多、双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国际合作机制,鼓励车企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国际化、规模化发展。继续贯彻“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与更广泛国家和地区间的产能合作、协同研发、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和互认体系建设,推动我方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建立健全车企互助合作机制,促进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海外市场信息、配套设施、产能合作、销售网络等方面共享资源。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整体竞争优势,通过加快国际化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电式乘用车汽车产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全新梅赛德斯 - 奔驰 GLE 350 e 4MATIC 插电式混合动力SUV 及轿跑SUV上市
插混也需要政策“关怀”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