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新课程理念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21-06-15谭正强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实践能力语文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要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费时多而收效微,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的状况,就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认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 实践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要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费时多而收效微,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的状况,就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认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踐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语文课的特有任务是进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写、听、说能力。要做到这样,教师就要对教材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能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因素进行选择、取舍和重组,教学内容精当,抓住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符合教材内在的逻辑性和学生认识规律,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和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小组合作。

(二)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训练应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创新的萌芽,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讲与众不同的见解。

(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心理教育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以他独有的方式方法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趣、教法、引导、扶持和点拨等,“到位”而不“越位”,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差异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分类指导,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欢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答案;尊重学生的个性,支持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四)教师要善于钻研和处理教材。

一节语文课能否使学生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能力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处理。对教材钻研得深才能运用得好,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材上许多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材料,往往被忽视了。如《高大的皂荚树》这一课,同是“遮挡”的意思,在课文里有的地方用“遮”,有的地方用“遮挡”,有关句子的意思学生能读懂,但为什么这里用“遮”,那里用“遮挡”,学生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新课标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成功的未来,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付诸行动,用语文这块阵地,开创出新课改的美好前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熊芳芳、生命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概念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

重庆市垫江第三中学校 谭正强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实践能力语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