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2021-06-15吴艳红
吴艳红
【摘要】语言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媒介,但智障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问题,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是必要的。本文以一名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从语言评估、训练目标的制定和语言训练的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能力服务。
【关键词】智障学生;语言能力
我校绝大多数智障学生语言都存在问题:词汇量少,以词汇来代替句子表达,以及句子结构不完整等等,这些给他们与人沟通造成影响,为其融入社会带来阻力。因此,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是必要的。据此,笔者先对个案学生进行语言评估,了解其语言能力发展现状,作为实施语言训练的依据。
一、选定个案,实施评估,制定目标
小H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度很高,对其语言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值,有助于训练工作的开展,因此选定小H作为个案,同时选用《身心障碍学生特殊教育语言治疗评估表》(92听语学会编评估表——林丽英修订)进行评估。其结果如下:语言理解处于理解叙述性语言阶段,对较为复杂的语句理解困难,语言表达处于仿说复杂句阶段,存在构音问题(p发成b、k发成g)。
针对小H的评估结果,为其制定了本学年的语言训练目标:1.增强对叙述性语言的理解能力;2.提升使用完整句子的表达能力;3.矫正构音异常(p-b、k-g)的问题,重点矫正p-b的问题。
依据本文前面的评估结果和制定的训练目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H进行训练。
二、对个案实施语言训练的过程
(一)构音异常,究其原因,进行矫正
1.构音异常的问题
小H构音方面的问题是经常将P发成b,K发成g,通过分析,发现小H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不送气音代替送气音。本学年重点矫正小H的P的发音。
2.构音异常的矫正
P是小H的目标音。在个训课上,首先诱导她发出目标音。(第一阶段是教师拿一张纸示范发P音,让小H观察到纸在动;或者让小H伸出手来,教师在对着她的手发出P的音,让小H感受到气流。第二阶段是让小H练习吹纸,让纸动,不出声发目标音P。第三阶段是让小H练习出声发出目标音P并能让纸飘动。)每一个小阶段训练时,可穿插一些游戏,提高参与度,避免训练枯燥,激发小H的发音兴趣。当小H的目标音成功发出后,及时给予语言肯定和物质奖励,帮助其建立自信。
目标音发出后,再训练小H发出正确的單音,如pa、po、pi……接下来训练小H在词汇、短句、短文中发出正确的目标音。将与小H生活密切相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短句、短文列了出来;词汇部分举例如下:爬山、手帕、脸盆等;短句部分举例如下:胖胖捧着大苹果、婆婆去店铺买盘子等;短文部分则采用了儿歌《你拍我拍》。最后训练目标音类化,使小H在不同情境中都能发出正确的音。
除保证在校的训练时间外,还需要家长也抽出时间来配合训练,巩固所训知识。在这点上,小H的家长能积极配合,完成训练任务。
对小H训练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惑:单独发目标音较为容易诱导,但在组合发音时,目标音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而要类化则更难,目标音的错误率相当高。在今后,还需要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来巩固所练的目标音,以降低错误率的发生。
(二)开展多种活动,发展语言能力
1.设计多种游戏,搭建沟通桥梁
小H注意集中时间短,易分散,而语言训练本身比较枯燥,为保证训练效果,利用游戏来提高小H的学习兴趣。
如训练小H理解和表达形容词时,安排游戏“比比谁找得快”。首先准备了一些小东西(串珠、扣子、弹珠……),其次提出要求:请找一个红红的、圆形的东西,让小H根据指令说出物品名称。然后,小H来说指令,老师来找。小H在“听一听、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活动中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整个训练活动。
2.丰富课堂活动,发展语言能力
课堂是智障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语言训练的主阵地。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设计丰富有趣的训练活动,有助于发展小H的语言能力。
(1)上好晨会,发展语言能力
学校每天有半个小时的晨会时间,在点名、基本问候完成后,是学生自由表达环节。如小H在第一次介绍自己的周日生活时说出句子:“我出去玩了。”句子简单,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通过有梯度的提问(什么时候出去玩的?去哪里玩的?和谁一起去的?)来引导她结合具体情境完整地表达句子:“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去公园钓鱼。”这样的提问符合她语言能力的现状,且是她感兴趣的、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既激发了她的表达欲望,也让语言训练初见成效。
(2)抓住文本,发展语言能力
小H思维能力较差,认知能力慢,授课时要将语速放慢或者重复表达,时刻关注她反应。当她不能理解时,变换表达方式帮助其理解。如讲解“美丽的客厅”时,这课主要介绍家具在客厅中的摆放位置。因为方位词较多,小H对所提问题一头雾水。这时可以放慢语速再重复表达一次,每读一句,就借助图片来呈现,让其有直观的感受。当课文读完后,客厅内的家具也基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完毕。接着提问:“沙发放在哪里?茶几上有什么?”小H立即高高举起手。这里借助图片来完成小H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达到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学习《超市购物》一课,文中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片。当小H指着图片说:“超市里有黄瓜。”我接着启发道:“什么颜色的黄瓜?”教其说出:“超市里有绿绿的黄瓜。”当她再次指着图片说:“超市里有西红柿。超市里有土豆。”我引导她仿说:“超市里有西红柿还有土豆。”这样的仿说多了,她也渐渐能说出复杂句了。在之后,对她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她将这些复杂句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或图片。
3.利用绘本阅读,增强语言能力
绘本画面大而精美,是孩子们语言学习的良好媒介。如与小H共同阅读《好饿好饿的小蛇》时,让她仔细观察图片后回答问题。考虑她目前的语言理解能力,设置了这样的提问:“好饿好饿的小蛇吃了哪些东西?”小H通过图片很快找出了答案:“苹果、葡萄、饭团、香蕉。”但答案都不是完整的。继续提问:“小蛇吃了什么样的苹果?什么样的葡萄?”引导她学会使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好饿的小蛇吃了红红的苹果、紫紫的葡萄、三角形的饭团和一串黄黄的香蕉。”
经过以上训练,小H已熟悉故事了。之后,要求她在少许的语言提示下借助图片将故事复述出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直接复述故事,在复述中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4.利用生活资源,提升语言能力
小H的语言表达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要扩大生活范围,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她的语言理解,丰富语言表达。
学习“超市”一课后,我带学生们去超市购物。在超市里,请小H做我的小助手,选择所需物品,并对她提出要求:“我想要好吃的薯条,不想要黄黄的香蕉。”“我想要红红的苹果,还要可口的牛奶。”小H在接收到这些要求后,很快选出所需的物品。
在超市的家电区,老师指着电饭锅问小H:“这是什么?”(电饭锅)“电饭锅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作用?”(电饭锅粉粉的,可以煮饭)“还可以做什么?”(煮粥)“完整说一遍。”老师引导她一起完整表达:这个电饭锅是粉色的,可以煮饭,还可以煮粥。这种不经意的对话交流中,实现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训练,发展了她的语言能力。
此外,还可以将语言训练扩展到小H的日常生活中。如指导学生穿衣时,可以让小H给大家复述穿衣的步骤。再如看完动画片,让她用1-2个句子描述放映的内容;请她跟体育老师借羊角球……日常生活中有语言训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当然,这种训练也不能过于刻意,以免引起抵触情绪。
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小H的语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再评估后,发现她在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进步较为明显,基本达成了训练目标,但构音异常问题时有反复,在后續的训练中还需要巩固和加强。
经过此个案的研究,发现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要找准基点,因材施教,家校联动,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实践、运用,方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同时还要考虑训练效果时有反复,教师、家长一定要树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心,千万不要着急或者放弃,相信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黄婵娟.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J].时代教育,2012(09).
[2]林丽英.玩出语言力[M].台湾:台湾信誼基金出版社,2010.
[3]蒋爱芳.挖据生活资源 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6).
[4]刘淑慧.智障学生语言障碍类型调查及训练对策研究——以淄川特殊教育中心为个案[D].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婧莅.亲近电子绘本 提升语言能力[J].学周刊,2016(9).
[7]梅红.以丰富的课堂活动 助智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J].生活教育,2015(0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