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方式探索

2021-06-15濮琼

高教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民办高校

摘  要: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属性是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进行的抉择。非营利性属性的民办高校从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属性出发,探索建立非单一型民办高校筹资渠道。在各种筹资渠道中,除了政策层面的质性支持外,往往缺乏可行的、实践的,能够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产教融合是民办高校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途径之一,但产教融合往往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办法与实施流程。产业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中可以进行尝试筹资融资,真正将产业力量纳入到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中去,从而有效解决产教融合的虚化问题,并促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

关键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0-0070-04

Abstract: Non-profit or for-profit attributes are the choices that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must make. Non-profi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 from the attributes of social public service products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unitary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ncing channels. In addition to the qualitative support at the policy level, among various financing channels, there is often a lack of feasible, practical, and concrete operation methods.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way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high-quality social public service products, but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often lacks effective specific operation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 Industry in non-profi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try to raise funds, and truly integrate industry power into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non-profit private colleges,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non-profit private colleges to provide High-quality social public service products.

Keywords: non-profit; private colleges;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中國共产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我国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目标之一就是: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这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内涵式发展要求,而我国高等教育中,民办高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历年增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截至2019年12月,我国民办高校数量757所(民办本科高校434所),在校生708.83万;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数2688所,在校生4002万人的28.16%和17.71%。规模发展的道路民办高校已经有了本质上的突破,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与此同时,伴随中国政府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理念不断深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高等教育依法依规进行建设,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来说,2016年国家出台的《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厘清了建设发展的法制法律关系,将民办高校进一步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这一法律关系上的肃清与表述,使得民办高等教育走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民促法》颁布之后,选择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高校占绝大部分比重,根据数据统计,全国14省范围内,选择成为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高等院校多达74%。可见在民办教育的承办人心目中,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旨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属性的教育资源,为更广阔的人力资源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从而适应社会发展。

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短板和外部竞争环境

(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过度依赖单一的资金来源

当前我国容纳相当规模在校生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发展上的制约瓶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数量众多、竞争强烈,而容纳的学生只有一定的规模,资金来源只有学费,这些存在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走内涵式发展的探索道路。这些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据研究,我国对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引导一直都强烈存在,并且以“决定”“意见”等方式主导性的出现。这种管理方法指明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政策话语对于民办高校的规范办学行为最为关注,占比最大,构成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①。但是政策频繁出现在民办高校办学的规范层面,却无法在资金投入上和公办高校有着同样的重视程度。以2016年为例,全国公办本科高校在政府方面获得生均拨款比例占总支出的67%,学费收入为31.5%;但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在政府方面获得生均拨款仅为总支出的1.1%,学费收入占比高达97.9%②。这样的占比差距是巨大的。从发展资金的来源看,民办高校高度依赖于来自于学生家长、家庭的学费收入,其他资金来源占比极低。来自于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非常薄弱,并且没有政府资金支持上升的意向,这和公办高校日益高涨的资金项目支持力度相比,无疑是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的发展隘口和瓶颈制约。政府一方面严格政策层面管控,一方面在资金扶持力度上力度有限,促使民办高校必须着眼于开拓新的、稳定的资金来源,维护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广大社会提供适宜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产品。

(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普遍忽略金融管理与风险测评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经过了十多年高速增长,已经在在校生规模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校生人数在不长的时间里迅速增长。从2012年的3900万人,快速攀升至2018年5300万人。学生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让民办院校有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民办高校的迅速扩张也吸引了很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甚至掀起一股教育资本上市的热潮。迅速扩张的高等院校,也出现了颇多问题,例如,专业开设偏好于语言类、经管类、计算机类的本科方向。这类专业不需要大量投入实验设备,也无需复杂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师资要求相对比较容易达到。同时,这种专业十分火爆,更好找到工作,无需太多资金与师资。这使得民办高校专业大量同质招生,互相重复,内卷式的竞争往往导致专业趋同,千人一面,從而偏离了民办高校内涵式、多种类发展的道路。

除此之外,高度依赖于学费收入的民办高校,在仿照公办高校设立各种行政部门的同时,往往忽略自身特点,对于学费收入未能进行金融管理以及金融风险评估。民办高校的行政机构俨然是公办高校的缩小版本,但是学费收入的分配、预决算和资金衍生能力往往非常薄弱,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人员从事民办高校的学费收入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无法让资金“物尽其用”,而是白白浪费、白白流失了许多资金,使得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无法更好地发展,没有先进、有质量的教学设备,没有良好的师资与学习环境,无法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③。其资金管理水平仍然是单一的压缩成本思想,无法让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更好地发展、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是将学校的师资、教学环境等方面降低标准。仍然短视的随意删改招生不理想专业,一砍了之,成为应对招生危机的唯一措施,其资金管理的专业方法与措施仍然鲜有实施。若招生人数达不到规模效应,学生质量普遍平庸时,学费投入资金将会减少,学校倒闭、破产等风险将会大大增强。

(三)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一方面在资金投入、政府扶持力度上无法和公办院校相比,另一方面,国家推行强基计划,振兴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职业教育近年来也趁势有了良好的发展局面。而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在高速增长过后,面临很多挑战和危机,例如,社会对于公办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和职业教育的青睐,民办高校高速扩张带来的众多问题,社会公众对于民办高校的低认可程度,人口红利进一步缩减,适龄人口数量下降等,都使得民办高校迫切的要走出拥有自身特点,能够进行持续性发展的专业路线。除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政府对于职业教育也逐步放开学历和学位上升的限制,很多高职高专开始申报本科教学。这使得经过数年的学习和工作,高职高专学生也能进入本科教学领域,获得相应比较完善的本科教育资源。这也是民办高校所面临的挑战。这些高职高专院校,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部署,有着完备的工业设备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和比较合理的师资资源,和民办高校相比,更具有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的天然优势,这也成为民办高校必须面对的竞争环境。

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2013年教育部提出《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产教融合”的观点④,从生产制造的产业出发,推进产业影响在教育领域的深化与部署。随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逐步认识到自身管理缺位和外在竞争压力,将长期以来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过渡为产教融合的深入合作形式,通过深入进行产业与教学相融合,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产教融合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中,将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力量,以社会捐助的形式进入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筹资渠道,在扩大产业影响、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实习实践教学等方面,会产生深刻改变。

(一)遵循产业资金的内在经济逻辑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现实的筹资渠道十分有限,完全高度依赖于学生家庭的学费来源,这种单一的筹资模式使得高校发展教育的水平与能力十分有限。在产业资金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以社会捐助的方式进入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后,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教学资源健康发展,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其在就业上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会促进优质毕业生生源进入产业发展,为产业的人力资源循环打下坚实基础。也会使得产业影响力在社会上不断扩大,捐助教育会为其形成良好的商业口碑和商业信誉,更好的促进其在社会上的发展与壮大。产业资金通过捐助教育,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符合产业资金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二)改变单一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筹资模式

将产业资金以社会捐助的形式进入教育领域,会改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筹资模式,改变高度依赖于学生家庭的学费形式,更大程度上促进教育资金合理发展,合理流动,将教育资金回归教育本质,使得学生从中受益,真正提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建设与产业状况相适应的教育局面,为国家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产业资金以捐助方式进入高等教育,也符合全球视野内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为中国高等教育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做出贡献。在高等教育发达的英、美、日等国家,国家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建设的比例低于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投资比例,其重要的筹资来源之一,就是依赖社会捐助⑤。而来自各个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力量的资金捐助往往是这些大学生存的主要依赖渠道。社会捐助通过将具体的产业建设目标向大学进行沟通,高等院校按照其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与实习实践。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来说,这是重要的教育筹资渠道,需要勇于尝试和实践。

(三)避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同质性专业重复建设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学费筹资渠道进行教育发展和开展教学,单一的筹资来源往往使得需要巨量开支的高等教育不得不缩紧开支水平,盲目重复性的建设一批无需大量资金投入的语言类、计算机类、经管类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建设表面上无需大量资金投入,但确实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公众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期待。就业水平和公众口碑都处在下滑阶段。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科人才奇缺,很多产业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资源,这些都促使产业和民办高校本身要回望自己产生的问题根源,从而找到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而将产业资金作为社会捐助的形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无疑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矛盾问题。产业资金会将本身对人才的需求渗入到高等教育阶段,使得无论是进行学业学习的大学生,还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群体,都能对产业产生明确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务服务,提升教学质量,扩充教学资源。使得同质性专业重复建设有效得到遏制,从根源上解决社会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更加有效的进行民办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

(四)有效改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局面

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实习实践环节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一环。其根源仍然在于实习实践环节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需要大量整合企业资源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时间并不悠久,又缺乏政府层面的资金支持和协调统领,使得民办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践基本上或由培训机构代为培训工作实务,或选调毕业生进入部分企业实习,或要求毕业生自行完成实习实践的学习。民办高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能够使用的资源都十分有限。若将产业资金以社会捐助形式助力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将很大程度上拓展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资源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从以往简单进入高校进行宣讲、遴选畢业生进行实习,变为有效的教学实训阶段就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资源利用,使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有着更好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企事业单位以及所在产业能够更好的利用毕业生学历素质进行自我发展与提升。真正将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改变长久以来的薄弱局面,使得毕业生人力资源和产业经济要求更加协调适配,促进双方面产生更长远的持续发展局面。这也符合我国中长期的发展所提出的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无论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内在质量的提高,还是更好的将产业经济向纵深深入发展,都能够更加深刻的将教育与社会公众要求更加统一的协调起来,使得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实施政策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国家法制法规,树立合法合规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自觉意识

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导,近年来迅速扩张的民办高等教育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制法规的指导下,开始有意识的、有步骤的进行多渠道资金筹措的可能性尝试。这些高等教育建设的行为都必须是在法律框架内的尝试和实践探索。产业尝试和高等教育相融合,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使得产业资金支持以社会捐助的合法形式向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输入,建立起依法建设、依规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二)建立公正透明的社会捐助资金使用和流向报告体系,真正用于产教融合建设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必须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建立起诚实可信的社会捐助资金使用和流向报告体系,使得产业经济的力量真正服务于产教融合的学科目的和发展,让广大教职员工和毕业生真正从中了解产业走向和产业需求,为广大学子服务,使得高等教育水平努力再上台阶。这些社会捐助资金使用和流向的报告体系,会大大提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社会公众中口碑与认知,使得公众建立起对于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信任感和认可感,真正使得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在建校规模和在校生人数上有提升,更从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上肯定民办高校的建设与服务。同时,也能根本上促进教师队伍对于产教融合机制的理解和支持,真正使得产业和教育在广大学生中有互相融合的影响和趋势。

(三)建立产教融合教学评估体系,促进融合高质量发展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除了接受转设评估和本科专业评估外,还未有更多参与到公办院校所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去。而转设评估和本科专业评估都更加注重硬件措施建设和工具理性的内容切合⑥,而对于学生关切的产教融合所带来的学生学业和就业的挂钩并未真正在评估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尽管各类本科专业评估中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但其要求相对简单,仍然停留在“学生有专门的实习实践环节并做好相关记录”的简单规定性要求上。对于产教融合的确切过程和实习实践环节的真正实施者并未作出详尽的规定和过程管理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失去了对于产教融合的关注动机和内在驱动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未将产业认识放到更高层面上。积极建立关于产教融合作为本科教学重要实践环节的评估内容,会让更多资源关注产教融合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使得产业和学校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结束语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渠道探索已经延续已久,在单一的依赖政府支持的方向上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作为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高等教育,要持续拓宽赖以发展的资金渠道途径,开放思维,协同引导,使得在民办高校本身获得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可以进行资金支持渠道的可能性。同时,产教融合,作为将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紧密联合起来的渠道,也需要探索更加深层次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在法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探索有益于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真正落实产教融合在非营利性民办教育中的契合位置,将产业发展的趋势融入到高等教育日常教学实践中去。

注释:

①阙明坤,王佳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与逻辑理路——基于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02):33-39.

②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2016年度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R].2017.

③史秋衡,张纯坤.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逻辑:重构与转型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0(4):25-31.

④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Z].201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7/zhggs_other/201301/t20130129_148072.html.

⑤张安富,石中玉.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多渠道筹资策略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0,20(03):27-32.

⑥曹晶,陈敬良.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价值取向变迁及未来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6):34-38.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学业+产业+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7GB110)

作者简介:濮琼(197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