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弹性设计策略

2021-06-15范陆薇彭晶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

范陆薇 彭晶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展示科技日新月异,主题内容不断更新,观众对于展览的要求日渐多元。然而,博物馆展览的建筑空间相对固化,不易更改。如何缓解展览的可变性需求与空间的固定性局限之间的矛盾,有效扩展物理展陈空间的弹性,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未来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这些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弹性的命题是新形势下亟需讨论的问题。以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具体分析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弹性设计策略,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博物馆 展陈空间 弹性设计

0 引言

弹性是物理学中的力学概念,指物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运动和变形,并在物体中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属性。建筑设计领域所引申的“弹性”是指能够满足建筑空间和结构性能多样化需求的建筑设计手法[1]。其目的是力求使建筑空间具有可变化、发展的能力,能够动态地适应使用人群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

学者黄光男曾说:“博物馆依附在社会发展下,有怎样的社会就有怎样的博物馆”。[2]随着人类社会思想和科技的进步,博物馆从发展初期至今,经历了一系列阶段性的变化,早已突破了其初始功能边界,在机构属性上进阶为研究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社交中心、休闲中心[3],担负着推广公众教育、产业交流、文化输出等重任。然而,面对展示科技的日新月异、主题内容的不断更新、不同类型观众的差异化需求,博物馆展览的建筑空间却相对固化,不易更改。如何缓解展览的可变性需求与空间的固定性局限之间的矛盾?扩展物理展陈空间弹性的有效策略包括哪些?数字媒体技术是未来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唯一出路吗?这些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弹性的命题是新形势下亟需讨论的问题。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址建筑最初并非为博物馆用途,故该馆的陈列设计更像是规定空间里的“命题作文”。本文试图以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弹性设计策略。

1 关于展陈空间弹性设计的案例分析

1.1 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概况

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是赫尔辛基大学下属的独立研究机构,为该国三大中央国立博物馆之一,藏品以古生物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标本为主。

事实上,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并非专为博物馆而设计(见图1)。该建筑始建于1913年,最初是男子学校,后被改造成陆军总部、军校、体育馆等。赫尔辛基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末买下了这座建筑,作为动物标本库。直到1988年,这座建筑才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面貌正式对外开放。

如图2所示,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共有四层,五个常设展区。一层的空间布局为:序厅、“骨头的故事”展区、临展厅、咖啡馆和商店;二层的空间布局为:“世界野生动物”展区、“自然之变”展区、工作坊、多功能教室;三层的空间布局为:“生命的历史”展区、“芬兰的自然”展区;四层则为露天平台。

1.2 “可伸缩”的展览拓展信息

在五个常设展区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可伸缩”的展览拓展信息。这些“可伸缩”的展览信息以活页板、翻翻板、抽屉、魔方等形式存在于各个展柜旁。观众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与展品编号对应的展览拓展信息,进一步深入学习。一方面,这些拓展信息扩充了展陈空间内的信息量,增加了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弹性。另一方面,“可伸缩”的展览拓展信息为不同参观需求的观众提供了选择。此外,观众在发现这些拓展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探索的乐趣,有利于维持观众的观展热情。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而言,这些展览拓展信息便于更换,可展示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满足展览内容升级改造的需求。

1.3 不同风格的展览说明材料

芬兰的官方语言是芬兰语和瑞典语。因此,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板多由这两种语言写成。为便于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参观,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每个展区门口提供了图文并茂的多语种展览说明材料以及相关的语音导览系统。不过,相比语音导览,纸质的展览说明材料更具“先导性”,有助于观众在步入展厅之前熟悉展区全貌、参观展线和重点展品。另外,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还在展厅内的多个角落放置了为儿童设计的配套漫画,色彩丰富,充满童趣。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配套漫画隐藏在特殊的“藏宝盒”之中,等待孩子们寻着线索去探宝。

1.4 多种功能空间的穿插组合

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常设展区的布展风格一致而流畅,在展厅的一些区域点缀着零星的特色空间。这些空间尊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兼顾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元感知体验之间的组合交互[4]。例如,在“世界野生动物”展区中有一个名为“非洲之夜”的房间。房间里一片漆黑,眼睛能看到的只有穹顶的“星光”和周围动物标本的眼睛在黑暗中折射出的寒光。在这个空间里,视觉感知被弱化,听觉和触觉感知被强化,观众可通过多重感官来体会非洲草原的夜晚。

博物馆里类似的特色空间还有很多。在“芬兰的自然”展区设有芬兰家庭的厨房、书房,场景分为屋内和屋外,展示了居家生物和城市野生动植物。在展厅里还有一架旋转楼梯,引领观众进入研究空间。在这里,观众可查阅资料,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等等。这些空间除了承担展陈功能,还兼有研究、教育、娱乐功能,是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结合。

1.5 基于展览资源的教育活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博物馆。同样的展厅,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便会呈现不一样的展览面貌。例如,在“生命的历史”展区,“恐龙世界”活动面向3~6岁的儿童观众,围绕“恐龙之最”展开话题,带领观众探索恐龙世界;“长寿的生命”活动则通过介绍生命进化史上跨度较长的物种,揭示了有机体进化的历程。在“芬兰的自然”展区,“芬兰的四季”活动的目标人群为本国普通群众,描绘了芬兰的自然环境;专为外国观众设计的“一小时探索芬兰”活动的侧重点则是思考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之间的联系。形形色色的教育活动赋予了展厅空间更多的可能性,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参观需求。

2 启示与讨论

目前,我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对此,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博物馆应致力于提高馆藏文物的利用率,增强陈列展览的质量[5]。然而,观众对于博物馆展览的需求日渐多元,博物馆教育的内容也随着科研进展而不断更新。强化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弹性,展出丰富且变化的内容,完善博物館教育功能是当今博物馆展陈面临的一大挑战。

2.1 多感官展览设计

各大博物馆试图采用科技手段,例如投光灯、机器人传感器、监控网络等,以增强展览视听效果、补充虚拟信息的方式来扩充展陈空间的容量。然而,数字媒体技术是解决博物馆展陈空间容量问题的唯一出路吗?

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现,人体作为一种精微的构造体,依靠相互交织的各种感知模式,形成对世界的整体性认知。除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人类的大脑还拥有第六种感觉,即本体感觉。本体感觉不仅记录着人们的身体在空间的运动感觉,而且与视觉、听觉信息互动,共同完成空间探索[6]。这也就是说,博物馆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既来自展品、展板、辅助设备,又与展陈空间设计密切相关。理想的博物馆空间应当平衡、协调观众与展品之间的心理和感知状况,营造出亲近感与真实感,同时也要充分“留白”,给予观众独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想要达到这样的展陈空间效果,必须突破学科分类体系,以观众的感知模式为参照,对展览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同时,有节制地使用新媒体技术,避免令人眼花缭乱的展示手段分散观众参观时的注意力,限制观众的自主想象。

针对这一点,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作出了示范。在这里新媒体展示技术的使用并不多,只安排了2~3处的视频、互动游戏。该馆擅长在展览主题背景下剥离出专题展示,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控制空间的节奏、尺度和层次。例如,在“世界野生动物”展区的鸟类主题区,揭开展台旁的木桶盖,观众可近距离观察与鸟类品种对应的巢穴、羽毛、粪便。此外,哺乳动物主题区对动物皮毛的展示,“非洲之夜”主题区对动物叫声的演示,都使观众对展品有了切身的触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提升了展览信息的传播效率。

2.2 可选择的展览拓展信息

除了在展览中植入多感官体验之外,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还在展厅中设置可选择的活动展板来强化物理展陈空间的弹性。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伊夫斯·吉尔曼提出了“博物馆疲劳”的概念:如果展览的布置过于繁杂会给受众带来疲劳感[7]。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广泛应用,在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同时,也容易使观众感官所接触的信息过于饱和。当观众在遍布多媒体的展厅中穿行时,过于冗杂的媒体信息有可能使观众进入视听“麻木”状态。因此,在博物馆展陈策划中把握展览信息的可选择性尤为重要。由观众自主选择展览信息,使展览信息既可拓展,又可隐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性”。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各个展厅中放置了活动板、翻翻板、抽屉、魔方等,把选择权交给观众,既方便有需要的观众取用,也不会给不需要的观众以信息负担。

2.3 展陈空间之间的逻辑联系

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常设展区的展陈空间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首先由“骨头的故事”展区作为引子,接着在“世界野生动物”展区将地理与生态结合,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然后在“自然之变”展区讨论更深层次的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问题,在“生命的历史”展区带领观众鉴古知今,回顾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最后在“芬兰的自然”展区回归到芬兰本土的生境,聚焦于地球北缘生命对自然的生存策略。整个博物馆的展陈形成了博物馆空间的整体性配置,包括对空间中功能的设定、空间总体构成框架和秩序的一种组织和布局。与此同时,五个常设展区的展览主题又相互融合、支撑。例如,“骨头的故事”与“世界野生动物”“芬兰的自然”中的动物标本,“芬兰的自然”“自然之变”中的自然内涵,等等,各展区可就不同主题进行对接,设计相关教育活动。该馆展陈空间的组织秩序和逻辑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策划提供了多种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其展陈空间的弹性。

3 结语

展陈空间的弹性设计是博物馆对外界条件和观众需求变化作出的反应。它要求在保持展陈空间基本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建筑空间和结构潜力,使同一空间能够适应观众的多种使用方式。笔者认为,强化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弹性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在策划展览时,深入思考各展陈空间之间的逻辑关联与组合的可能性;(2)在展陈空间内预留弹性空间,用于填充展览拓展信息;(3)从多感官角度设计展示形式,丰富观众对展览信息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克劳斯·丹尼尔斯,吴蔚.通过整体设计提高建筑适应性[J].世界建筑,2000(4):19-22.

[2]黄光男.博物馆新视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妮娜·莱文特,阿尔瓦罗·帕斯夸尔-利昂.多感知博物馆:触摸、声音、嗅觉、空间与记忆的跨学科视野[M].王思怡,陈蒙琪,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4]王思怡.博物馆作为感官场域——从多感官博物馆中的嗅觉说起[J].中国博物馆,2016(4):26-33.

[5]陈卓.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理念的几点思考[J].东南文化,2019(2):113-116.

[6]Alvaro Pascual-Leone, Roy Hamilton. The metamodal organization of the brain[J].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2001,134: 427-445.

[7]严建强.“博物馆疲劳”及其对策[J].中国博物馆,1992(2):85-89.

作者简介:范陆薇(1981—),女,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宝石矿物学,E-mail: fanluwei@cug.edu.cn。

On the flexible design strategy of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Inspiration from Finn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FAN Luwei, PENG J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Yifu Museum a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E-mail: fanluwei@cug.edu.cn

Abstract Recently, Chinese museum industry has ushered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exhibition space of museum is relatively fixed and not easy to change, while the exhibi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the constant updating of exhibition content, and the various requirements of visitors.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hangeable demand of exhibition and the fixed limitation of space, effectively expand the spatial elasticity of physical exhibition, and develop the exhibition design of future museum by using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hese propositions about the flexibility of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re urgent issues to be discussed in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lexible design strategy of the exhibition space of Finn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omestic counterparts.

Keywords museums, exhibition space, flexible design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博物馆奇妙页
世界博物馆日
航海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