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馆校合作的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
2021-06-15朱艳
摘 要 以博物馆为主体的综合再利用是传统工业区转型发展的常用模式之一。作为重要的校外教育基地,博物馆强调情景化的体验活动,倡导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以上海吴淞工业区展示馆为例,着力探讨工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并从馆校合作的视角为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吴淞工业区展示馆 生态环境教育 馆校合作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博物馆在支持赞助的主体、影响力传播的途径、公众认知与参与的程度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其定义的广义化和内涵的丰富化也为博物馆的适应性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当前,博物馆除了保留传统意义上对“物”的集中展示外,还充分利用互动化、社区化、创新化、赋能化的策略,积极探索与当代社会共生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博物馆为主体的综合再利用是传统工业区转型发展的常用模式之一,在国内外实践中取得了大量成果。如位于德国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通过打造代表信息与教育功能的鲁尔博物馆和代表艺术与设计功能的红点设计博物馆,不仅将实物机械与幻灯投影、音响效果等现代科技结合起来逼真地还原煤炭开采和生产的过程,并且将铁轨、工业遗址等户外空间设计成供人休憩和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公园。如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通过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将一座废弃老厂房(原上海冷轧带钢厂)打造成一座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代精神,又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公共艺术殿堂。这一模式在不损害生态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也兼顾了土地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推进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虽然由传统工业遗址改造重塑的博物馆在我国不乏成功案例,但其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却表现得默默无闻。作为重要的校外教育基地,工业博物馆承载着回顾社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积极探索、深入开展馆校合作项目,可以实现博物馆、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共赢:对博物馆而言,能有效拓展观众群体,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学校而言,鼓励学生参加情景化的体验活动、探究式的自主学习,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对社会而言,能加强多部门合作,实现科教文融合发展。
2 吴淞工业区展示馆及其教育功能
2.1 吴淞工业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吴淞工业区位于上海市寶山区,曾经是以钢铁、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为主的重污染企业聚集地,占地面积约20 km2。虽然吴淞工业区只占上海市总面积的0.3%,却集中了全市10%的污染大户。高污染、高排放的老旧工艺产生的废气烟粉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露天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大量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曾一度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极度恶化。自2000年起,该区域经过6年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控制了污染源,总体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内同类工业区先进水平。近年来,市区联动致力于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依托当地丰富的滨水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吴淞创新城,通过构建10 km滨水城市步道和10 km森林步道将区域生态绿地空间占比提升到25%以上,同时通过打造文化博览、艺术创意、休闲娱乐、会议展示等大型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积极建设富有魅力的上海北部城市副中心。
2.2 吴淞工业区展示馆概述
吴淞工业区展示馆位于宝山区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内,由原上海铁合金厂成品仓库改建而成,是一家集工业历史资料、环境污染整治成果、转型发展推进成效和地区未来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由“百年沧桑”“凤凰涅槃”“转型腾飞”“未来畅想”4个展区组成。馆内通过史料档案、图文资料及幻影成像、语音导览等现代科技手段形象而生动地演绎出百年吴淞的历史沧桑,回顾了现代工业转型发展的艰难历程,展望着宜居、宜业美丽家园的美好未来。延展区域还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旨在促进公众提升生态文明和遵法守法意识。自2016年开馆以来,吴淞工业区展示馆先后荣获“生态环境法治教育基地”“绿色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四史学习教育基地”等称号。
2.3 道德与法治教育功能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史”学习教育正循序渐进地进入沪上中小学的课堂。吴淞工业区作为上海市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曾在新中国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淞工业区展示馆运用老照片、旧报纸等档案文献营造出宝山工业文化的厚重感,借助动漫等多媒体形式还原历史场景,再现了由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的变迁。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料既是历史馈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更是培育生态文明观的生动教材。一方面,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能学习到老一辈工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清醒认识新时代的际遇机缘与责任担当,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学生能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常识,在学习地方史的同时反思工业文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立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2.4 地理教育功能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对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的中学地理教育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倡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不断提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吴淞工业区展示馆的研学旅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和事象,通过系统的观察和调查掌握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提高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请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吴淞工业区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困境、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措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转型发展举措和未来城市规划等课题,并用地理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参观结束之后,教师采用演讲、写作等评价模式鼓励学生课后的项目化学习。又如,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投资商,在了解《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后,愿意到吴淞创新城投资吗?你认为吴淞地区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再如,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工业区的基础上完成科学调研报告,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煤铁资源、交通便捷、市场广阔等),如德国鲁尔区的衰落原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以便学生综合区域自然、社会等要素分析吴淞工业区的决策得失,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这些馆校合作的研究型学习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树立尊重自然、呵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观念。
2.5 科学教育功能
人类社会几次大的飞跃都是源于科技革命。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学校正尝试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出发,将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服务实践结合,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吴淞工业区展示馆详细展示了以钢铁、冶金、化工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工业,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普及了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比如,在天气预报中,利用“空气宝宝”的卡通形象,以不同发色和表情代表空气污染等级。当空气质量为优时(AQI:0~50),“空气宝宝”的头发是绿色的,眯着眼睛在微笑。随着空气质量变差,“空气宝宝”头发的颜色逐渐变深,表情也渐渐变得不开心。当空气严重污染时(AQI:301~500),“空气宝宝”的头发是褐红色的,还会号啕大哭。在学生理解空气质量指数(AQI)这一概念后,可以登录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查询空气质量信息,探究大气污染物的实时浓度数据及其历时变化曲线和首要污染物(如上海夏季以臭氧超标为主,秋冬以PM 2.5超标为主),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类人群提出细致的防护措施和保持健康的建议。
馆校合作机制为学校师生在业余时间参与博物馆的日常讲解工作和环保科普活动提供平台。比如“绿芽讲解员”的培训与选拔活动能让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思,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上海环保故事,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再如学生可通过表演、微视频等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形式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以《一滴污水的奇妙之旅》情景剧为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和第一人称的口吻在演绎河水由污浊变清澈的过程,积累水质监测、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知识,培养了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也能吸引更多同学加入生态环保小卫士的队伍中,积极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3 对策与建议
工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然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水生态恶化、土壤功能丧失等,曾经几乎摧毁城市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上了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也带动了工业博物馆的兴起。基于此,本文为工业博物馆的馆校合作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提升工业博物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通过馆校共建、合作培训等措施加大校外教育基地的建设。一方面,鼓励场馆积极参与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同時邀请学校与场馆共同设计并实施拓展型课程,通过实物征集、展览策划、微视频制作等多元化的途径实现博物馆“第二课堂”的功能。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场馆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发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地方课程资源,充分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课程开发水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在课程结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大量鲜活、直观的课程与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学习以及对社会的体验和观察中,掌握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馆校合作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又可以借用历史模拟、生活场景等多样化的活动情境,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2016年,教育部和文化部等11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博物馆作为研学旅行的重要场所之一,开始受到社会重视并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广。学校不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助博物馆的专业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等优势合作研发跨学科交叉的研学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教材内容、导师遴选等方面把控课程质量,为当前的青少年研学项目树立示范样本。
最后,工业博物馆的馆校合作需要规范、专业的教育指导。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有限,可定期开设专家讲座、主题展览、研学活动等线上线下的公众教育项目并及时评估反思,以便今后能在全国不同地区、面向不同年龄的受众展开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瑞琴.博物馆与生态环境教育[J].博物馆研究,1998(2):10-14.
[2]丁一巨,罗华.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景观设计[J].园林,2009(3):40-43.
[3]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50年工业梦华录[J].城市中国,2010(40):96-98.
[4]郝娟.博物馆与环境教育[J].客家文博,2011(1):51-57.
[5]周又红.在实践中深入,在创新中延续——记青少年科技馆推进课外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环境教育,2014(3):54-57.
作者简介:朱艳(1984—),女,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E-mail: bshbkj@qq.com。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from museum-school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Wusong Industrial Zone Exhibition Hall// ZHU Yan
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Baosha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E-mail: bshbkj@qq.com
Abstract Comprehensive re-use based on museum as the main body is a common mod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zones. As an important off-campus education base, museum effectively compensates for the inadequa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by providing situational and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quiry-base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is paper takes Shanghai Wusong Industrial Zone Exhibition Hall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ndustrial museums, and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rom museum-school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Keywords Wusong Industrial Zone Exhibition Hal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useum-school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