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角下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2021-06-15陈曦泽
作为一种传统器乐演奏曲,十番音乐从清朝开始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广泛流传了近三百年。如:十番音乐经常出现于婚丧嫁娶时。传统的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十种,包括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等,随后又加入了笙、木鱼等乐器。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乐器十分古老,主要应用于迎神赛会、百姓婚丧嫁娶、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是一个历史积淀深厚、流传久远的传统乐种,曲牌大多取材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作为民间活态音乐文化,十番音乐始终处于边缘文化、弱势文化,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重视。由此本文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对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一、十番音乐与民俗文化活動的结合
十番的名称历来众说纷纭,又称为“叶欢”“什欢”“十番伬”,十番音乐遍布我国许多省及地区。有人认为“十番”意为十种乐器演奏;有人认为“十番”应是多件乐器轮番演奏而得名。根据《辞源》记载,十番音乐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朝末年,发源于台江茶亭的福州。福州茶亭通达四面八方,是十番音乐活动最密集的地方,明朝时期,民间艺人纷纷聚集于此以乐会友。在此环境下,十番音乐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根据福州十番老艺人的介绍,打击乐是从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表演而分离出来的。起初,在福州,每当有重大喜庆的节日,人们都会进行舞龙灯等活动,并为了协调人们的步调、渲染热闹喧嚣的场面,人们还在龙灯舞表演中,加入了打击乐,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之后随着龙灯舞的不断发展,十番音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表演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从最初纯粹吸引观众逐渐演变为指挥舞龙队列和动作变化的信号,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演奏形式。
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十番音乐被运用到了一些民俗活动中,如:迎神赛会、婚丧寿喜等活动。根据十番音乐的老艺人介绍,最早时期,十番音乐的打击乐由清鼓、狼串、大小钹、大小锣等,后来人们将丝竹、笛子、逗管等乐器也加入到了十番音乐中,但这导致十番音乐产生了音量不平衡和音色大小等问题,于是人们采用了诸如双管、双胡、双笛等双数的形式,促使十番音乐具有了当地特色。并且此时使用的乐器多达十种,极大地解决了十番音乐的音色融合问题,是十番乐队最基本的乐队编制。这时为了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在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多为行奏的形式,很多民众听到远处传来的锣鼓声就会循声而来,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所以通常在管弦乐手前面行走的是打击乐手,之后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人们便将其搬上了舞台,十番音乐的用途和功能也逐渐扩大,从户外的行奏形式演变为舞台排列式的坐奏形式。
十番音乐的产生还与传统的“斗阵”风俗相关,斗阵普遍存在于传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不同团体在从事同一活动时进行的一种比赛形式。其不但满足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还将文化活动与艺术技能比赛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艺术技艺。如:福建沿海地区的十番音乐。
在后来的发展中,艺人们又将唱词、说词加入到十番音乐中,并与福州伬艺、闽剧中的伴奏相互借鉴,形成了带有说唱表演味的新型演奏形式,并逐渐扩展到了闽侯、连江、长乐甚至台湾、香港等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视角下阻碍十番音乐发展的因素
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程之一,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地政府加强了对十番音乐及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将十番音乐纳入了教育培训项目中,并将十番音乐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让十番音乐重现了活力,得到了极大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传承者青黄不接,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力量
以往十番音乐是以民间祖辈传承和师承传授为基本的传承方式。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十番音乐传承出现了人才缺失的问题,传承者青黄不接,过于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力量,培养年轻人、保护老艺人成了促进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老艺人逐渐故去,就算是在世的艺人也受身体情况不好、年龄大等因素的影响,无法频繁地参加民俗活动,从而严重影响了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十番音乐基本摆脱了消亡的危机,但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力量,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才能促进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恢复十番乐队重回往日繁荣局面。
2.民间传承缺少资金和开放性
进入新时代以来,为了拓展十番音乐的传承渠道,各地政府为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拨款,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十番音乐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十番音乐设置展览区;利用黄金周和民俗艺术节活动将特色文化与旅游项目相结合;资助重要传承人,挖掘、整理和编辑、出版十番音乐资料,积极开展音乐调研工作等,加大了人才保护和培养力度。但同时,十番音乐的民间传承缺少资金,乐队运转成本较高,音响、乐器和服装等需要量大,队伍庞大,演出人员收入低,再加上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受乐队规模、资金、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十番音乐的覆盖面难以扩大,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十番音乐遵循的是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原则,是一种祖辈传承、师承传授的传承方式,传承方式缺少开放性,严重影响了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部分民间艺人仍然存在保守的思想观念,使得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3.缺少表演场域,受互联网影响大
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与庙会、踩街等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同时受文化变迁、政治、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庙会、传统节日等民俗活动不断减少,十番音乐的表演场域越来越少,严重阻碍了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头脑,民众信仰缺失,思想兴趣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文化逐渐萧条,民俗活动不断淡化甚至消失,庙会踩街等只在部分地区重大节日出现,农村常有的闽剧、伬唱、比赛等文化活动越来越少,使得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三、民俗文化视角下促进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拓展十番音乐的发展空间,加大宣传力度
十番音乐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在街道、民俗活动中进行的,但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家用电器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十番音乐原先的生存环境渐渐不复存在,再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因此,为了促进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全面保护并发展十番音乐,帮助其寻找新的展示空间、展示舞台。如:联合当地電视台等媒介,举办以电视为主要媒介的十番音乐大赛,吸引大量民间歌手参与等。另外,广泛的普及度与关注度是促进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此为了增强十番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扩大十番音乐的传播范围与社会影响力。一方面,应加强十番音乐在本地区的宣传力度,促使当地群众形成文化自信并自觉参与到十番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提升他们对十番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应加强十番音乐的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短视频及微博等新媒体进行自我文化宣传,从而有效吸引普通人群。同时还应通过拍摄视频等特色内容,增强十番音乐的社会影响力。
2.扎根民俗文化活动,推出一批十番音乐精品
一方面,十番音乐是当地独有的文化现象,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表征,与当地的民间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一直以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十番音乐发展处在边缘化状态中,是随着人们的生活习俗等一直存在的。因此,在促进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十番音乐放置于民俗文化活动中,从文化层面上,让当地群众能够了解十番音乐的文化系统,寻找十番音乐之魂,激发十番音乐的活力,找到适宜其可持续发展的契合点;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通过系统调研与整理工作,扎根民俗文化活动中,推出一批十番音乐精品,加大十番音乐的研究力度,挖掘其内涵底蕴,促进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如:组织相关专业人士深入民俗文化活动中挖掘和提炼十番音乐,注重文化与品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尊重传统、保持原貌”为指导思想大胆开发利用、保护、创新,让它在创新中被人们认可,在认可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对于一些存在群众基础的、富有特色的地区,还应大力开展十番音乐生态保护区建设,并予以必要扶持、建设、命名等,提升它的文化影响力,如:授以“十番之乡”等,进而促进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教育机制,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
现阶段,针对十番音乐传承人流失的现状,各地应建立健全大中小学十番音乐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机制,为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的培养夯实教育平台。如:应将十番音乐纳入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在丰富小学基础音乐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讲解基础知识、传唱经典曲目等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十番音乐的兴趣,促使小学生对十番音乐形成基本认知;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讲解十番音乐的内涵等措施进行拓展教育,促使中学生强化对十番音乐的整体认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本地高校应通过设置十番音乐文化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及安排项目研究等工作,承担起十番音乐专业化教育的重任,从而实现促进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相较于现代音乐来说,十番音乐仍属于小众艺术,为了实现十番音乐可持续发展,当地文化部门和政府应夯实十番音乐的文化基础保障,增强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如:在教育方面帮助十番音乐打通可持续发展中的体系障碍,给予人才引进支持与教育设施建设扶持;政府要为其可持续发展建立专项基金,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和控制力度,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加入,为十番音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青年项目“黑龙江传统民间音乐‘北十番的传承与创新研究”(17YSC1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东东:《音乐生态学视阈下庙会音乐发展——以广西贺州庙会音乐为例》,《大众文艺》2020年第11期。
[2]吴静:《品牌效应与非遗的活态传承——基于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传承发展现状考察的可行性探讨》,《艺苑》2019年第8期。
[3]李月:《辽宁民歌的源流发展与传承保护》,《音乐生活》2020年第8期。
陈曦泽 博士,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