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多尔小说的修辞策略
2021-06-15李岱
李岱
内容摘要:当代作家安东尼·多尔的小说创作成就斐然。他在文体修辞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并且通过一些关键修辞意象和句段的重复,建构了一套统一完整的修辞体系。多尔特别的修辞策略,对于小说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艺术风格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尔 小说 叙事 修辞策略
安东尼·多尔(Anthony Doerr,1973—)是当今美国文坛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笔下的佳作不胜枚举,这些作品文笔细腻、流畅精巧,无不令人赞叹和难忘。著名作家J.R.莫林格曾评论说:多尔“用科学家般的眼睛观察,却如诗人般感受这个世界”。M.A.托尔评论说,多尔笔下的“每一个句子都被打磨得闪闪发光”。[1]
多尔的小说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独具匠心,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将以获普利策奖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为例,对多尔小说的修辞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局部修辞格的运用
多尔的小说中各种各样的修辞应有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妙词佳句俯拾即是。多尔将其对周围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融入到小说创作中,其作品中对具体人物、事物或情节的描写栩栩如生,寓意充盈,而且这些细致的描写常常是以感受的方式去呈现,这样的方式使得他对事物的描摹异常细腻,表现力极强,令人过目难忘。在《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就有很多极其经典的修辞细节:在描写玛丽洛尔祖父亨利的嗓音时,多尔选择了“丝绸”这个意象。“他的声音轻轻的、软软的,像一块珍藏在抽屉里的丝绸,偶尔把它拿出来只为体会手指触摸它的感觉。”[1]小说中,玛丽洛尔的爷爷亨利主持的一个法语科学广播节目是连接男女主人公的重要一环。小说的男主人公维尔纳在德国一所孤儿院长大,在收听法国电台之前并未接触过法语,但他第一次听亨利的节目时就被亨利那个“轻飘飘的”声音深深吸引。“这个法国男子的嗓音轻柔且富有立体感……他的声音太情真意切,太难以抗拒,以致维尔纳发现自己完全听懂了。”[1]仔细想想,要描述好这种富有质感、缥缈而又摄人心魂的嗓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仅选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就很容易落入俗套。在此,多尔选择的“丝绸”意象,赋予了声音一种形象,立刻就让读者从听觉和触觉上感受到这种嗓音的魅力,如丝般顺滑、轻盈,让人如沐春风,也呈现出维尔纳对于这个天籁之音所讲述的科学故事的热爱之情。
像这样的生动比喻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如,在描述洛尔费劲地阅读小说时,多尔用了这样的比喻:“书里的内容又乱套了,单词压着单词,句子摞着句子,她感觉像戴上连指手套一样,怎么也分不开。”[1]又如,多尔把“流言”和“丝巾”结合在一起的描述:“博物馆里流言四起,就像轻盈艳丽的丝巾,飘得飞快。”[1]还有,多尔描述的“恐慌”状态也因其对比喻修辞的娴熟运用而跃然纸上:“恐慌像地震引起的震颤一样一波一波地扩散。”[1]
小说中这些耀眼的局部修辞体现出多尔的敏锐和才情,它们在小说的整体叙述中闪闪发光,体现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
二.修辞性重复
然而,多尔小说中最明显的修辞特征并不止体现在局部和单一的修辞格运用,而体现在修辞性重复之中。修辞性重复指的是词、句、段或者意象的重复,通过修辞性重复可达到烘托主题、塑造人物形象或建构小说整体风格的作用。
多尔小说中常常能找到同一个意象、同一组词或句段在文本不同部分重复多次出现的情况。如在小说中,“钻石”和“煤”这两个意象就重复多次出现。
“钻石”这一意象是以有关旷世宝石“海之焰”的寓言故事以及德国军官伦佩尔搜寻“海之焰”这一故事情节出现的,贯穿小说的始终。在小说的开端,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老看守讲述了关于“海之焰”的传说。传说中这块宝石原本是土地女神托河流送给爱人海神的礼物,但是河水干涸,宝石被一位王子捡到并据为己有,土地女神震怒,给宝石下了魔咒,诅咒得到宝石的人:“占有这块宝石的人将永生不死,但他爱的每一个人都将噩运缠身,永无终止。”“不过,只要把宝石扔进大海,让该得到它的人得到它,女神就会解除魔咒。”[1]世人虽知“海之焰”的诅咒,但是为了得到永生,却不惜牺牲所爱之人,不断地争夺这块钻石。传说中,“海之焰”在不同的人和国度中辗转,后来被牢牢地封存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密室里足有两百年。二战爆发后,法国为了保护“海之焰”,制作了三枚复制品,一块留在博物馆,另外三块被送到不同的地方。洛尔的父亲带着那枚真品逃到圣马洛,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带的是真品。德国军士长伦佩尔战前曾是宝石专家,在战争中,伦佩尔负责在整个欧洲搜集、霸占奇珍异宝,帮助希特勒打造林茨小镇,毫无疑问,“海之焰”成为伦佩尔重点搜寻的宝石。小说中,钻石这个意象反复出现:出现在老看守的故事里,出现在洛尔对“海之焰”传说的思考中,出现在洛尔父亲对钻石真伪的揣测之中,也出现在伦佩尔寻找这枚钻石的情节中。这种意象的重复体现了多尔的生态观,起到了启发读者思考、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钻石“海之焰”一方面是连接小说三个主要人物—玛丽洛尔、维尔纳和伦佩尔的重要意象;另一方面,“海之焰”传说的反复出现强调了小说的主题:“海之焰”象征着自然之物,原本就该归还大海,但是世人却把海之焰据为己有,为满足私欲甚至不惜牺牲所爱之人的生命。人类的贪婪、自私、以及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攫取是引发战争、造成悲剧的根源。
“煤”这一意象第一次出现在小说的前部,在维尔纳童年时所收听的法国科学节目中。多尔将关于煤的一整段科学节目穿插到了故事情节之中:“以一块在你家炉子里烧得红彤彤的煤为例……那块煤曾经是一株绿色植物……生活在一百万年前……甚至一亿年前……今晚,那束一亿年前的阳光正温暖着你的房间”[1]。第二次出现在小说的中部,《广播里的教授》这一小节。洛尔的叔祖父艾蒂安向她展示阁楼中播放科学广播节目的装置时,就为玛丽洛尔播放了多年前录制的关于煤的录音:“以一块在你家炉子里烧得红彤彤的煤为例……”[1]在此,这段文字相当于是一个参照物,起到了连接小说情节的作用。因为整部小说并未按照线性时序进行叙述,而是交替地叙述发生在1944年和1944年之前的故事情节,读者只有通过小说中的一些“参照物”才能將故事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小说中,热爱科学的维尔纳在1937年第一次听到这段关于煤的广播后就一直憧憬有一天能亲自见到在节目里讲解科学知识的法国人,能和妹妹一起去录制节目的“巨大宅子”[1]参观。收听这个科学节目是维尔纳和妹妹的秘密,因为二战前夕,德国为了控制国内舆论、宣传希特勒的言论发放给百姓的“国民收音机”只能收听德国频率,但是精通无线电的维尔纳悄悄改装了他和妹妹捡回来的破旧收音机,可以收听国外的电台,但这种做法在当时是违法的,收听这个节目只能秘密地进行。这个节目点燃了维尔纳探索科学的梦想。因此,这位“广播里的教授”到底是谁,成为小说的一个悬念。直到这段文字第二次出现时,读者才能解开悬念。
其后,这段文字又出现在了小说的161页和370页,分别出现在洛尔和维尔纳的回忆之中。洛尔回忆这段广播时思索的是她爷爷的声音如何通过阁楼的发射机越过大洋、跨过国界传送到别的国家。维尔纳则是在1944年圣马洛轰炸后,受困于废墟之下时,回忆起这段广播。这段文字的重复出现强调了小说的主题:敬畏自然—如小说中的科学节目所言,一块煤的历史可能有一亿年那么久,但是和地球46亿年的历史相比,一亿年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更不用说人类存在的历史了。毋庸置疑的是,人类确实有着其他动物不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借助各种发明和创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科学家可以创造出广播、电话,帮助人类实现千里传音;可以创造出各种机器开采自然资源为人类利用。但是,人类所达到的这些技术上的高度真的能让人类不朽吗?掌握技术的人类真的能像握有“海之焰”的人一样获得永生吗?多尔在小说中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小说里,战争是在象征着自然之物的“海之焰”被归还大海之后才结束的。多尔通过“海之焰”的寓言和关于“煤”的这段广播的不断重复想要传达的就是,相较于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人类非常渺小,人类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都只是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物种类之一,而地球上的生物早已经历了数次的大爆发和大灭绝。和那块燃烧在家中炉子里的煤的历史相比,人的一辈子也只不过是“像吹了一口气,或者打了一下响指”[1]。人类对于物质资源无止境的攫取和争夺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
三.结束语
多尔小说中的局部修辞和修辞性重复体现了多尔在修辞策略的综合运用上所具备的高超造诣以及在小说谋篇布局上的整体性思维。多尔在写作中将其从生活中汲取的创作灵感和灵动而诗意的想象通过修辞手段恰当地运用到语言表现当中,表达出事物的肌理,使小说叙述更加耐人寻味。局部修辞和修辞性重复的运用是多尔小说叙事的精要所在,也是触动读者心灵的原点。这些修辞所展现的生命体验和艺术美感既是其小说熠熠生辉的底色,也体现出多尔的人生信仰和精神向度。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多尔.《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M].高环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ZDX162)
(作者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