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成整,“古诗三首”教学的新出路
2021-06-15唐伟
唐伟
[摘 要]统编教材都是以“古诗三首”的体式编排,同时入选同一课的三首古诗都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这就为采用统整策略展开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共性内容,洞察古诗的表达方式,关注诗人的特色,使学生在体悟情感中,在对话诗人中,在探寻风格中深入体悟诗歌意蕴
[关键词]古诗教学;共性内容;聚合成整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3-0052-02
与以往教材“古诗两首”的编排方式不同,统编教材都是以“古诗三首”的体式编排,同时入选同一课的三首古诗都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要么内容相近,要么主题相同,要么策略相仿,要么情感相异,这就为教学时采用统整策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抓手。教师可以将三首古诗,依照不同的内容,划分为“2+1”的结构模式来展开教学。笔者将聚焦其中的“2”,谈谈如何采取整合措施,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把握共性内容,在体悟情感中强化统整
(一)紧扣主题意趣,统领而“整”
纵观统编教材,“古诗三首”中的古诗绝不是割裂开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同类型诗歌的学习,获得认知的深化。教师可以紧扣诗歌所散发出来的内涵,在统整中串联、对比,使学生的认知从每篇机械的记忆走向彼此的融通。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编选了《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诗,很显然这三首古诗都以展现儿童的天真活泼为中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统整的方法,首先从理解大意入手,初步感受古诗中儿童的天真烂漫。其次,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着每首诗的深处漫溯,感受相同的烂漫又有其具体不同的表现。如紧扣《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也傍桑阴学种瓜”,想象孩子在装模作样“学习种瓜”时笨手笨脚的样子,从憨态可掬的角度去揣摩孩童的天真烂漫;紧扣《稚子弄冰》描写儿童动作细节的动词“脱”“穿”“敲”“碎”等,补充想象儿童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具体化。
由于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相似性,教师可以将其聚合成“2”,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第三首诗《村晚》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凸显《村晚》中人景合一的写作方法,丰富学生的体验。
(二)体悟不同情感,对比而“整”
“诗言志,词传情。”教材中的诗词都蕴藏着丰富的思考价值。如果一篇篇地教学,学生的视野始终是局限的,他们的认知只能停留在有限的文本思维中,故步自封,而情感的体验也往往只能触及表面。教师将具有对比价值的两首诗统整起来,就能在不断对比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推向诗歌的内核当中。
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编选了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很显然,这三首诗都是典型的爱国诗,相同的主题情感,却有着不同的爱国方式和行为,更有着迥异的表现手法。在学生整体了解了这三首古诗的大意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对比的方式,将《示儿》和《题临安邸》这两首诗统整起来阅读。学生发现,《示儿》表现的是因为失地未能收复,诗人陆游在晚年悲怆不已的心情,诗人直抒胸臆,借心中之“悲”表达了爱国情怀;而林升的《题临安邸》则完全不同,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追问以及“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间接方式,点出了对南宋政府毫无作为的一种愤慨。
同样都是爱国,一个借“悲”表现、一个借“愤”呈现,且在表现手法上完全不同,这就有了对比的价值。教师通过对比统整,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二、洞察表达方式,在对话诗人中深入统整
(一)基于同一手法,从篇到类的质变
古典诗词表达都比较含蓄,诗人一般都不会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盘托出,常常会借助相关的事物,进行艺术化的呈现,咏物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教师可以运用统整策略,让学生在联系两首古诗之后,提炼并总结出这一类诗歌的表达特点。
以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为例,编者编选了李贺的《马诗》、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教师可以尝试将《马诗》和《石灰吟》整合起来教学。在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之后,很多学生觉得这两首古诗太简单了,就是描写马儿驰骋沙场和石灰制作的过程。为此,教师相机拓展了两位诗人创作这两首诗的背景。學生逐步认识到,描写马和石灰只是表面现象,诗人重在抒发自己的人生志向。教师先从《石灰吟》入手,拓展了于谦在土木之变中的表现以及最后被迫害致死的经历,引领学生深入感受其“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情壮志。随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借助资料解读《马诗》,感受诗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报国志向。
教师引领学生对咏物诗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明白了借助事物表达情感和志向,运用借物喻人或者托物言志的方式揭示中心的方法,从而将学生的认知从一篇向一类延伸。
(二)基于不同方法,从篇到类的深化
细读统编教材中的“古诗三首”,我们会发现,即便是相同的文体、相同的形式,由于描述的对象不同,诗人所选择的表现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与诗人对话,运用对比的方式,感受诗歌不同的表达特点,揣摩这些表达手法所形成的效果。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就编选了韩翃的《寒食》、《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这三首诗从内容上看,都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且都是借助节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中,《寒食》借助寒食节来表达对王公贵族享有特权的不满,《迢迢牵牛星》则是借助七夕节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十五夜望月》则是紧扣八月中秋节表达了思念之情。其中,《寒食》和《迢迢牵牛星》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相差较大。如果教师仅仅是单篇教学,学生无法真正洞察两首诗独特的表达特点,只有将其统整起来,在彼此对比之下,才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从而将表达手法进行全面的解构。教师可以先从《迢迢牵牛星》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你从诗歌的语言中看得出来吗?学生快速浏览之后,从诗歌的语言中发现了鲜明的印记:用“牵牛星”“织女星”作为暗喻就十分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从女子“擢素手”“弄机杼”的动作,从女子“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神态,都可以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在的思念之情。随后,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转向韩翃的《寒食》这首诗,并相机促发学生思考:如果像学习《迢迢牵牛星》一样,我们也直接从语言中去寻找诗人的“不满”和“讽刺”之情,你能找到吗?很多学生在深入细读中发现,从语言的表面上来看,这种情感并不鲜明。于是,教师相机拓展了寒食节的习俗,使学生了解到寒食节时要求百姓严禁烟火,而王公贵族却可以蜡烛传递、青烟袅袅。在整合对比中,学生最终认识到韩翃这首诗与《迢迢牵牛星》不同,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和盘托出,而是借助对“汉宫传蜡烛”“散入五侯家”等现象的描写,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融入其中。
经过这样的点拨与对比,学生就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诗歌创作的方法,在丰富表达经验的同时,学生的认知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关注诗人特色,在探寻风格中关联整合
(一)相同表达风格的辨析融通
不同的诗人会呈现出相同的表达风格。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洞察其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将学生对古诗关注的视角继续向着更高处引领。
还以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为例,编者编选了韩翃的《寒食》、《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如果从诗人表达风格的角度进行关联,就可以将《寒食》和《十五夜望月》这两首诗统整起来引领学生进行体悟。这两首诗都没有将诗人自己的观点完全表达出来,《寒食》中分别借助“汉宫”“王侯”的做法,间接地将观点展现出来;《十五夜望月》中,诗人也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用“不知秋思落谁家”的问句,试图与天下人形成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对这两位诗人的表达风格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思考:诗人为什么不将自己的观点完全表达出来,而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呢?学生在辨析融通中发现,这种间接而委婉的表达方式,给读者以自主想象和感知的空间,比直接表达出来更有力量。
由此,教师紧扣诗人相同的风格,通过兩首诗的统整辨析,在习得方法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风格的境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不同表达风格的对比关联
统编教材所选择的古诗,都是出自名家的经典作品,诗人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在深入实践中,不仅要引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同时也需要在触摸诗人创作风格的基础上,为学生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为后续的诗词学习奠基。
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编选了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教师就可以将《望天门山》和《望洞庭》联系起来,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紧扣“望”字去解读这两首诗。诗人都是从远观的视角进行整体的描写,但由于两位诗人创作风格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诗作风格也完全不同。李白作为诗仙,是浪漫主义手法的典型代表,在《望天门山》这首古诗中,诗人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天门山的奇峻和雄伟;而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是借助比喻的方式,将洞庭湖比喻成银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青螺,无论是形状,还是色彩,都形成了和谐的搭配之势,将刘禹锡的个人风格展现了出来。
不同的诗人,投射在诗歌中的情绪与情感,体现了浓郁的个人风格。教师可以诗人为线索,串联两首诗的教学,引领学生真正把握古诗的内涵和意蕴。
“古诗三首”切不可一首一首地教,而需要以不同的抓手和维度,通过“2+1”的教学模式,促进文本内在资源的整合,在整体推进中提升古诗教学的效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