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的探索

2021-06-15李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校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李雯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是延续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推力,是中国立于时代发展的根本。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下高校课程教育有效融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關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课程 文化传承

习总书记曾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旨在展示其独特魅力,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剖析森罗万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文化资源与知识源泉,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课程,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其真正走进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是当前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于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文化,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博大精深,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归宿。由其衍生出的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国人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中华文化的色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育的必要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是立于时代发展的根本

中国地广物博、山脉展布、江河纵横。据统计,千百年来孕育出的上百亿中国人。身处在这片华夏大地之上,新时代的我们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将继续踏实坚定地走下去。

当今之中国日益强大,其国际地位稳步提升,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文化亦面向世界,被世界所认知。2020年上旬于上海举办的文化书展中,展出相当数量的一批外国友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著作,其内容之宽泛,涉及诗歌、书画等,以外乡文化的视角,全新的角度感悟中国历史、文化,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感知。当下为更好地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共同繁荣。我国一方面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从他国视角中传播与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全球学术领域聚焦于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外来文化的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亦懂得兼收并蓄、百花齐放。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引领下,多种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繁衍多样,更新换代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文化影响力不只援引古今,更要与时俱进,反应当下国人的精彩生活、时下人文、艺术风潮等,适应主流市场、影响更多人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根植于文化自觉自知,发展于笃行实干,弘扬于开放包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资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认真剖析森罗万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文化资源与知识源泉,彼此有很多共通的契合点。其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与高校众多课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到物质形态和运作规律,由抽象到具象,皆有共通性。

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迎合当代中国的发展脚步进行新时代价值阐释,可以充实提高高校课程的教学内容,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自己人生境界融为一体,让文化自信在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继往开来,成为其血脉里的底气,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育的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具有中华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挖掘其文化内涵,感悟其文化魅力与精神实质,才能认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够领悟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指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经世致用、明体达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日久弥新,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常用以指导生活、启迪智慧。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以某已具体故事引出其本源道理,更易为人所接受。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前有毛主席向美国记者讲述“延安故事”,今有习总书记讲故事介绍中国的发展道路理念,通过语言的感染力,由故事引出道理、深入浅出、以情动人。作为高校教师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做到以身作则、深悟笃行。

2、优化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以课程知识为载体,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着手,增强融入的可行性,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1)根据教学课程性质的不同,从不同角度挖掘蕴含的文化教育资源。如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则可以从儒、释、道三者主流文化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方面切入;自然科学课程可以从古诗、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相关物质形态和运作规律讲述中借鉴。

(2)编制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大纲、教案等课程资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契合的形式等方面制定试点案例。

(3)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考核等方面采取具有实效性的措施。

3、创新教育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大学生的生命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课程教学已无法适应当下学生的求知需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日益改变着教育教学模式。高校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支撑,吸收和借鉴MO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当下教育背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和体系。

此外,顺势而生的自媒体时代,如以微信、微博、抖音等正充斥着高校学生的方方面面,因其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的特点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自媒体中,人人即媒体,高校教师可以尝试依托自媒体,鼓励学生通过其积极参与舆论热点讨论,不断扩大教学信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微媒介信息短小精悍,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让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同时,其便利性也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无时无刻、无所不在。

4、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培养学生深悟笃行,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仅停留在文字学习的层面,或是满足于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上,而需深悟笃行,与个人的生活体验联接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参与企业实践、公益活动等,学生多接触体验社会生活,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锻炼,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感悟生活、有所收获,进而反思人生。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育的反思

1、打破以往高校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的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但其文化之精髓,不可不学,文化之魅力,不可不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人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这均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相一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不该只是教授专业知识、教技术、教应用,更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其实,有些专业课的老师日常教學中无意识地在做了,但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与高校课程教育结合更为紧密,教育体系更为系统化,全面化,高效化,是当前高校教育需要重视与研究的内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做到润物细无声

好的高校课堂教育需要真实情感代入,少说教,不唐突,在无形中发挥价值引导和道德示范的作用。高校课程教育应以知识为载体,专业课程尤其是,因此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时需要张弛有度,能与专业内容相契合,关于高校思政工作,习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教书育人应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需,从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习,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高校课程借由经典案例、情景教学和课内外互动等,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自然融于课程知识教学中,使学生在无形中,有所得,有所思,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工作可从教学吸引和内生动力这两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吸引源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文化内涵与修养,将课程知识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与改进,从而提高教学吸引力,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动力,使其产生共鸣,推生出学生的内生动力。最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做到固化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强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黄岩,朱杨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

[3]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

[4]张阿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J].高教论坛.2016(10)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从通识教育理论演进看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研究
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