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学业规划
2021-06-15姚华伟
姚华伟
赫尔曼·黑塞曾说过:“大多数人都像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飘浮、翻滚、颤抖,最终无奈地委顿于地。但是有少数人恰如沿着既定轨道运动的星辰:无常的命运之风吹不到他们,他们的内心有着既定的路程。”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既定轨道是什么?那就是学业规划。我们可以对比欧美与国内的人才培养过程。在欧美国家,不同阶段的教育分别培养学生的生活管理能力、环境探索能力、处理事务能力等。而国内的教育从学前开始直到高中,更多只是培养学生读书考试的能力。到了大学,读书考试、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寻找、生涯抉择等难题一股脑儿地朝着学生压过来,学生手足无措,几乎退化到本能的状态,要么应战,要么逃跑。
为什么会有这种退化的状态?因为他们没有关注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没有进行学业规划,没有意识到要培养自己应对未来的能力,所以面对未来时,就不自觉地迷茫、无措,甚至恐惧。
这里有一个案例:有一名学生想要去澳大利亚留学,但他申请的学校要求学生有社会实践经历,于是他就在大学里做了一个快递投送站,自己做快递员,每送一份快递赚取5毛钱到1块钱。时间久了,他发现收快递最多的宿舍里,麻将桌和电脑也是最多的,他们没日没夜地打麻将、玩电脑,有的人甚至几天不下一趟楼。他非常感慨:“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在大学里养老,他们对未来根本没有什么打算。”
高等学府里的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我們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以高考生对自己所选专业和学校的了解程度调查数据为例,我们发现非常了解自己所选专业和学校的考生只占2.1%,说不清楚、不太了解的占比高达60%。而大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满意程度呢?非常满意的学生占8.4%,非常不满意的高达57.8%。多么恐怖的数字!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答案是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规划。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学业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自身的了解上,学生可以通过对“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等问题的回答,初步确立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事业。
其次,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制订对应的实施方案。方案应该包含每阶段的学习目标、与目标一致的学习内容、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修正调整的时间和反馈后进行检验对比的空间。这个实施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最后,在确定了学业目标、制订了实施方案后,如何推进这一方案就更为重要。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推进实现目标进程是推进方案落实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融入学业规划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并定期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适时进行调整并按节点落实。
(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