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桥课程”,让潜能生破茧成蝶
2021-06-15施玉娟张冉苗静静
施玉娟 张冉 苗静静
何为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呢?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应做到关注每名学生。成绩好的学生也有缺点,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也不乏优点,他们身上的潜能有待教师挖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名学生,帮助潜能生重塑自信,激发潜能,促使其迎头赶上,破茧成蝶。
因人制宜,创新教学策略
我校有65%以上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如果教师能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因人制宜,对这类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他们便具有转化为优等生的可能。
将情感态度策略、学法指导策略、学生评价策略贯穿英语教学全过程。情感态度策略注重培养潜能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自信心。学法指导策略旨在培养潜能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我想学习”“我能学习”迁移过渡到“我会学习”和“我要坚持学习”。学生评价策略聚焦潜能生学习实践过程,涵盖思维创造、自律、合作分享等内容。
量体裁衣,开发“引桥课程”
编写《初中英语潜能生“引桥课程”》校本教材。英语课题组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量体裁衣开发了“引桥课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语音学习、语法学习和语用学习。初中生英语语音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单词的拼读、记忆及文章的朗读等。语法学习注重整体感知语篇,潜能生在获得感知的同时,学习核心语法的运用,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结构。初中英语语用学习是初中生应掌握的重要技能。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稳步提升综合语用能力。
录制《初中英语潜能生“引桥课程”》配套微课资源。课程配套微课基于生本,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确定切实的微课选题,设定科学、有层次的学习目标,确定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寓教于乐。教师科学指导学生观看,使他们体会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并不断提升自学能力。
精雕细琢,奏响家校和谐发展乐章
在“精雕”的行為中提升智慧。“引桥课程”为潜能生综合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引桥课程”的精雕细琢,大部分潜能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奏响了师生、家校和谐发展的乐章,促进了学校层面的教育公平。
学生成绩和教师专业素质实现双重提升。通过“引桥课程”学习,潜能生激发了学习兴趣,收获了满满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教师反思总结自身教学,讨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从而使教学活动逐步优化发展。潜能生的进步促进了学校的长远发展,让父母重新看到了希望,有利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也提升了整体家庭生活品质。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英语潜能生‘引桥课程开发与研究应用”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0050125)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