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2021-06-15何超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7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何超莹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科目,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坚持把学生为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全方面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策略。本文研究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此阶段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数学教师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建立学习小组,加强思维交流

学习小组的搭建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学生的互动大有裨益。学习小组的建立与开展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表达,拓展自身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促进了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小组中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分享数学思考方式和计算技巧,共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在小组的建立上,一方面教师需要严格遵循适当的原则。小组的组成人数需合理,不宜过多,以便影响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和讨论热情;更不宜过于稀少,否则无法实现各种思维、各个方法的交流与碰撞,每个小组的人数以3-5人最佳。另一方面,每个小组的知识水平、数学学习能力更不宜太过平均,太过平均不利于组员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更不利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了解进行合理分组,实现以先进带后进,促进学习的平均化,实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提升,不断优化小组的管理,达到整体间的最大效益。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的组建和分配后,要求不同的兴趣小组要制定独特的学习计划,每个学生参与的小组都具备其普遍性,数学教师需要把握这种普遍性进行集体的指导和教学,要利用問题来作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小组进行提高和进步。同时,教师需以充分的耐心去倾听小组成员的观点,不可歧视学生的观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要鼓励,保留其意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方法和观点的指导,不可偏心优秀学生,而应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将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小组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大大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也会逐步提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创建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印象

数学科目,本身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极大的关联性,这就促使在数学课堂上构建生活情境的可行性,生活情境的课堂教学必将取得较大的教学成果。第一,生活情境的创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大有裨益。第二,生活情境对活跃课堂气氛具备一定的积极作用,情境教学的引入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枯燥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关注度,从而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生活情境的创建能使学生养成联系生活思考数学的习惯,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度化,将数学带入生活,将生活引入数学,使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受益终身。例如,在《确定位置》一节的学习中,进行生活情境的引入有利于加深内容的理解,使数学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帮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境的创建需要做到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利用一定的教学工具使情境创建更加逼真,更加生动,更加生活化,可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视频的呈现,让信息电子技术为生活化情境的搭建作出贡献。教师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关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利用信息技术引入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长方体》一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体图片的放映,将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通过图片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对长方体的观察和理解。另一方面,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讲解上可适当引入生活现象。例如,在学习《数据的表示与分析》一课时,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天气变化的情况,如气温的变化,来教导学生进行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同时传授相关方面的知识及运算方法。教学中,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很好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组织游戏竞赛,活跃课堂氛围

游戏和竞赛在课堂教学上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能活跃课堂的氛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数学游戏活动,能有效地激发课堂的活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并融入到课堂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吸收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除法》一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分数除法运算能力,同时加强团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竞赛中不断思考,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从而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综上所述,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决定了教学效率的优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建一定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设置一定的游戏竞赛,把握好课堂氛围,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瑾.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文渊(中学版),2020(1):905-906.

[2]杨淑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散文百家,2020(11):107.

[3]杨凤雄.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0(5):370-371.

[4]张巧珍.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17(80):116.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