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021-06-15尹爽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音乐课儿童音乐

尹爽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析: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座落于矿区,生源较杂,流动性较大。2020年度在校学生106人,留守儿童共22名。其中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占50%,父母离异的占50%,两名父/母无监护能力,20名留守儿童均由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监护。留守儿童父母只有8名在省内打工,父母务工主要集中在省外较远地区,导致几年回来一次。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下面就成因来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外在因素

1.家庭方面: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富足使得孩子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谋取就业岗位,赚取劳动报酬。

2.社会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差距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出现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内在因素

1.生活方面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没有空余时间和精力回家,所以必然会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和关注。但在物质方面对留守儿童支付能力相对较强,易养成孩子骄纵花钱、大手大脚的生活状态。

2.教育方面

由于父母務工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层次低的特点,无法在教育上给予孩子帮助。我对接的留守儿童是六年级的学生迟某某同学,家访的时候她的奶奶和我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学习上帮不上她的忙,希望在学校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照顾。留守儿童在遇到生活或者学习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沟通。

3.心理方面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大多会缺乏安全感,以及情感缺失。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主要在心理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在外务工的父母会经常给予留守儿童物质上的补偿,但在情感方面存在缺失,不能够及时进行沟通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和关怀。

4.道德方面

义务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不够强,部分留守儿童在家不听监护人教导,以至于在学校存在道德品行差,行为散漫等不良行为。

5.安全方面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普遍年龄较大,往往自顾不暇,所以会很少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二、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音乐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一、二线城市家长对孩子音乐方面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家长通过报特长班(键盘乐、弦乐、管乐、声乐),观看音乐会,组织音乐会演出等各种方式来接触学习音乐,音乐的获取途径较为丰富,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相比之下,通过对本校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祖父母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好坏,对音乐教育不重视,留守儿童获取音乐的途径也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手机播放音乐和学校音乐课,留守儿童因常年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熟悉的音乐多为广场舞音乐。

(二)学校音乐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一般是一周两节,课堂以老师引导听、唱、实践感受音乐为主。2020年阿里巴巴旗下壹基金--音乐室项目为和龙市捐赠了八个音乐室,其中就有福洞镇民光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孩子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响等方式在学校课堂上接触感受音乐,丰富了获取音乐资源的途径。但由于乡镇学校地处偏远地区,以我校为例正式的音乐老师只有一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农村乡镇学校都存在这种情况,更加偏远的学校甚至没有正式音乐老师而取消音乐课,对于有条件的学生来说可以去课外辅导班学习音乐,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剥夺了他们学音乐唯一的渠道。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由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联接构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对留守儿童起到的作用只能是监管与生活的扶持帮助,显而易见学校教育成为了留守儿童获取学习的关键,而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有着不同的地位,学校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表现在激发、启迪、唤醒、激励、感染等方面,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留守儿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通过学校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更好的成长。

(一)学校音乐教育给予留守儿童关怀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一般是由年长的外祖父母监护代沟较大,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渴望他人关怀又无人倾诉内心的真情实感。音乐教育是特殊的一门课程,具有感染力能在音乐中抒发情感,释放不良情绪,学校的音乐教育具有正面向上的引导作用,音乐老师通过对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引导留守儿童打开心扉,通过旋律与歌词的抒发,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与被爱。

(二)学校音乐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学习

由于地处偏远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如教学理念、师资配备等条件落后,更多的农村学校是以成绩来评定学生,致使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信心、厌学、感觉被忽视等负面影响。学校音乐对于学生学习有着良好的积极作用,例如通过视唱练耳提升留守儿童视觉及听觉感知,音乐创编丰富学生想象力,不同形式的中外乐曲使留守儿童了解各方面知识,打击乐合作探究引导留守儿童融入集体,激发音乐兴趣,从音乐课鼓励留守儿童表现自己建立信心。

(三)学校音乐教育提升留守儿童道德品质

义务阶段的留守儿童处于启蒙阶段,道德品行刚刚建立处于懵懂时期,小学音乐课本中常出现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传统美德,旋律朗朗上口歌词浅显易懂,道德教育是无形中见有形,经过教唱潜移默化的传授,帮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结语: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曾说:“音乐有一种形成性格的力量,因而应列入年轻人的教育之中。”面对这样特殊的群体,从学校音乐角度探寻对留守儿童有益的帮助,重视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

和龙市福洞镇民光学校 尹 爽

猜你喜欢

音乐课儿童音乐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音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