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21-06-15赵建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设目标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评价已经从过去以知识水平为中心转化为以能力水平为中心的发展性、激励性、开放式、多样化、过程性评价。由于新课程评价内涵的改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者在听课时,目光不是紧盯在授课者身上,而是整体考查教师的教的行为和效果,同时考查学生学的状态和学习效果,这样,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也随着评价者关注对象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一、课堂要真实,不能做课

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情趣是一种高于兴趣的,内在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一节好课应该有思维的碰撞、有争论、有遇到困难的迷茫、有顿悟后的豁然开朗等等。我们在平时看课的时候,有些课看似顺顺利利,实际上这样的课没有“起伏”,没有思维的爬坡,不算是好课。

二、要善于创设趣味化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问题是学习的心脏,老师的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學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发动起来。问题情境趣味化,就是以境生趣引入新课,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活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展开教学探究。

三、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明确陈述目标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喜欢上学习

让学生爱上学习,喜欢上学习,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而现在的学生多数对学习有恐惧和厌恶之感。自然,引导学生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显得犹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新课标下的教育。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使学生求发展。

五、要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所有学生在上课时都学有所得

在教学的时候,不同的学生其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的学生很聪明,但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提问,却不知道你讲了什么,因为他们心不在焉。所以要经常提问,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就可以了。这样他们不只自己觉得有希望,还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但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上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他们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六、要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化解上课时遇到的一些难题,让学生高兴地“笑”

教师不但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也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营造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兴地笑起来,往往会有超出预料的效果。

总之,教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有不同的方法,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凡在教学中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相信,随着我们老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们的课堂将活力焕发,课堂将更加精彩。

白城市洮北区靖安小学 赵建丽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设目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创设未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