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留守儿童人格培养

2021-06-15黄昕煜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人格儿童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及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内涵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

1.阅读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活动主要是指留守儿童对指定教材及课外书本的阅读。阅读活动分为指导阅读和自我阅读两个方面。指导阅读是指留守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阅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的整体架构及中心思想具备初步的了解,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能够解答教师在各个环节提出的问题,最后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外界信息的指引下,形成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自我阅读是指学生独立留守儿童文章,并对其中的人物、事件、情感和价值观念进行独立思考和自助判断,从而引发自身体验情感、明理觉悟等行为。留守儿童独立阅读后所形成的自我认知,是最为持久且不易改变的。

2.听说活动

留守儿童的听说活动包括在课堂上的听讲和交流。听讲活动产生于教师用有声的语言诠释课本中无声的汉字这一过程,教师通过语言将对人物人格特点传达给学生,包括对优秀人格的赞扬和对卑劣人格的批判,留守儿童能够在接收评价的同时主动保留积极的部分从而无形中把自己塑造成优秀人格的人。课堂交流表现为回答教师提问、课堂讨论、朗诵课文以及参加语言类活动包括演讲、辩论和分角色演绎课文等形式,留守儿童的主动交流是一个人格外化的过程。

3.写作活动

写作活动是指留守儿童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特定主题或在特定情境下的自身认知,这是一个留守儿童输出内心价值观的过程。留守儿童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自然流露个人人格,教师在指导和批改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体会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并能够对留守儿童人格中的积极部分予以肯定,对缺陷和弱点予以否定并指正,从而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

(二)留守兒童健全人格的内涵

社会各届学者对健全人格的定义各有不同,在作者看来,健康人格的标准是学习能力、道德水平和价值评判的统一。智慧人格体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即能够很好的接受和吸收外界的信息,学以致用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举一反三。道德人格表现为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道德人格的维度很广阔,包括留守儿童的善恶观、是非观、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意志力等等。审美人格则表现为留守儿童对事物的评价能力,健全的审美人格能够使学生以独立且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

从语文学科的素养来说,健全人格包括多个方面:在知识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品格;在情感方面,需要培养学生思想情感、品德修养、责任意识、群体情感等品格;在审美方面,需要培养学生体会美感、艺术评价等品格。

二、利用初中语文教育培养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途径

(一)语文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语文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绝大部分对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引导都在课堂教育中完成。因此更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培养。语文教材是课堂教育最不可缺少的载体,利用教材中的优质课文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不可忽略且行之有效的主要方式。

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古今中外的许多人类发展历史中的著名事迹和优秀文学作品,教材中的文章可以作为给予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有力工具。除去自然人文景观及名胜古迹等地点著作,大部分文章都是以人为主题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文章中的人物人格,并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将讲解人格的教育渗透在课堂教材教学中,引导留守儿童发掘并主动学习优秀的人格特质,主动吸纳这部分优秀品格。

(二)语文实践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语文教育中,实践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对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绝不仅仅是课堂教育就能实现的。在教育实践中,通常称语文实践教育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师带领留守儿童离开书本的形式,带着书本中的思考走入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对健全人格有切身的体会,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和认知。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拥有“大语文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不拘泥于课本的形式,使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三)语文教师的做法

教育活动是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双向互动,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留守儿童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形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完成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一目的的实现依赖于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双边活动。

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第二课堂活动,都是教师的教学场景及教育工具,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教师本身。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全任何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对健全人格具有正确和完整的认识。“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优秀人格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的做法,能够激发留守儿童内心的认同和向往,从而以一种更加让留守儿童信服的方式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于对留守儿童的耳濡目染中施加教育,是语文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虽然可以简单地将语文教学活动分为阅读活动、听说活动和写作活动,但背后所暗藏的隐形教育内容却不可一言以蔽之。初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载体,在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背后,有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格,深层挖掘这些优秀人格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给留守儿童,使书本与实际相结合,使留守儿童在认同优秀人格的同时,自觉地将其作为榜样从而主动靠近,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与健全人格含义的基础上,从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教师行为的“隐形课堂”教育三个方面得出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希望通过丰富语文教育活动,并对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起到推动作用。由于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作者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本文在论述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作者将持续关注这一话题,并不断丰富自身理论和实践,以期对这一课题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龙市福洞镇民光学校 黄昕煜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人格儿童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