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

2021-06-15周军辉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机结合多媒体有效性

摘要:如何做到教学中的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要求,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带来了教育教学手段的先进和视野的开阔,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活跃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而且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功能  有机结合  有效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完善,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普及。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和良好的共享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所以,教师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能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来。但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扬长避短”: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服务教学的功能,又要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即应做到“合理”应用。下面,本人就化学教学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以提高课堂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教学容量大、生动直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功能,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课堂容量大,授课效率高

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书写板书。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化学过程的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课堂节奏相应加快后,其课堂容量也相应增加。

2.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动画模拟化学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把清晰的化学模型(情境)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和体会,就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知识的难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极限难点,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特别是模拟动画可多次播放或慢速播放,学生可以学得更仔细、更深刻。

例如,粉尘的爆炸实验是在瞬间完成的,学生观察的不会太全面仔细。而通过动画模拟可以使学生观察爆炸发生的全过程。再如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号称“隐形杀手”。通过动画模拟并辅以教师引导,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它的毒性。

3.创设情境,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在化学教学中,有些内容如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运动、宏观世界的变化,其传统教学只能靠课本的插图进行讲解,无法进行实验演示,因此,其教学显得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频、模拟动画等手段,把有关的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运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交流与讨论”水电解的过程中微粒的变化教学中,教师在分析教材中给出的插图(静态)后,通过模拟动画演示,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在讲授空气的组成时,讲到空气成分发现史中一位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他通过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汞这一实验来测定空气的成份。由于这个实验装置复杂,反应时间长,金属汞有毒等原因,不可能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但这个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好的教育和教学意义,因此,我们借助计算机做了一个动画模拟演示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特好。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可以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规律实现再现,使整个过程直观化、动态化、模型化,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不仅能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量太大,容易使部分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加重了“学困生”的负担。

2.用模拟演示实验代替实验操作。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认为用课件模拟演示实验比做演示实验要“轻松省事”结果是淡化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孰不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做好演示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再辅以多媒体教学,将会取得很好地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选题不具实用性、科学性。为用而用,盲目“拿来”。有的教师忽视对新课标、教材内容的钻研,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课件拿来就用,只图形式,不求实效,其结果是虽然课堂轰轰烈烈,但课后学生却一头雾水。

三、坚持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化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决定是否运用多媒体,并把握好多媒体运用的多少、时间的长短,真正做到“去粗取精、恰到好处”。具体要做到:

1.由老师讲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而在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方面,若采用其他教学手段很难实现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更能提高课堂有效性。

2.运用多媒体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高效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无论怎样设计课件,我们始终都不能偏离学生这个中心,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等因素,创造性的选择、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只图形式,不讲实效,要真正做到使多媒体的运用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3.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千万不要通过节约板书时间来扩大教学容量,而应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认真思考和消化理解。教师解题过程的板书既是师生互动的最好方式,也是规范学生解题过程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学生应通过思考、互动等把整个化学过程分析清楚,把“理”描述清楚。

4.发挥多媒体实物展台的功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化学实验中的许多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可以通过食物展台将其放大到屏幕上,则现象更清晰,效果明显。

四、正确处理化学实验与多媒体模拟演示的关系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你已经知道什么”、“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联想与启示”、“拓展视野”等栏目,引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探寻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力。虽然绝大多数的化学实验都能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但这只能作为常规实验的补充或辅助手段,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用模拟演示代替化学实验的做法。

2.有些化学实验因演示过程太快,导致学生难以观察清楚。此时,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化学实验过程的慢动作,使学生观察的更细致、更准确,则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之,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同时既能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教育目标体系,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更好地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

2.孙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

3.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华师大出版社2001

4.现代技术教育读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學 周军辉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多媒体有效性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