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语文课堂教学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2021-06-15杨志远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青少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青少年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习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为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对青少年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

理想信念是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和基本思想灵魂,也是他们立身处事的重要基石与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既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而抓好品德教育关键就是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因此,强化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给他们精神补钙就是教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了。学校通过思想品德专业课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固然重要,而教师巧用语文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的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资源,教师只要用心思考,巧借语文课堂教学这方平台,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地渗透、树立、强化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深度解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课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

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思想是报效祖国的意识前提,爱国之情是树立报国之志的情感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爱国的思想和精神,感染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样必将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理想信念。

二、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古人云:口诵其言,心惟其义。朗读不仅能增强对字词语段的理解记忆,还能带动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有感情、有气势、有力量的朗读课文,感受英雄壮士的品格意志和人格魅力,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升华英雄之气,树立伟大的理想信念。

三、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与领悟,体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形成于人的内心认识,是一种思想态度和精神境界;他往往表现在人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和处事原则上。部分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既展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英雄壮举,也反映了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句段反复品读体会,甚至要求他们模仿文中人物的言语行为,这样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习,逐渐提升理想信念。

四、巧借对课文作者的介绍,利用榜样的力量助力学生以坚定的信念执着追求理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学生受到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其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极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详细介绍部分作者伟大的成就和不平凡的人生,为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树立可学习的榜样。

五、通过语文教学中拓展的课外素材,不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深度挖掘课内资源,还要注重拓展课外素材。课外素材丰富多彩,有很多内容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属性,教师应当不失时机的引用它们,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六、借助语文多媒体教学资源从内心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自觉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多媒体资源图文并茂,集声光图文为一体,具有强大的震撼效果。它既能扩大语文教学信息量,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更能让学生在强大的视觉冲击和音响震撼下自觉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七、巧用课文主题解说,借题发挥引申强化,铸成学生高尚理想信念

每一篇课文都有主题思想,教师在讲授课文基础知识后应当对课文主题进行解说以阐明课文中心思想。主题解说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或赞扬真善美或鞭挞假丑恶;或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思想或宣传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教师一定要巧用主题解说的机会,认真构思着力渲染,用进取的思想崇高的精神铸成学生的理想信念。

八、指导学生学习背诵语文课内外的抒情言志古诗词,使其领悟诗人的雄心壮志,教育学生树立精忠报国的理想信念

古语云:诗言志。在《毛诗.大序》中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古诗词大多寄托着诗人的志向和精神。教师要利用教学诗词的契机,鼓舞学生的意志和精神,教育学生树立为国为民不避祸福不畏牺牲的理想信念。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古诗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比如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既描写黄河波澜壮阔的美丽风景,又表达诗人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申让学生树立奋发有为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信念。在教学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摘抄言志古诗,如“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优美诗句字字铿锵有力,句句豪气冲天。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吟诵并作为座右铭不断警醒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样必能将英雄志气融入学生之灵魂,提升其精忠报国造福人民的理想信念。

九、指导学生以“理想”“信念”为主题进行写作、演讲、口语交际,使学生内在的思想认识逐渐外化于文字或言语,固化成其毕生追求永不言弃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本质是一种意识和态度,它植根于人的内心,既深沉宁静,又容易转变动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写作、演讲、口语交际等方式让学生内心升华的理想信念表现出来,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确定,成为支撑其学业成功的精神动力。

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教材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等编写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深入挖掘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因素,找准渗透点、切入点,借助有效的教育途径,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从而发展学生的品格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山西省怀仁市何家堡乡中心校 杨志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青少年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