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群运营视角下的教研组建设

2021-06-15李泳绮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运营教研组社群

摘要:教研组在教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现实中教研组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其原因之一就是教研组建设不到位。本文从社群运营的视角,通过借鉴社群运营行之有效的经验和规律,分析影响教研组有效建设的若干因素,从前提、模式和规则设置对教研组建设提出思考。

关键词:社群、教研组、运营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的简称。[i]是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中小学教研组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动学校内涵发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在现实的教研组运行上,存在着中小学教研组功能行政化,组长边缘化,校本研修无序,区域教研低效,甚至许多所谓课堂教学改革都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情况。[ii]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教研组织建设不到位。

教研组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社群的特点,(在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中都存在“社群”的概念,但在互联网背景下,社群的内涵更加广泛,基于相同的兴趣、特质、属性等聚集起来的一群人都可以称为社群。[iii])社群运营已经在企业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规律。本文拟从社群运营的角度,分析影响教研组有效建设的若干因素,探讨改进的策略。

一、建设前提:清晰且可行的目标

社群运营的前提是明确目标。就是每个进入社群的人在参与前就知道自己可以从社群中获得利益。参与者觉得预期收获会大于自己的付出,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利益类型:获取信息、养成良好习惯、发现新价值等等,企业在建立社群之前就要想好能让参与者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教研组在成立之前,发起者也应该考虑组织的目标,以清晰而又可行的目标作为教研组建设的前提。现在很多教研组运行低效,重要的原因就是简单的把教师们聚集起来听听课,评评课,搞搞活动。但听评课为了什么,搞活动或开会的问题是不是他所需要的东西,又或者活动的形式是不是他所喜欢的,这些没有搞清楚,或者不能给参与者一个明确又清晰的目标预期,就让他付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教研组中,往往就会显得很消极甚至反感。

此外,清晰而又可行的目标还可以帮助教研组在建设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活动体系,减少内容的临时性、散乱化、重复度高的问题,真正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二、建设模式:基于实际需要的形式

目前来说,在企业界已经取得成功的社群一般有以下三种运行模式:

社群与产品配合,在产品的基础上提供更多价值。这种模式是让社群和产品产生互补效应,产品本身的特点或者缺陷,社群是跟进或辅助解决办法。一些产品专业性较高,社群可以聚集使用中产生的问题,相互帮助,集中解决。

收集用户需求,帮助产品迭代。这种模式的社群主要在于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建议和看法,优化和提升产品。

维系核心用户。社群中核心用户可以是付费最多的群体,也可以是活跃度最高的群体。该模式下,社群需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筛选、培养及维系好社群中的核心用户,引领社群的展。[iv]

教研组建设比照社群运营的三种模式,通常也可以分为三种基于实际需要的形式:

与一定的研究内容或课题相配合。这种形式的教研组是基于教学中有待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或课题,进行主题凸显并有一定深度的研修活动。让一些研究内容可以更好的推广和解决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数字化学习、走班制等综合性研究内容或课题,也可以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

收集具有一定相同特性的教师的需求,帮助研究内容的改进。这一形式的教研组织,可以根据教师群体中的某一相同特性:如年龄(新教师,年轻教师,资深教师等)、地域(农村教师、城区教师、西部教师等)、职称(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职务(总务主任、德育校长、初任校长等)等等加以分类组建,挖掘这些具有一定相同特性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共同问题和需求痛点,提供更专业的专业引领。

维系核心成员及参与者。这种形式的教研组织以有效的激励政策、成长性的活动,篩选和培养一些具有潜力的种子教师或后备人选,达到团队成长,推优选先的作用。如:后备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对对象等。

三、建设规则:明确人员和分工的社群机制

社群运营要取得成功,除了前提和模式两个关键,还需要有明确的社群规则,它包括:搭建关键岗位的角色,并让每个角色有明确的任务。关键岗位运转顺畅,社群才能正常运转。教研组织的建设也一样,角色与分工的模糊会造成教研组的运转不良,常常会引发事无人管,一人管多事或一事多人管,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建设中借鉴企业社群角色分工的做法,形成自己的社群机制,见下表:

[i] 尹文坚,中学英语教研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

[ii] 徐伯钧,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6,(9)

[iii] 杨慧,社群经济及社群运营策略探析【J】,商,2015,(24)

[iv] 王玮楠,企业社群的3种模式【R】,插坐学院精品线上课,2016

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管理培训部 李泳绮

猜你喜欢

运营教研组社群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房地产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
妇幼保健机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
社群到底怎么玩才能黏住用户?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