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主体视域下思政课亲和力生成“四通”路径
2021-06-15黄敏
黄敏
摘 要:亲和力是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潜在动力。交互主体性视域下,学校思政课程亲和力生成依赖于师生交互的合力。“力在则聚,力亡则散”,师生作为平等的交互主体,在教学内容、信息资源、方法形式、网络平台交互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相通、信息相通、情境相通、时空相通。“四通”中建立互信,激发出思政课强大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亲近感、趋同感,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交互主体;思政课;亲和力;生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52-04
Abstract: Affinity is the potentia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schools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new people in the era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subjectivity, the affinity generation of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depends on the joint for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an equal interaction subject,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ory, information, situation and space in the course of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ethods and network platform. "Four Links" establishes mutual trust, stimulates the strong attraction, appeal and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ffectively enhances students' sense of affinity and convergen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effectively gives play to the critical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 interactive subject; education courses; affinity; generate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之举,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有效助力。21世纪,教育界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提出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主体思想。在交互主体视域下,把握好思政课教学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构建主体间相交互通平台,实现“四通”,即理论相通、信息相通、情境相通、时空相通,让该课程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方能使思政课亲和力生成成为现实,从而实现思政课程改革新突破。
一、师生与教学内容交互实现理论相通,是亲和力生成的基础
当前基于新课程改革中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教学内容作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不再仅限于书本教材,已拓展为教学过程中与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所有动态生成素材及信息。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切实把握好守正与创新。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把握上存在着两种倾向,有些老师固守教材内容缺乏灵活,把教材当作唯一且不可改动的教学内容,认为根据教学目标把教材内容讲完,教学工作就算完成;也有些教师认为,思政课教材由于遵循系统性完整性原则,致使教材内容多,无法讲深讲透,于是根据自己对知识体系掌握的程度进行个性化删减。前者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致使理论抽象干瘪,后者因为任意删减,也导致理论残缺不全。如何才能构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内容,交互主体性视域下,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只限于教师这个单一的主体,必须依赖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互动,既要重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把握,也要关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不同学段特点。“学什么”不是教材说了算,也不是老师说了算,更不是学生说了算,而是师生在与教学内容交互中达成的知识内容的整合。
(一)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原则性
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用教材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教师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交互主体,在把握课程目标、教材的同时,通过调研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点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首先,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上必须坚守课程目标要求,把握正确的原则与方向,理解政策、吃透教材,把牢价值引领的初心。习近平指出,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学要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守正的关键,这也是思政课教学应坚守的价值追求。其次,教师要善于结合时代、结合学生,聚焦热点,有原则有尺度地在教学内容中注入时代的信息、学生的兴趣、热点的剖析,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既不偏离政治方向也不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既涉及丰富的基础理论更涵盖大量的焦点热点。
(二)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彰显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由于教师与学生间存在着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方向引导”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实践行动”中。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对于教材内容,教师不能时刻都是“先入为主”,必须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基于学生的认识理解给予循循善诱,顺势而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认识教材、领略教材、理解教材,在自主走向教材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思政课内容不再是 “假大空”的纯理论、“冷冰冰”的旧教条,而是“真实在”的方法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思政课教学中的“大道理”分解成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小道理”,将学生日常中的“身边小事”升华为关系民族兴亡的“国家大事”,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做出的认知反应,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打破原有僵化的内容体系,建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从而彰显思政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科学世界观和灵活方法论。
(三)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体现教学内容的自主性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里的“教材”是建立在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之后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读懂弄通了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中交互主体,更多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从中发现问题,交流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创生出许多切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鲜活案例,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的成果,教师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展示平台,此时的教师既是答疑者更是学习者,教师要仔细倾听、细心观察、归纳提炼,并能够深入加工,把加工后的教学内容逐步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给充满浓浓“思政味”的教学内容注入清新“学生气”,这样的教学内容必会赢得更多的“听众”,学生听得进去方能学得进去。
二、师生与信息资源交互实现信息相通,是亲和力生成的条件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带来,整个社会信息进入共享时代。面对纷繁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教师和学生在信息获取、认识鉴别、理解运用上存在着潜在的差异,致使在学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侃侃而谈”带来的可能是学生的“嘘声一片”,呈现出“你说的我不知晓,你说的跟我看到的完全不同”的尴尬局面。没有信息的相通,哪来课程的亲和力和影响力。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决定了师生必须首先站在同一个交互频道上,深入地开展信息资源交互,注重信息资源与教学目标的结合度、与生活现实的结合度及学生关切的结合度,实现师生间信息的相通。
(一)信息资源获取需要同频道进行
学生当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主要通过网络,直观快捷的信息资源较之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说,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了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但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必须真正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核心任务。首先,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为学生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提供系统的指导,做到目的明确、方向精准、途径清晰,避免学生盲目收集碎片化的信息导致思维的混乱;其次,教师要以身示范做好表率,积极关注各类信息资源,观天下之事的同时要学会辨天下之理,并能为学生推荐大量优秀网站,介绍相关资源获取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参观浏览,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只有师生处在同一频道上,收集来的信息资源才有进一步交互的可能性,否则只能是各自天马行空,毫无价值可言。
(二)信息资源甄别注重探讨式开展
网络信息资源融入学校思政课课堂,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增添了课堂的趣味与活力,然而多元化的网络资源也会带来诸多负面的信息。对于负面的信息,教师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武断拒之,师生作为教学的双主体,在信息资源的甄别上,二者就需要以探讨式的方式真心交互,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交流思想,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最终达成共识。在交互过程中,教师“不能止步于破,而要着眼于立”,甚至对于有些问题可允许学生“试错”,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全面地去分析问题,使受负面信息影响学生能够真正心服口服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进一步突显思政课程理论的强大影响力。
(三)信息资源运用突出整合式提升
信息资源的运用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既会做“加法”也会做“减法”,更能做“混合运算”,运用信息资源要以时代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把信息资源与课程目标内容进行整合,既可以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技术加工,把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又可以采用系统归纳数据分析,给简单琐碎的表象資源赋予更多的思想性和学术味。通过有效整合形成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优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围绕思政课程“一体化”进程目标,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信息“供应链”,源源不断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实的时代资源。
三、师生与方法形式交互实现情境相通,是亲和力生成的关键
学校思政课亲和力生成关键在于教学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依托什么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入情入境,正入列宁所说“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2]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把鲜活的内容和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课程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才能让学生乐于其中,润心立行,真正体现出思政课程的实践魅力。
(一)依托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化教学目标
围绕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学在方法与载体的选择应用上必须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引入理论,用理论指导生活,“让课堂上有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教师可通过“话题”探讨式的活动了解学生之所需、学生之所惑。学生普遍关注话题大多停留在生活实际的 “表象”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开展相关体验性的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从“表象”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实践。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不仅活化了教学目标,更成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使思政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鸣。
(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构建教学模块
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学生们具有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事物快的青春天性,但由于阅历不广,在认识理解问题上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思政课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用他们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方法引导他们把优势做大,把短板补齐,不断提升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着眼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善于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分模块进行,基础内容可采用课堂点播,重要内容采用专题讲授,实践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结合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的要求,注重各教学模块间的有效匹配,让课程教学内容鲜活丰润,方法智慧灵动,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该课程对他们自身发展的价值意义。
(三)致力于学生的体验感悟,提升教学感染力
课堂教学要有感染力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真心感悟,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的热情。首先,把握好历史的时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去,在追朔历史的足迹的实践中感悟理论的真谛;其次,要敢于直面现实世界,在现实的体验中发现问题,不回避问题,师生通过辩论、研讨的方式,在思维的碰撞中逐步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最后,要放开思绪展望未来,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足当下,踏实前行。师生在情境教学中共同体验、交流情感,入情入境中实现价值认同,思考感悟中切实立言立行。
四、师生与网络平台交互实现时空相通,是亲和力生成的保障
在这个网络推送信息的新媒体时代,具备强大传播功能和交互功能的新媒体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运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网络平台推送教学信息逐渐引领了当前教学的“时尚”,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网络教学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也不能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的“炫酷”之举,一定要使网络平台物尽其用,围绕“网络动起来,网络活起来、网络实起来”的原则进行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既可以“面对面”也可以“键对键”,让网络联通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用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的互动形式实现师生间的时空相同,不断提升学生的“抬头率”,让师生都有更多获得感。
(一)把握引领性和时效性,让网络动起来
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要有“网络占领”“网络引导”的意识,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平台要以准确及时地反应世情、党情、国情,实时生动地体现时代特色为原则,构建精品的视频案例、时事热点跟踪、精品思政课件、思政讲座直播、图书音像和备课资源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栏目,让思政课教学内容能够动态呈现给学生,确保课程内容有效传达。让网络动起来,就是要让“网络思政”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超强的时代感注入师生的日常,打破传统思政课师生之间“一周一见”的疏远局面,通过时时的交流分享、答疑解惑,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不仅增进了师生情感,也让思政教育的主旋律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的灵魂,形成铸魂引领的网络育人新常态。
(二)彰显主体性和交互性,让网络活起来
网络平台运用应逐渐贯穿于教学课堂的始终,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课前、课时、课后的全程交互。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备课,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发送学习任务通知,并提供相应的预习资料供学生预习;课中,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高效签到、问题抢答、课堂讨论、观点弹幕、资料分享等形式参与到教学当中;课后,师生可以进行线下交流、作业提交批改、互动远程答疑、数据统计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当前随着腾讯直播、超星速课、超星同步课堂、钉钉直播等一系列网上平台运用,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极大激发了思政课堂的活力,学生的疑问困惑能够现场表达,教师的答疑解惑也能及时到位,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程的时效性。
(三)强调科学性和适应性,让网络实起来
网络平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必须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该课程在网络平台的开发利用上特别要着重科学性和适应性,既要遵循政治导向又要体现创新精神,既要把握系统科学又要突出丰实灵活。始終围绕服务于课程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进行,科学开发合理运用。大中小学网络思政课程开发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机体,切不可“各自为政”,各阶段之间有衔接、有突破,把握深浅适度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学习交流,真切感受到不同阶段的成长与收获,能够真心认可喜欢这个平台,发挥出思政课程网络建设的实效性。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学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生成就是师生之间情感的融合。交互主体视域下,思政课亲和力生成要以师生间的平等交互为基点,交互中孕育情感,通过“四通”路径的打造,逐步实现心灵的相通、情感的相融,让思政课程在学生心中始终保持持久的“温度”,学生才能真心喜爱、乐于亲近。以“温度”触发“深度”,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1).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4]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