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磁共振脑组织灌注成像技术对COPD 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脑组织灌注减低好发脑区的统计分析

2021-06-15马振贤陈冲赵建山向金鹏

智慧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顶叶分水岭脑区

马振贤,陈冲,赵建山,向金鹏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在临床多发病症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具备迁延难愈、病情反复率高、病程长等特征的疾病,能够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1-2]。长期患病可导致低氧血症,进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出现脑供氧不足及相应的脑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形态学改变[3-4]。脑组织磁共振灌注成像可直观准确显示脑组织血流灌注强度、形态学改变[5]。可对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病变发展的前、中、后期做出定性分析,对发生病理变化的脑区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较敏感[6]。本研究从昆明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1 月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低氧血症患者30 例展开调查,调查研究内容如下文所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昆明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选取2019 年7月至2020 年11 月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低氧血症患者30 例,年龄40~80 岁,平均(57.10±5.30)岁,男性16 例,女性14 例。30例患者年龄、性别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实验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自愿参加本次实验,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签署知情同意书;③PaO2<50mmHg;④基础病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⑤年龄在40~80 岁的男女性患者。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②思维逻辑异常者;③拒绝实验;④钆剂、钆贝葡胺过敏。

1.3 方法

治疗方法:使用医院提供的无创呼吸机展开治疗,为患者选取合适的面罩、硅胶口等,连接无创呼吸机,调整参数,持续治疗3d。

磁共振颅脑灌注成像技术操作方式:采用GE 1.5T 磁共振颅脑线圈对受检者进行T2 加权及T1 加权颅脑成像或3D-FSPGR 系列扫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当对比剂第一次通过颅脑组织前、中、后,利用快速扫描序列进行连续的多层面多次成像。制定扫描计划,选择PWI 系列;设定扫描时间1:10、区间阈值、扫描起始/结束时间。将扫描获取的图像输入工作站,计算得到相对脑血容量,相对脑血流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确定感兴趣区(ROI)以获得相应的数据。

1.4 临床评价

观察PWI 扫描结果,统计累及脑区;观察治疗前PWI 扫描数据、治疗后PWI 扫描原病灶区数据,统计灌注减低区数量,探究磁共振脑组织灌注成像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脑组织灌注减低好发脑区的临床意义,以及微循环灌注减低好发区特点。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感兴趣区域(脑损害区)治疗前后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灌注减低区数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数据结果总结出相对特征性脑组织磁共振灌注成像的表现,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WI 扫描结果

4 例患者脑部未见灌注减低区;7 例患者脑部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分布在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26 例患者脑部出现灌注减低区,按病灶出现的解剖部位统计,共累及脑区56 处,且双侧额、顶叶灌注减低区90%分布于分水岭区。

2.2 治疗前PWI 扫描数据

见表1。

表1 治疗前PWI 扫描数据(n)

2.3 治疗后PWI 扫描原病灶区数据

治疗后PWI 扫描原病灶区发现右侧枕叶4 处、左侧枕叶7 处、右侧顶叶9 处、左侧顶叶8 处、右侧额叶13 处、左侧额叶4 处、左侧颞叶3 处灌注减低区已经恢复正常灌注;右侧顶叶6 处、左侧额叶2处灌注减低区治疗后范围缩小,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后PWI 扫描原病灶区数据(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原因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可能和环境,包括吸烟、粉尘、吸入化学物质、空气受到污染、呼吸道发生感染等以及个人体质健康、遗传等多种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灌注加权成像(PWI)为评价脑组织灌注状态的技术方式,与其他影像技术结合,可用于临床评估局部组织功能,在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7]。该技术通过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描述血流通过组织血管床的情况,进而对组织血流灌注状态展开评价[8]。灌注加权成像的应用序列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对比序列,该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诊断、鉴别神经系统卒中、炎症等,对疗效预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9]。

本研究治疗前PWI 扫描发现4 例患者脑部未见灌注减低区,7 例患者缺血较严重,脑部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分布在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26 例患者脑部出现灌注减低区,按病灶出现的解剖部位统计,共累及脑区56 处,且大部分灌注减低区分布于分水岭区。治疗后PWI 扫描原病灶区除右侧顶叶6 处、左侧额叶2 处出现灌注减低区且范围较治疗前缩小,其余原灌注减低区已恢复正常,CBF、CBV、MTT 参数基本正常。除7 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外,其他灌注减低区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灌注基本恢复正常、低灌注减低区范围明显缩小。脑血液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脑分水岭区距心脏最远,靠近大脑中央,最易受体循环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10]。脑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代谢活动旺盛,能量需求较高,几乎无氧、葡萄糖储备,所需能量均为循环血液连续供应[11]。血流变化对脑分水岭区具有重要意义,疾病可导致脑灌注压减低、附壁血栓选择性进入分水岭区终血管,导致脑分水岭区梗死[12]。本研究双侧额、顶叶灌注减低区90%分布于分水岭区,说明脑内分水岭区为低灌注脑损害好发脑区。低灌注脑损害与血流力学障碍有关,经研究推测与疾病导致管腔狭窄,致使人脑供血不足,在分水岭区更为明显,致使该区发生微循环灌注减低概率更高。以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诊断方面的研究,仅使用动脉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指标,这具有一定局限性[13]。运用磁共振脑组织灌注成像技术可及时发现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强度减低改变对防止肺性脑病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陈庆友等[14]通过80 例接受治疗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阻塞性疾病伴发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此类患者颅内供血情况,发现COPD 伴发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水平、生活能力均低于脑小血管病患者,COPD伴发脑小血管病会加速脑小血管病进展。张梦雪等[15]对20 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灌注减低者多于健康体检者,rCBF 比值低于健康体检者,指出3D-ASL 技术可发现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使用MR 检查无法察觉的病理变化,为医生提供全脑灌注信息,图像采集速度、质量较优。磁共振脑组织灌注成像技术应用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本研究中还发现灌注图可清楚直观的反映脑组织中血流灌注相对多少,对脑缺血较敏感。

综上所述,PWI 能检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低氧血症患者低灌注脑损伤区,脑内分水岭区为低灌注脑损害好发脑区,治疗前损伤脑区存在微循环灌注减低,经及时、有效治疗,大部分灌注基本恢复、少部分低灌注区范围明显缩小。

猜你喜欢

顶叶分水岭脑区
去雄携带顶叶对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选 择
再不动脑, 真的会傻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
止咳药水滥用导致大脑结构异常
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基于形态学重建和极大值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