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热速清糖浆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外感发热的效果及对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1-06-15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外感糖浆阿莫西林

文 艳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医院儿科,甘肃 平凉 744000)

外感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外感发热患者的病情多较为严重,且其发病较急、病情进展的速度较快。人体自身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人体因病原体进入体内导致其体温升高后可激活其体内负生物反馈的功能,阻断其病原体的复制途径,抑制其病原体的作用机制,调节其体温。但大量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影响其体内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激活其发热物质,形成内生发热源,增加其发热介质的释放量,提高其体温。小儿因病原体进入体内导致其体温超过38.5℃后,可出现高热惊厥、烦躁及呼吸急促等不适。需及时为外感发热患儿采取清热措施。外感发热患儿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病情进一步加重,使其发生神经系统疾病、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其发生死亡。应用阿莫西林等常规西药治疗外感发热,可快速取得降温的效果,且疗效较为稳定,但药物降温作用持续的时间较短。应用常规西药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使其出现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小儿热速清糖浆是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的一种药物。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小儿热速清糖浆和阿莫西林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外感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儿中,有男58例,女42例;其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6.3±4.6)岁;其病程为3~50 h,平均病程为(24.5±10.4)h。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29例,女21例;其平均年龄为(6.0±3.5)岁;其平均病程为(24.1±11.2)h。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29例,女21例;其平均年龄为(6.7±4.1)岁;其平均病程为(24.9±10.8)h。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应用阿莫西林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阿莫西林(生产厂家:深圳高卓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4021345,规格:0.25 g/粒)的用法是:口服,0.25 g/次,3次/d,每服用3 d为1个疗程。联用小儿热速清糖浆和阿莫西林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小儿热速清糖浆(生产厂家: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19980095,规格:10 mL/瓶)的用法是:口服,10 mL/次,3次/d,每服用3 d为1个疗程。阿莫西林的用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各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包括WBC、CRP及PCT)的水平及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发生情况。进行WBC、CRP及PCT检测的方法是:本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为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采集患儿3 mL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标本中WBC、CRP及PCT的水平。

1.4 疗效判定标准

将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等级。痊愈:治疗1~2 d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治疗1~2 d后,患儿的体温明显降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疗1~2 d后,患儿的体温有所降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治疗1~2 d后,患儿的体温未降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

2.2 两组患儿各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血清WBC、CRP及PCT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WBC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血清CRP、PC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各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s )

表2 两组患儿各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s )

组别 例数 CRP的水平(mg/L) WBC(×109/L) PCT的水平(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20.45±2.44 11.55±1.44 14.66±1.62 7.74±0.65 24.66±3.55 7.13±1.44对照组 50 20.55±2.41 16.72±2.04 14.52±1.72 11.16±1.14 25.00±4.01 11.52±2.12 t值 0.206 14.640 0.396 18.428 0.449 12.432 P值 0.837 0.000 0.693 0.000 0.654 0.000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外感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外感发热患儿起病较急,其多存在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感发热患儿可出现体温升高、面色发红及脉数等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外感发热患儿可出现中度或重度发热,其发热的时间可持续1~2周。同时,此类患儿还可存在舌伤少津、尿少便秘及口干烦渴等热伤津液之症[1]。外感发热属于外感风热之邪所致的一种风热证。风热之邪入侵人体的肺卫,邪在卫表,卫气阻塞,可诱发严重的发热,进而可出现恶风、微有汗出等症状。咽喉属于肺胃的门户。风热之邪入侵人体的咽喉,可诱发咽喉肿痛等症状;热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可诱发咳嗽、喷嚏、鼻塞及流涕等症状;风邪上扰可诱发头痛[2-3]。小儿自身具有稚阴稚阳、形气未充及脏腑娇嫩等生理特征。从病理变化的方面来看,外感发热患儿存在传变迅速、发病容易、易寒易热及易虚易实等病理特征。中医认为,小儿自身属于纯阳之体,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入侵人体后,可从阳化热,并产生六气之邪,皆从火化等病情特点[4-5]。因此,外感邪气患儿易出现发热的症状。小儿外感风寒后,体内正邪相争,可出现表里俱热等特征。治疗外感发热应遵循清表热、泄里热同时进行的原则[6-7]。临床上多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联用常规西药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最大限度地调节和控制其体温。但联用常规西药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也可刺激和损伤其消化道黏膜,破坏其凝血功能。长时间、大量地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降低其对药物的敏感度,提高其耐药性,降低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8-9]。本研究使用的小儿热速清糖浆中黄芩具有泻上焦之热等功效;柴胡具有和解表里、宣透疏达等功效;黄芩和柴胡合用具有清退半表半里之热等功效;连翘、葛根和金银花合用具有解肌退热、清热解表等功效;板蓝根具有消肿利咽、清热解毒等功效;大黄和水牛角具有荡涤实热、清热解毒等功效[10]。上述诸药合用具有利咽泻火、疏散风热及清肺解毒等功效。有研究表明,联用小儿热速清糖浆和阿莫西林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清热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11-12]。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血清WBC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血清CRP、PC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联用小儿热速清糖浆和阿莫西林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其各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外感糖浆阿莫西林
糖槭树——流糖浆的树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枇杷糖浆
学习煮糖浆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