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探究

2021-06-12王蒙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双减小学语文

王蒙蒙

【摘要】學生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学习时,常常会因为作业繁多,对语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减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可以尝试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复习,而且并不需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因而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探究

前言:

学生在完成小学语文作业时,常常会因为作业的枯燥性和重复性,而不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得自己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便会失去对于语文作业作答的兴趣。因此,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作业,教师可以尝试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增强自己对于语文知识内涵的把握,这将帮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高效完成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减小课后进行作业的负担。

一、以基础知识作为主要作业形式

语文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核心内容,因而教师可以在尝试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时,围绕这一板块的内容,向学生具体地展开作业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作业模式中,不仅能够利用课堂时间,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减轻自己在课后学习语文的负担,因而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减轻自己的学业负担,并且能够取得更好良好的成绩。

例如,我在设计有关古诗的课后作业时,会予以学生两幅图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字创作能力,为图片配诗。如,我会给学生两张意图,一张是有一位诗人在游山玩水,看到祖国大好江山,不禁发出感慨的画面;一张是过年时,儿童在家门口燃放烟花爆竹的图片。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对图片的内容进行分析时,尝试对其内涵进行挖掘,并且能够基于此,尝试应用作诗的方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呈现。因此,学生能够在在相应的教学模式中,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得自己能够在作诗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文字创作能力进行培养。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古诗的特点,我在讲解该图解作业时,会先予以学生一个例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于例子的分析,提高自己对于图片内容的把握,并且能够增强自己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当然,为了能够才能够理论上,丰富学生对于古诗的认知。

二、设计句子分析题

仅仅是对于字的把握,并不足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他们需要将自己对于字的理解,融入到对句的分析中,促使自己能够在尝试对句子分析时,增强对于文字的整体把握。学生在对句子进行品析时,感受词的精妙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帮助学生取得相对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如果将《腊八粥》的情境拍成短视频,你会选择哪些镜头?”然后,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腊八粥的图片,鼓励学生借助对于图片的分析,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自己所要拍摄的镜头进行想象。在学生完成了想象任务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话,对自己想象的画面进行复述,让他们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牢牢地围绕着“腊八粥”这一关键信息,提高自己对于图片内容的把握程度,这对于提高学生图解作业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三、基于学生心理,作业要趣味性

“双减”政策要求作业改革,那么,杜绝枯燥,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作业变得有趣起来,让作业变成一次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喜欢并愿意主动去完成作业。其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内容本身就充满了趣味性,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兴趣需求。如故事类的、探险类的、描述神奇世界的等等,不管是小学低年级的简单的自然万物的故事,还是高年级的世界、地球的故事,都是非常有趣的素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一定能够从其中发现有趣的因素。

例如,以下为几个结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所提出的作业设计案例:

(1)绘画。小学生本身就会绘画有着高度的热情,教师可以在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课后,鼓励学生用画画的方式,将自己的课文感悟、场景感受等表达下来,用直观的画面来表现出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山行》一首诗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带领学生欣赏完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浓浓秋意之后,鼓励学生用画笔来表现出诗词中的美景,用彩铅呈现出来一幅绝美的秋日枫林图。如此,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及能够更清晰深刻的感受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的美,还能够在画画中熟悉诗词,渐渐能够达到课后的背诵要求,并且,也对诗词中的一些字词的含义掌握更加深刻,一举多得。

(2)续写。为了更有效的锻炼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以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教师可以在学习完一些课文之后,鼓励小学生大胆进行想象猜测,大胆联想课文已有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小学生在想象力的拓展中,逐渐增强文学感悟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小学生的思想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如,在学习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续写故事。或者如在学《滥竽充数》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南郭先生逃走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猜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或者续写下来,形成书面语言。如此,既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3)拓展相关阅读。语文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时,将拓展阅读也作为作业设计的一部分。如在学习完童话故事类的课文之后,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寻找阅读一切其他童话故事,或者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再去阅读一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既能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又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以“双减”政策为纲领,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强化、学情分析等作用,鼓励分层设计、弹性设计和个性化设计,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坚决克服机械重复式的无效作业设计,要杜绝一些重复性、枯燥性、惩罚性的作业,如抄写100遍等,用作业引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军杰.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讨[J].新课程,2021(43):95.

[2]高纳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创编[J].家长,2021(29):108-109.

[3]莫宇琴.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具体途径[J].学周刊,2021(29):151-152.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