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对策

2021-06-12李柳群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对策小学语文

李柳群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之下,注重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理解,能够更好地理清文章脉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课堂内容,提供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的机会和平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之下,随着教学课本的不断变化,题材内容日新月异,要求学生在长期的坚持之下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对策

【引言】在如今的教育形势之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增加自由朗读的环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对课堂内容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具体存在哪些问题,进而分析和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自主进行朗读的时间较少,缺乏朗读意识

在新课改的不断要求之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能够意识到朗读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能够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部分教师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让学生背记一些重要知识点,针对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根据剩余的时间再让学生进行朗读。甚至很少有教师会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更多的是将这项教学任务放在课下。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认真地进行朗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也就会导致朗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显著。朗读教学占据的时间比较短,学生自己进行朗读的时间较少,课堂朗读时间严重不足,学生自身也缺乏朗读的意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没有积极作用。

1.2学生朗读方式比较单一,教师的评价缺乏层次性

首先,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情感情节,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果。但是依据目前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来看,朗读教学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学生的朗读方式缺乏多样性。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进行朗读的自主性与兴趣性。其次,教师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过于单一化。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来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比较单一,比如“读的不错”,“很好”,“有进步”等等,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缺乏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学生的朗读情感,咬字清晰程度等等多个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1明确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開,要求教师能够明确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部编版《乌鸦喝水》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本节课中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朗读程度。教师需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了解,掌握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教学标准,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需要让学生自己通读课文,标注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带领学生分段分层次地朗读课文,梳理出段落大意是什么。结合课后的问题,思考本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第一遍需要学生自己通读课文,标注出不认识的字词,第二遍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继续朗读课文,第三遍,在对文章内容梳理过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2合理利用教材情感,创设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朗读方法与技巧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朗读过程中享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将学生全身心带入到课本之中,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闻所感。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在对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升国旗》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结合教学标准,梳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首先会认会写“升、国、旗”等重点字词。其次,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通过阅读,让学生对重点字词进行重点识记,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方法与技巧。

2.3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展开教学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改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开启新知识的教学,二者之间形成过渡。在良性教学循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朗读能力,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例如在对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几张刻着动物脚印图案的ppt,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脚印,在提问中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直入主题,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重点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对课堂模式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展开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技巧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评价。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泽林,汪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8(4):103-104.

[2]黄菊.朗读: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段学生朗读能力训练[J].教育观察,2018(4):43-45.10EEEAFC-BE65-487A-91BC-2EEE043309D6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对策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