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学生优点 培养学生信心

2021-06-12孙希绚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1期

孙希绚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与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会造成所谓后进生群体的存在。后进生,这个定义本身就含有贬低的意味,所以当学生被打上后进生的标签后,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变化,甚至是心理问题。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学生们的状态,对被标定为后进生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信心的建立,让他们重新获得自我的肯定,以及同学们的尊重。

【关键词】后进生教学;消除心理障碍;发现优点;培养信心;

每个班级的后进生,通常会有学习成绩落后,或者是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等等这些相同点,这些特点最终都会导致后进生团体被其他学生排挤与嘲笑。这种班级氛围会让处在后进生的学生们,陷入恶性循环,让学生彻底的放弃自己,思想层面上更加不思进取。这种恶性循环,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遏制,帮助后进生重新找到学习状态,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让学生重拾信心,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轨迹上。本文将以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简要分析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一、寻找原因,树立可行目标培养信心

每个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要通过谈话、聊天、家访等方式了解每个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充分的了解后进生思想演变过程,以及现阶段的问题,找他们谈话,对症下药,用关爱打开他们的心扉,然后帮助学生找到具有可行性的学习目标。不定虚无缥缈的高远志向,而是将大目标化为一个一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都会得到切实的满足感,而且每一个目标的实现时间都不长,可以让学生通过短暂的努力后,就可以收获的回报。这样可以极大的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或者是学习的瓶颈期,教师需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准确的鼓励。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相信每一位后进生,都可以坚持不懈的实现一个一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一定会有着质的飞跃。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学生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或者是遇到困难及时解决后,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表扬,让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重新的对自己表现产生认可,找回自信,不轻易地放弃自己。

二、捕捉闪光点,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如果老师给学生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往往就看不到他们的闪光点,老师只有摘掉“有色眼镜”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捕捉到他们转瞬即逝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表扬,让学生能够重新定义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肯定自己的价值,重新规划未来。所以教师在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时,不仅仅可以从学习入手,可以帮助后进生从其他方面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有欲望和热情去探索的领域。这样不单可以让后进生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学习成绩,自己还有很多方向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后进生重拾对于未来的期许,以及生活的热情。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肯定与认可,产生更加宏大的人生目标,消除学生作为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班就有个后进生因为我在课堂上不经意表扬他:“你写的字真漂亮!”就苦练书法,并代表班级参加书法比赛获奖的事例。

三、借助鼓励的积极作用力重拾自信

处于六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年纪,在这个阶段,学生很容易出現过于自满,或者过于自卑的心理误区。纵观后进生学生的心理状态,大多数都是对于自己的自我认知偏低,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所以针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引导,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找回学习状态。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需要在教育比较敏感的后进生学生们时,额外注意言辞。当教师流露出对学生的不认可,或者是否定的时候,学生会加倍的责备自己,进而产生厌恶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的心理。所以,当后进生因为放弃了自己,而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者是扰乱课堂纪律的时候,教师与其用批评指责的方式,不如利用耐心与谆谆教诲,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听进去教师对于自己的指正,克服心理的排斥。教师用爱来感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在放弃自我的道路上悬崖勒马。相信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真诚与关爱,打动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重拾对于学习的热情,早日脱离后进生的标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进生不应该变成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阻碍。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及时的察觉到学生现阶段的问题,并进行耐心的疏导。引导学生重新回到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疏解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重新建立对自己的信心,扫清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何国明,转化后进生的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年(06):7 .

[2]蔡鼎文,后进生转化工作探讨-对74名初三年级后进生心理特点的初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3版);1981(04):4 .2EFC2801-0F9A-49DC-9D09-47B941EF3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