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2021-06-11胡博周国民陈光宣黄安安

计算机时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时代

胡博 周国民 陈光宣 黄安安

摘  要: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处于这种历史变革的环境之中,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各种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时,要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加强自身的思辨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网络舆论; 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5-77-04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Hu Bo, Zhou Guomin, Chen Guangxuan, Huang Anan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age, information is expanding and exploding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profoundly changing people's thinking mode, production mode and life style. In this environment of historical chang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strengthen their own ability of thinking and analyzing, improve their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strive to become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era taking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ag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quality education

1 当今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

大学经历对人的一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完善自身行为准则,提高品格修养的重要阶段[1-2]。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世纪交替的时代,成长于一个极富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时期,伴随其成长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也是互联网发生巨变的阶段。网络时代的大变革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并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当今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普遍学业较重,鲜有课余时间,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压力减轻,自由时间充裕,生活方式也更加多元。绝大多数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与网络亲密接触,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迅速增长。根据2019年中国青年网公布的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数据显示超四成的学生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超过五个小时,使用一个小时之内的仅占2.54%,可以说,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更离不开网络。

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充分的养料,开拓思维,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网络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沟通效率,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各种学习类、工具类、社交类、旅游出行类、健身类等高质量的APP,合理的利用这些应用可以提高大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当今社会对网络的巨大需求还催生出许多互联网新型企业,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待遇丰厚的岗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诸如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现象层出不穷[3]。这些负面因素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而当代大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逐渐成长起来的,如何降低这些不利因素对当今大学生的展至关重要。

2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个言论高度自由的空间,这种高度的开放性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出极富创造力的火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同样因为这种高度的自由和开放,导致互联网被一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和势力所利用,借此来渲染个人极端主义思想,恶意诋毁他人[4]。特别是借助新媒体传播西方社会价值观,进而引导年轻人盲目地崇拜西方制度。信仰自由是以不能触犯我国法律为前提的,对于危害国家利益和破坏安定团结的行为必须制止。

2018年4月,厦门大学的研究生田某在微博上的言论给社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最终田某被开除党籍,中止博士培养,予以退学的处理。该事件在警醒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单纯提高学业成绩而不注重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及社会价值观的培养,不重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言论去伪存真的判别能力,培养出像田某一样的大学生对国家造成的损失反而比普通群众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在当下信息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3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我们也可以借助于网络环境。马克思主义是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3.1 加强大学生思辨能力

深刻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辨识能力,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世界本质。互联网信息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如果人云亦云、没有自身的判断能力,很容易被不良的舆论所利用。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伪存真,能够客观正确的对待网络事件。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在疫情期间果断决策,武汉封城,全民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有力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并向他国伸出援手,尤其是在意大利疫情严重,欧洲各国无人支援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并运送大量抗疫物质驰援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然而即便如此,疫情期间西方舆论抹黑中国的言论也从未停止,包括武汉封城期间所谓的“侵犯人权论”,欧美国家疫情大爆发后所谓的“中国赔偿论”,并且将这种言论在全球互联网上散播,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信息时代,这种言论难以避免,但是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用数据说话(如表1),中国对疫情的控制以及对他国的帮助都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案例。当代大学生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髓,客观地去看待问题的本身,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辨别言论的真伪,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表2数据能够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1.8%上升到15.2%,排名世界第二。在“东方巨龙”终觉醒,开始腾飞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改变的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中国威胁论”等论调频出,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中国速度给某些国家造成的恐惧。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全面地去看待当今的社会问题,不能因为极少数西方势力极具攻击性的言论而去全盘否定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还要教育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有可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改革中的问题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习近平同志也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当代大学生要看到当今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更要看到当今成就和未来前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祖国真正强大起来,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3.2 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

要教育当代大学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过程,学无止境。在漫漫求学路中,大学相比于中学只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起点而非终点,要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上进心,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信息时代的技术更迭速度超乎想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几年前还鲜为人知,而今却火爆全球,普通人即使不懂其原理,对其概念也能略知一二。大学生必须加强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信息时代也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若仅仅局限于大学课堂的内容是无法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学生要用发散的思维,结合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创新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海量的网络资源给了当代大学生非常有利的自学条件,除了大学生熟悉的慕课和各学术搜索引擎与数据库之外,还有各大IC元件供应商官网、专业技术论坛,以及培训网站、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博客,以及近年兴起的各种技术类公众号、APP等资源供参考学习[6]。当代大学生要利用好这些课外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争当时代先锋。

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准备,同时要把认识和情感、奋斗和理性、学习和志向有机结合,并将其转化为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对能力技术的钻研[7]。当今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局势注定了人才依旧是大国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力量尤其是在尖端科技领域的优劣,而尖端科技是最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观整个世界近代史,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变了全球形势,我们在这三次革命的总体表现差强人意,造成了国家落后多年局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今天,大学生要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把握时机,迎难而上。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只有大学生真正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国家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3.3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前后交替的时代,目睹了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意味着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进而决定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纵观世界科技革命发展历史,可得出规律性认识:“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8]。

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对创新能力、科技力量的依赖性更加凸显,当代大学生要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乘势而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础。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盛行,急功近利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当代大学生越是处于这种氛围中,越要沉下心来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研究。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完成了一系列“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壮举后,不少国人认为祖国现在的科技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当代大学生也没有必要这么刻苦地去钻研技术。这种肤浅要不得。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的施一公,是一位十分爱国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有一次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晚宴上与一位瑞典知名教授聊天,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瑞典教授不屑一顾,施一公据理力争告诉他,自己的祖国已经实现了登月,而你们呢。瑞典教授的一句“如果我们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我们能把500个人送到月球并安全带回来”让施一公哑口无言。瑞典教授的不认可并不是全无道理,国家的科技实力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原创性的研究还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需要更多更优秀、有责任感的原创型拔尖人才,这是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扎实基础,开阔视野、努力创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创新是建立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基础之上的,只有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后,才具备创新的必要条件。创新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去归纳总结,去提炼经验教训。理论来源于实践,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

4 结束语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教育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要明确学习目标、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强自己思辨、学习、创新、团队协作等全方面的素质能力,借力信息时代的科技力量乘势而上,尽全力完成伟大民族复兴的国家重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步楼.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 凝心聚力推进素质教育[J].山东教育,2018.31.

[2] 张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立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149-152

[3] 王晰巍.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20.2.

[4] 郭远.谣言治理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20.2.

[5] 崔敏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重大意義[J].企业文化,2017.20.

[6] 刘珺.大学生利用网络的专业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2.

[7] 李雯雯.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7.3.

[8] 李磊.习近平新科技革命观论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7.2.

[9] 韩振峰.习近平总书记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表述[J].前线,2017.5.

[10] 宋占新.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5.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络时代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