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金课”建设初探

2021-06-11韩慧妍郁晓庆樊彩霞安道新王东熊风光

计算机时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混合式金课课程目标

韩慧妍 郁晓庆 樊彩霞 安道新 王东 熊风光

摘  要: 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建设“金课”的倡议,基于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特点,结合该专业的毕业要求,修订了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确定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将其用于后续教学过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符合混合式“金课”的建设要求,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金课”; 课程目标; 达成度评价;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5-73-04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ourse" for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Network"

Han Huiyan, Yu Xiaoqing, Fan Caixia, An Daoxin, Wang Dong, Xiong Fengguang

(School of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National Computer and Application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proposal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our college, combined with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alty, the course objectives are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bjectives,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e reintegrated, and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is adopt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urse objective achievement degree is constructed, and it is applied to the follow up teaching process. The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meets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golden course" for blended teaching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golden course" for blended teaching; course objectives; achievement degree evaluation;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2018年10月17日,教育部提出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即建设“金课”,要求满足“两性一度”标准,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有效支撑毕业目标达成,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评价体系科学,有效提升课程质量[1]。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使其满足“金课”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我们研究。本教学团队从2013年开始致力于该课程的教改,2019年响应教育部关于建设“金课”的号召,努力将本课程打造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1 课程目标的凝练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产出的最低要求,应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一体设计,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明确[2]。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建设“金课”的指导下,依据专业培养方案中“知识、能力达成矩阵”要求,“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目标对应专业毕业要求中“工程知识(知识体系、知识运用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识别、结论判断)”、“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设计方案、创新意识)”,表1为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⑴ 理论教学模块,共40学时,具体如表2所示。

⑵ 课内实验实践模块,共8学时,具体如表3所示。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程讲解时严格按照层次顺序进行,每层都有相对独立的具体任务,层与层之间协调工作,才能完成整体运作[6-7],各层协议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尽可能地利用图、表以及思维导图的方式式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网络层知识结构图如图2所示,其他层类似,同时通过协议分析软件展示该层的数据格式。首先联系实际应用提出问题,引入该层的相关功能;在得到层次功能的基础上,对该层所涉及硬件、软件、地址定位和相应的技术进行分析讨论;其次对该层与其他层次如何协调运作进行阐述;最后再回到该层涉及的硬软件[-9]。

依此顺序形成一条从实践到理论,最后又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认知遵从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的过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3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宗旨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达成度评价方式反映学生毕业要求能否达成,进一步反馈教学中的问题。结果可用来指导教学大纲、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持续改进。该评价包含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定量评价主要采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定性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两种评价都折算为归一化量值,要求二者都要大于0.6,有一种小于0.6为未达成,总达成值取二者中的最小值。

3.1 定量评价

各考核方式对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的权重占比分配如表4所示,包含两个方面:总课程目标评价中各分课程目标的权重系数(Pi)和分课程目标评价中各考核环节的权重系数(Wik)。k表示不同的评价方式,i表示不同的课程目标;Gk表示第k种评价方式期末评价成绩平均分,均为百分制;Sik=Pi?Wik是第k种评价方式通过第i个课程目标反映在总课程目标评分权重占比;Wik表示第k种评价方式在第i个课程目标评价中的权重占比;Pi表示第i个课程目标在课程总评价中的权重占比。

⑴ 作业考核环节。本课程在线视频采用东北大学的姚羽、刘铮等老师的“计算机网络”视频(本课程组正在智慧树平台的协助下,录制自己的视频),同时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线上作业,要求学生课前全程观看视频内容,并完成对应的线上作业,为这两部分(线上)设置起始时间,超时则无法提交,学期末会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占总成绩的18%。

⑵ 随堂测试环节。随堂测试环节占用课堂学时,设置三次测试,支撑目标2和目标3,题目以主观题为主,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主要考核同学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解决能力、局域网的规划能力和应用层软件设计的能力,学生课堂答题拍照上传到学习通,老师及时批阅讲解,以便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⑶ 实验考核环节。该课程含有8学时的课内实验,覆盖到所有的层次,具体要求见表3。本课程课内实验主要涉及双绞线的制作、网络设备的认识以及各层协议分析。实验包含两个子环节,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权重占比均为50%,按百分制计。

⑷ 期末考试考核环节。采用闭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目标1-3的掌握情况,内容包括基本概念、计算题以及综合问题,按百分制计。

3.2 学生定性评价

本课程组于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对课程目标达成、学习收获、意见或建议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25题,三种类型的题目分别为20题、4题1题,发出96份,收回96份。课程目标达成度分为很好(0.95)、较好(0.75)、一般(0.60)、较差(0.45)和很差(0.25),统计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满意度较高,也认可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同学希望能够将网络设备加入课堂,把一些更新的網络技术融入课程中。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增加认识、配置网络设备的实验,同时派相关老师参加进修班和实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们的工程经验和“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并将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基础”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课程教学改革,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并依据教学过程设计了定量和定性的达成度评价方式,将课程改革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课程重视学生过程性考核,每种考核方式都严格按照比例支撑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过程中,将始终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及习题,结合网络发展方向,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随堂测试和期末考试中加大非标准化答案的试题比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高阶性”和“创新性”的能力。同时定期更新在线视频和在线作业,使课程能够具备更好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

[2] 王平,丁小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J].现代计算机,2020.12:106-109

[3] 贺娜娜,杨汀,李海涵.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数码世界,2020.173(3):154-154

[4] 丁永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中PacketTracer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7):33-34

[5] 邵伟宏.基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4:170,172

[6] 周公平.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7):224-226

[7] 张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9):160-161

[8] 韦大欢,冯刚.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改分析[J].才智,2020.1:88

[9] 陈首忠.“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改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8):105-106

猜你喜欢

混合式金课课程目标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工学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