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探究式教学 增效初中物理课堂

2021-06-11赵永臻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初中物理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的更深层次,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要给予适当点拨与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等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096-02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物理学习存在诸多困难。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物理教学的知识“灌输”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空间与时间,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与同伴合作探究,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教师要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优化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1   探究式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1.1  激活初中物理课堂

传统物理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讲演者、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时间。还有部分教师的生本观念淡薄,在教学中忽视了探究活动对学生物理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注重设计相关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建构知识。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的交叉立体学习网络的构建。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能激活初中物理课堂,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成为物理课堂的常态,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以活跃的思维进入探究活动,积极获取知识,提升能力[1]。

1.2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自制能力较弱,他们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投入精力进行探究。而枯燥的物理学习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放弃物理学习。探究式教学法模式下,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解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引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物理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与探索,产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并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在教学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身观点,与同伴共同促进,集思广益,有效促进物理思维的形成。

2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師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巧妙设计的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产生探究欲望。直观的问题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体验,让学生对问题有具体的了解后,学会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促进知识探究的不断深入[2]。

如在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渔夫用鱼叉插鱼的视频。渔夫在插鱼时,需要仔细观察,可是他们不以看到的鱼的位置作为插的位置,而是在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基础上,再向前稍微移一点距离作为插的位置,这样能准确插中鱼。学生看到这些画面后感到非常好奇,笔者趁机提问:“为什么渔夫要在稍微前移的位置插鱼?”并告诉学生,学习“光的折射”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纷纷翻阅教材,急切地想得到答案,这样学生就明确了探究目标,笔者创设情境的目的也有效达成了。再如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可以在实验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现象与规律,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首先,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笔者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包括放大镜、蜡烛、自制投影模型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特点,明确不同物品的作用。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明确物理原理。笔者为学生演示了放大镜对物体的放大功能,让学生把模型放置到投影机上,观察模型在墙壁上倒立的像。并利用照相机和光源进行观察,学生发现照相机光屏上的蜡烛在缩小并显示倒立的像。在这个环节,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究竟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向还是倒立成像”“成像是虚还是实”等。之后,笔者组织小组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实验,学生在小组内分配实验任务,如有的学生调节蜡烛位置并记录物距,有的调节光屏并记录物距,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检验、监督和做实验记录等。最后,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解决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进入探究的更深层次,完成知识建构。在本环节,笔者结合实验情境,在关键环节提出问题,推动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也提高了学生根据实验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与引导作用,根据学情及小组探究情况,通过提问对学生探究情况进行有效调控,确保学生按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探究知识,总结规律。

2.2  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究式教学常常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展开,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体验更具体与真切,能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初中物理教学注入了活力,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学习动机得到增强。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中心,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3]。

如在教学“浮力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有关浮力现象的情境,如船只在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海中下沉和上浮等。笔者边播放视频,边引导学生探究,船只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下沉与上浮的,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探究动力。在教学“机械运动”时,学生对教材中的描述,如运动快慢及如何测量平均速度相关知识比较陌生。如果进行说教式教学,学生会处于被动听讲地位,对这些知识点就更透彻理解。于是笔者运用多媒体将相关知识点投放到大屏幕上,并配以图画与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与体验所学知识点,还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与探究,化解了生涩的理论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困难。在教学“物态变化”时,单凭阅读教材及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对本节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更谈不上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于是笔者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生活中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并且呈现知识脉络,根据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攻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为中心,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要避免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与滥用,如整堂课播放幻灯片,会挤占学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所以,只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

2.3  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的体验,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让教学符合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及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在“升华和凝华”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如观察家庭中使用时间较长的灯泡钨丝较新灯泡的钨丝会更细一些,并且颜色也呈现黑色。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消失、电影里使用干冰制雨营造下雨场景、冬天室内的玻璃上常常会出现冰晶等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学“重力”一节时,理解重力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直接把教材中重力的定义告知学生,“地球的吸引力导致物体所受的力称为重力”,那么大部分学生是理解不了的。此时,教师就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透彻理解重力的概念,如瀑布向下流淌、苹果落地等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向空中拋一个纸团,不管学生扔多高,用多大力气,物体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就水到渠成。此外,物理作业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传统教学中,物理作业通常以书面形式出现,学生面对枯燥的物理作业,往往没有太大兴趣,缺乏探究的动力。在探究式教学下,物理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物理作业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学习“家庭电路”以后,学生对家庭电路的设置及用电器等方面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家庭电路的作业,让学生了解家中电器的功率是多少,算一下家中所用的保险丝是什么规格的。这样可以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以探究为主线组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鹏凯.试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

[2]曾华南.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9(12).

[3]刘顺林.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5).

【作者简介】

赵永臻(1970~),女,汉族,山东曹县人,本科,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初中物理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