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对泌尿外科行回肠膀胱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06-11易毅张劼葛琤朱礼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造口延续性出院

易毅 张劼 葛琤 朱礼霞

1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214000;2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214000

膀胱癌为泌尿外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渐升高[1]。回肠膀胱术为膀胱癌尿流改道常用术式,在术后需要进行腹壁造口,该术式改变了患者排尿方式,对其生活、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均带来严重不利影响[2-3]。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患者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导致其在出院时难以完全了解并掌握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在脱离医护人员视线后未能严格完成自护措施,最终影响疾病康复进程[4]。延续性教育护理属于全新的护理理念,更为注重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出院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为目的[5]。而借助微信平台能够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接受护理指导与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形式创新性、时效性更强[6-7]。为探究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泌尿外科行回肠膀胱造口患者中,比较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回肠膀胱造口患者92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范围为20~75岁,年龄(45.32±7.6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或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8例。观察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20~73岁,年龄(44.14±7.5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9例。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膀胱癌,初次接受回肠膀胱手术;患者及家属会使用智能手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并自愿参与微信互动;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意识障碍;伴随精神病史;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实施的必要性、手术操作流程等,向其介绍泌尿造口袋种类、辅助用品特点,并引导患者选择最适造口护理用品;同时定时向患者讲解与演示造口袋的更换与注意事项,定时与患者进行交流,疏解其不良情绪等。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组建延续性教育护理小组 包括1名主治医师、1名造口治疗师、5名造口护理经验丰富且交流能力较强的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与相应考核,其内容包含造口专科知识培训、延续性教育护理的意义、相关护理流程以及护理过程中问题应对措施等。

1.2.2 认知与需求评估 在患者出院前1 d,医护人员观看患者或家属更换造口袋的过程,评价其对造口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了解其对造口的认知,评估其对造口的接受程度与心理变化情况;咨询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希望得到的帮助,了解其对相关健康教育的需求;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评估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1.2.3 制订出院护理计划 医护人员向患者与其家属讲解延续性护理内容,提高其依从性;与患者及其家属一同探讨出院后可能会面临的护理问题,根据患者认知与需求评估结果,咨询造口治疗师对于造口袋更换技巧、并发症预防、缓解不良情绪方法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制定出双方均满意的院外护理计划。

1.2.4 微信远程教育 以微信平台为媒介,对患者进行远程指导与教育;在患者住院期间,引导其家属进微信群,并引导其熟练使用微信查看信息与发送聊天信息,具体内容为:(1)微课。①推送频次:借助微信平台,分为3个阶段(出院第1个月、出院第2个月与出院第3个月),每个阶段进行3期推送,共9期。②呈现形式:包含动画、图片、真人演讲等。③内容:明确每期推送主题,时长在10 min以内;出院第1个月的主题包含造口袋更换、生活指导等;出院第2个月的主题包含造口相关知识、生活指导等;出院第3个月的主题为经验分享、生活指导等。(2)微信群:群管理者鼓励患者或家属在群内分享造口自我护理过程中的感想与体验,使群成员能够相互学习;群管理者及时把控群内聊天内容,确保群成员拥有良好交流环境;延续性教育护理小组成员依次通过群聊形式,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与转诊指导等,每位小组成员每日在线指导时间为30~45 min;根据患者聊天信息,分辨其是否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对相关患者进行适当疏导;每日定时发布群公告。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泌尿造口自我护理量表(UES)[8]对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患者造口自护能力进行评价,量表包含2个维度,即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技能,共7项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造口自护能力越高。(2)采用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I-23)[9]对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患者造口适应能力进行评定,量表包含4个维度,共有23项条目,本研究剔除3项单独条目,保留其余20项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总分为0~8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造口适应能力越高。(3)观察并记录干预3个月后患者出现造口回缩、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尿液刺激性皮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造口周围组织增生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造口自护能力 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造口自护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造口适应能力 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造口适应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接受、持续担忧、社交、愤怒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低于对照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尿路造口意味着患者排尿方式改变、自我形象紊乱,因而患者自术后难免会出现孤独、抑郁等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10-11]。同时,患者在出院后难以正确、完全掌握造口护理,需借助旁人的帮助,导致患者造口自护能力较低,提高其依赖性[12-13]。因此,需对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行延续性教育护理与管理,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护理,以促进其疾病康复进程[14]。

表3 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表1 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造口自护能力比较(分,±s)

表1 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造口自护能力比较(分,±s)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 P<0.05

表2 两组回肠膀胱造口患者造口适应能力比较(分,images/BZ_14_2107_1252_2125_1308.png±s)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6 46接受干预前20.43±6.53 20.11±5.98 0.245 0.807干预3个月后25.35±4.37a 30.23±4.14a 5.498<0.001持续担忧干预前10.12±1.13 10.31±1.09 0.821 0.414干预3个月后15.56±3.06a 17.77±2.15a 4.008<0.001社交干预前7.64±1.04 7.36±1.08 0.795 0.429干预3个月后10.15±2.05a 14.42±1.52a 11.348<0.001愤怒干预前3.24±0.80 3.32±0.86 0.462 0.645干预3个月后5.78±0.86a 7.33±0.64a 9.266<0.001总分干预前41.43±6.53 42.10±6.41 0.497 0.621干预3个月后56.84±5.98a 69.75±4.62a 11.587<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6 46自我护理意愿干预前1.21±0.38 1.17±0.39 0.498 0.620干预3个月后1.76±0.53a 2.11±0.55a 3.108 0.003自我护理技能干预前9.14±1.14 9.42±1.20 1.147 0.254干预3个月后13.76±3.21a 17.69±3.30a 5.790<0.001总分干预前10.35±1.65 10.59±1.43 0.746 0.458干预3个月后15.52±2.26a 19.80±2.18a 9.245<0.001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 P<0.0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造口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可提高回肠膀胱造口患者的造口自护能力,原因为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认知与需求进行评估,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与健康教育需求,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出双方均认可的出院后护理计划,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计划的开展[15-16]。此外,通过微信平台逐渐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逐步提高其造口自护能力[1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造口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表示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可提高回肠膀胱造口患者的造口适应能力,原因为在患者出院后,运用微信了解其他患者的情况,彼此鼓励;通过微课推送,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造口知识掌握水平与技能,提高其自护积极性,促使患者适应并接受造口[1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低于对照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可降低回肠膀胱造口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原因为从并发症的预防角度,在微课推送着重向患者推送造口更换相关视频、并发症相关知识等,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正确自我护理;同时患者还能够在出现异常时,借助微信及时得到帮助,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9-20]。

综上所述,对泌尿外科行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进行基于微信远程延续性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造口自护能力与造口适应能力,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造口延续性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
上海举办造口护理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