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中医护理门诊的开诊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2021-06-11林美珍唐芳魏琳邹涛张小培刘杨晨刘竹韵王怡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门诊专家护士

林美珍 唐芳 魏琳 邹涛 张小培 刘杨晨 刘竹韵 王怡琨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2500

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增长及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形式远超出传统的护理概念[1],以中医传统技术疗法为特色,护士为主导的中医护理门诊也伴随着新时期中医药蓬勃发展迎来新的契机。2016年至2020年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在“十三五”期间大力着手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长足发展,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必然趋势[2-3]。然而,如何培育中医临床护理专家,开设独立中医护理门诊,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虽然近年来,国内的各类型专科护理门诊逐渐增多,但培养独立的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的临床护理专家需要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他们不仅要求要熟悉普通的门诊工作流程,更需掌握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能操作,能够熟练的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护理的思维,完成健康知识咨询、常规的体格检查、健康问题的评估、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的制定、整体健康的促进和维护、健康指导、护理研究等工作内容[4]。目前,全国开设中医护理门诊的医疗机构寥寥无几,其工作运行模式、服务内涵、岗位职责皆行其法,对于选拔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也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5]。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德尔菲法的专家函询,旨在探究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要求,为中医护理门诊的形成及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遴选(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2)具有10年以上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理从业、护理管理等相关工作经验;(3)院级以上专科护士;(4)对本研究有兴趣,并自愿参与多轮专家函询者。

1.2 研究方法及步骤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就中医门诊护士核心能力,进行为期2轮的专家函询,收集了华中、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各区域同行护理专家的意见,并对所有汇总意见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整合[6]。

1.2.2 研究过程 (1)组织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共8名成员,硕士生导师及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硕士研究生4名,负责拟订研究方案、遴选及联络专家、小组讨论形成中医独立护理门诊护士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及评价指标的草案;拟定专家函询问卷;发放和收取专家咨询表;并对2轮所有的专家回函意见进行整理、统计、分析。(2)专家函询问卷的制定:参考美国护士协会、加拿大安大略大学护理委员会提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7个维度[7-8],经研究小组讨论编制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包括:①研究背景导入。介绍研究目的、中医护理门诊的国内外现状。②专家一般资料及权威性调查。用以鉴别专家对本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判别依据;判断依据对专家判断影响程度的大小分为大、中、小3个层次,并量化分值:理论分析(0.3、0.2、0.1),工作经验(0.5、0.4、0.3),参考国内外资料(0.1、0.1、0.1),直觉判断(0.1、0.1、0.1)。熟悉程度分为非常熟悉、较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5个层次,分别赋值1.0、0.8、0.5、0.2、0.1。③专家咨询表:依照Likert 5级评分法对各咨询条目的“重要性”进行分级,由专家对各咨询条目进行打分,咨询条目包括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同时设置专家意见栏,以便于对条目进行删除、修订[8]。(3)调查实施。第1轮函询采用邮件发放和回收,在首轮问卷的基础上,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并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回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描述性资料用频数、率、构成比表示;专家的积极性指标:以问卷回收率和建议提出比率来表示。专家的权威程度指标:由Ca(专家的判断依据权)和Cr(专家熟悉程度权)来决定。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s)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表示。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遴选了全国12个省份1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4所中医药院校的26名专家,专家基本信息如表1。

2.2 咨询专家积极性系数 专家积极性系数,采用问卷回收率[(回收问卷数量/发放问卷数量)×100.0%]、发表建议专家比例[(发表建议专家数量/回复专家数量)×100.0%]来表示。本研究专家问卷应答率第1轮与第2轮分别是100.0%、88.5%。第2轮未应答的3名专家,1名为从事教育的高校副教授,为主任护师,另2名来自临床医院,为副主任护师。在第1轮咨询中共12名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占46.2%,第2轮咨询有2名专家提出指导性建议,占7.7%,应答率维持70.0%以上,表明本次调查的优良性。2轮的应答率较高,说明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响应积极程度高。

2.3 咨询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 权威程度(Cs)为专家判断依据权值(Ca)和熟悉程度系数(Cr)的平均值,Ca=依据权数/咨询专家人数,Cr=∑每位专家自评熟悉程度×系数/咨询专家人数,本研究中,专家熟悉度及判断依据:Ca=0.950,Cr=0.862,因此,Cs=(0.950+0.862)/2=0.906。这说明本研究所邀请的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首轮专家函询中一、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657、0.680,第2轮专家函询的一、二级指标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859、0.833。第2轮高于第1轮,专家意见逐渐趋于统一。

2.5 中医护理门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职业态度。①职业认知:认同护理工作、中医及中医护理的职业价值;②职业情感:热爱本职工作及中医医学,有爱心、耐心,以患者为中心;③职业行为:遵守医院及门诊的规章制度、流程,认真负责。(2)临床护理实践能力。①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参与中基、中药、中诊及方剂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基础;②独立实施门诊护理评估:中医四诊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辨别病情,熟悉转诊流程;③能运用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体质辨识等辨别病情,为常见病、慢性病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④具备制定个案管理计划的能力,如康复、饮食、情志、运动、中医特色治疗等;⑤掌握执业范围内的各项非药物治疗处方的种类、适应证等;⑥擅长利用某一项或多项中医特色技术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⑦具备识别疾病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开展健康促进的能力;⑧跟踪效果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⑨熟悉抢救药品、特殊药物的应用,具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⑩具有个案及群体的随访管理能力。(3)沟通交流能力。①具有良好的语言、书面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家属、同事良好沟通;②具有良好的医护技团队协作能力,完成专科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运转;③协调并解决门诊医护患矛盾冲突的能力;④具有多学科协助能力,组建医学多学科诊疗模式。(4)管理能力。①计划能力,拟定门诊短期和长期工作计划和目标的能力;②组织能力,组织门诊义诊或其他各项活动的开展及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信息的合理调配;③领导能力,树立榜样,能够带领团队;④协调能力,协调团队与院内各部门的运转,达到团体功能最大化;⑤控制力,把握护理工作的节奏、监督,反馈;⑥绩效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目标管理及经营管理能力。(5)专业发展能力。①研究能力,有接受文献检索、基础统计学、护理研究方法学理论的培训;②教学能力,担任临床、理论课程带教,参与教学效果考核;③个人发展能力,具有主动学习应用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的能力,及主动帮助同行提高护理能力;④了解国家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患者及自身权益;⑤掌握相关心理、人文、计算机应用、个案管理的知识。(6)评判性思维能力。①综合分析能力,分析患者病症制定可行的中医护理方案;并能评判性执行医嘱;②推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正确判断、推理、预防;③决策应变能力,面对紧张的压力和变化情况,能有自控力,能准确应对,突发状况能及时处理。(7)泛文化适应能力。①尊重患者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背景;②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尊重风俗习惯、社交礼仪、饮食习惯等。

表1 26例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2.6 专家咨询结果 首轮专家函询,职业态度中的职业认知及职业情感,有2位专家建议增加“中医及中医护理的职业价值”,强调应突出中医文化及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性,研究小组予以采纳;针对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一级指标,1名专家建议二级指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参与中基、中药、中诊及方剂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基础中应详细列举出中医基本理论的涵盖内容,能运用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体质辨识等辨别病情,为常见病、慢性病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应增加需掌握的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小组反复讨论后,予以采纳并补充相关内容。1位专家认为擅长利用某一项或多项中医特色技术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中医技术应该是为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或某一症状,应增加某一症状。研究小组经小组反复商榷后,认为护理问题涵盖疾病症状,疾病症状最终将以某个健康问题得到解决而缓解,故暂不予采纳;部分专家针对“沟通交流能力”要求增加学习应用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的能力及增加多学科诊疗合作能力,研究小组在具有良好的医护技团队协作能力、完成专科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运转中做出增订;针对“管理能力”的一级指标中,1位专家认为涵盖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不是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经研究小组及大部分专家的反复商榷,认为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是核心能力中的必要且重要的能力之一,故暂不予采纳。另2位专家分别建议管理能力中,应该增加时间和信息调配的能力和增加经营管理及目标绩效管理的能力,研究小组予以采纳,在组织能力及绩效管理能力中做出调整。此外,有专家建议将“尊重风俗习惯、社交礼仪、饮食习惯等”和“文化差异性”融合,查阅文献后再经小组讨论后采纳,予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尊重风俗习惯、社交礼仪、饮食习惯等做出调整。第2轮专家咨询共发放26份,收回23份。其中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无删除,2名调整修改,专家意见趋于统一,最终形成包含7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的中医护理门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 讨 论

目前中医护理门诊还没有固定模式,出诊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全国也缺乏相应的指引和参照标准。因此,如何运用科学、被认可的方法确定中医护理门诊的核心能力,成为培养中医临床护理专家和开设中医独立护理门诊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

3.1 中医护理门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研究26名专家涉及与中医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等多个相关的领域,本研究2轮应答率皆在88.0%以上,证明了同行业中专家对中医独立护理门诊的参与度和关注程度较高;在职称结构上,26名专家皆是高级职称,其中正高职称14名,占53.8%;工作年限超过20年的专家占61.8%;拥有硕博士学位的专家占34.6%,专家权威程度较高,研究结论较为科学可靠。

3.2 内容全面且突出了中医独立护理门诊的专业特色 本研究在美国护士协会、加拿大安大略大学护理委员会提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各大三级甲等中医院专家共识和可行性情况分析,提出了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应具备的核心护理能力,包含如下几方面:(1)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个人对某种特定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9]。其主要内涵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3方面,而护士职业态度最终指向护理行为,在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传统中医文化大力弘扬的时期,倡导护理人员增强职业价值认同感和激发其对中医事业的热情,对于引导护士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稳定中医行业的护理人才,促进学科发展有重要的意义。(2)夯实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护理实践能力是在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规定下,护士应用自身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他相关的能力,是护士业务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10]。因此,对于出诊中医护理门诊的护理专家,社会、患者、行业对其具备的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往往有着更高的标准和期待。(3)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护患关系是护理与需求关系的总称,而导致护患关系矛盾激化普遍存在沟通不足、沟通障碍的现象[11]。1位具备中医护理门诊资格的临床专家,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书面沟通能力,良好的医护技团队协作能力,协调并解决门诊医护患矛盾冲突的能力,建设医学多学科诊疗模式的能力。(4)良好的护理管理能力。良好的护理管理能力是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及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12]。而中医护理门诊的出诊专家,不仅需要具备基本门诊工作执行者的能力素养,同时应具备一定的规划能力、目标管理及经营能力。(5)促进专科和学科发展的能力。为了更好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也为了在当前复杂的医患形式下,保护好自身,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必须熟悉掌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执业,用法律来武装和保护自身,同时还需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开展和学习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的能力,以利于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基础上,使学科有所创新和发展。(6)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是指运用现有的知识储备,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思考、分析、推理,作出恰当判断和取舍的一种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13]。(7)尊重文化差异性,中医护理工作者需具备泛文化适应的能力。文化价值的认可是一切沟通的桥梁,人际交往的保障。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日常的护理工作[14]。

中医护理是在传统医学文化背景下融入了医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发展形成,是现代中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理念的深入,护理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护理工作由疾病的护理范畴向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拓展,中医护理的优势也不断受到医学界的肯定和推崇[16]。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医护理门诊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框架支撑和理论指导,还可以作为出诊护士的能力考核及准入评估的参考依据。护理管理者可参照如上核心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明确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护理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门诊专家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门诊支付之变
致谢审稿专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