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清TC、CGRP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2021-06-11郭庆军吴志东
郭庆军,蒋 涛,陈 飞,倪 璐,王 坤,陶 龙,吴志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是指因颈椎退变而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症候群,该疾病具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一般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但该疗法易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影响疗效[3]。目前,非手术疗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其中整脊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颈椎生理曲度[4]。温针灸作为中医治疗手段,通过针刺患者特定穴位,并对特定穴位进行艾灸,可改善患者头昏、眩晕等症状[5]。但目前关于温针灸联合整脊法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温针灸联合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2~59岁,平均(46.77±5.11)岁;病程1~3月,平均(2.48±0.25)月;合并症类型:高血脂11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33~61岁,平均(47.99±6.21)岁;病程1~3月,平均(2.28±0.35)月;合并症类型:高血脂13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伴有眩晕[6];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辨证为气血亏虚证,患者伴视物旋转,舌淡苔少,脉细弱;③近1月内未接受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者;④未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者;⑤精神状态良好,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好者;⑥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梗死、脑出血及癫痫症者;②伴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③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④肝、肾功能不全,且凝血功能异常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⑥临床资料不完整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西医治疗 口服尼莫地平片(国药准字H10910081,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0 mg),1片/次,3次/d。
1.3.2 对照组 在此基础上采用整脊法进行治疗。①颈椎牵引:取患者坐位,颈椎前屈20°,采用大重量短时间枕颌带牵引法,将重量从4 kg增至10 kg,30 min/次,1次/d;②整脊手法:先行颈部肌肉放松,再对患者行枕三角按压法及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1次/d;③功能锻炼:将患者双手十指交叉合拢,举过头顶置于枕颈部,用力后仰,同时,双手向前与之对抗10 s,10 min/次,1次/d;④中药内服:给予患者归脾汤口服,100 mL/次,1次/d,治疗4周。
1.3.3 试验组 采用对照组方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取患者夹脊穴为主穴,风池、率谷、百会、气海、中脘以及上星穴为配穴;取俯卧体位,消毒指定穴位和针具,选取毫针(0.30 mm×40.00 mm),直刺以上穴位,深度约15 mm,进针时速度要快,以发散至患者整个颈肩部为最佳针感,得气后则行平补平泻手法;再在患者夹脊、风池、率谷、百会、气海、中脘以及上星穴位处行雷火温针灸(雷火灸条主要由茵陈、木香、沉香、穿山甲及干姜)等中药组成,将雷火灸条剪成直径约为 1.50 cm、高约为 1.50 cm 的圆柱体,插于针尾后点燃使其燃烧,艾灸距离患者皮肤4~5 cm,每次治疗灸1壮,诸穴留针30 min后出针,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评估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其中头痛、眩晕等症状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为治愈;头痛、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头痛、眩晕明显减轻,日常生活明显恢复正常为有效;以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 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8]评估两组眩晕症状,总分0~30分,得分越低说明眩晕症状越严重;采用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9](FS-CSA)评估两组颈椎功能,总分0~30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颈椎功能恢复越好。
1.4.3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江苏亿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检查两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
1.4.4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6 mL,高速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非平衡法测定两组血清CG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清D-二聚体(D-D)水平;采用酶标仪比色法测定两组血清TC水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50% vs 8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眩晕症状评分均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FS-CSA评分均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LVA、RVA和BA均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2.4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D-D、TC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清CGRP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据流行病学[10]调查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率6%~15%,该病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及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其中整脊法可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对颈椎失稳严重的患者疗效较好,但该疗法远期疗效较不理想[11]。李玉霞[12]指出,温针灸具有温热作用,可加快椎动脉舒张血流速度,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能够明显缓解肌肉以及关节韧带的紧张,改善眩晕症状。因此,本研究在采用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基础上加以温针灸进行治疗,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案对颈性眩晕的影响。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眩冒”等范畴,《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风头眩候……风眩,是体虚受风,风入于脑也……。”《灵枢·口问》曰:“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目为之眩。”可见该病病位在脑髓清窍,病性为本虚标实,故治疗宜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原则[10]。温针灸作为中医针灸手段,通过针灸患者特定穴位,可发挥醒脑开窍的良好效用。百会穴为治疗眩晕之要穴,通过针灸该穴位可发挥平肝息风、安神明目、醒脑开窍和升举阳气之效[13];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是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通过针灸该穴可发挥舒经通络、祛风解表、熄风潜阳和明目安神之效[14];而针灸双侧率谷穴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的作用;针灸上星穴可缓解头晕、目眩和头痛之症。因此,通过针灸以上穴位,可协同发挥平肝潜阳、醒脑开窍的良好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FS-CS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而眩晕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升高,提示给予颈性眩晕患者温针灸结合整脊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受损情况并提高疗效。
临床相关文献[4,15]报道,TC、CGRP及D-D等指标参与颈性眩晕的疾病发展进程,当患者出现颈性眩晕时,其全身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液黏度增加,最终导致患者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影响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导致LVA、RVA和BA血流速度异常升高。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4周后,试验组血清CGRP水平及LVA、RVA和BA高于对照组,而血清D-D、TC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百会穴为调节患者大脑皮质功能的要穴,通过对该穴位进行针灸,可扩张血管,调整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脑部血液流变学,增加组织供血供氧量,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减轻椎动脉硬化进程及发展,达到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目的[16];而针灸风池穴可缓解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椎动脉痉挛,从而促进椎-基底动脉供血,维持血清TC、CGRP及D-D水平平衡,改善眩晕症状[17]。
综上,温针灸结合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D-D、TC水平,提高患者血清CGRP水平及LVA、RVA、BA血流速度,从而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受损情况,提高疗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