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情绪主题绘本选择:扎根“适龄圈”中的“适读点”
——基于NVivo11.0的质性分析

2021-06-11刘慧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参考点编码调节

刘慧贤,但 菲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问题提出

情绪能力指个体能够感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和调节情绪,进行有效社交的适应性情绪反应[1]。3-6 岁是幼儿情绪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个体后期成长和社会融入有着重要作用。情绪主题绘本通过为幼儿呈现有关某种情绪状态的故事,帮助幼儿能够识别自己或他人的某种情绪状态,进而使幼儿表达和疏解自己的情绪,是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媒介[2]。近年来,国内以情绪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情绪教育研究正在日益丰富与完善,相关的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明显增多,研究内容也从幼儿的总体情绪能力逐渐区分出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内部维度。然而,研究者对于情绪主题绘本的选择缺乏统一的取向和标准,选择依据不免含糊笼统,科学性和合理性仍有待验证。以经典情绪绘本“我的感觉”系列为例,多数研究者选择该系列绘本作为教育载体。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小班、中班、大班),研究内容的情绪维度差异大(情绪的理解、表达、调节)。可见,目前的情绪绘本选择虽然参考了适读年龄、参考书目、绘本选择标准等诸多方面,但选择结果极易流于表面,仅是落脚于情绪绘本的“3-6岁适龄圈”,未能抓住绘本内容与目标年龄段幼儿发展相契合的“情绪适读点”。

面对绘本市场中庞杂多样的情绪类绘本,“适龄期3-6岁”不应是教育者选择绘本的唯一标准,而是需要以绘本内容为基准,选择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情绪绘本。笔者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11.0 质性分析软件,选择50 本具有代表意义的3-6 岁幼儿情绪主题绘本,扎根于绘本的第一手文本内容,精读细读,归纳总结出幼儿情绪主题绘本中的核心节点,分析绘本中不同类型的情绪事件,为今后的幼儿情绪绘本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幼儿情绪绘本的界定与选择

首先,综合考量已有的实证研究,科学界定本研究中幼儿情绪绘本的基本概念。幼儿情绪能力指其辨识、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进而自主调节、控制和正确表达情绪的能力[3]。绘本由“picture book”译成,指由文字与图画或完全由图画组合而成的图画故事书[4]。因此,本研究中的幼儿情绪绘本即通过呈现有关某种情绪状态的故事,帮助幼儿辨识、理解常见情绪,引导其正确表达情绪体验,进而调节情绪,提升情绪能力为主旨的儿童图画故事书。

其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收集3-6岁幼儿情绪绘本。线上通过查阅各大售书网站(淘宝、亚马逊、京东、当当网、孔夫子旧书网、老约翰绘本馆)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搜狗等方式收集;线下通过查阅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情绪绘本以及相关参考书进行收集。仔细筛选后,剔除存在文化差异的绘本,最终选择“我的感觉”系列绘本(全7 本),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绘本(部分),以及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奖等国内外奖项,在多个实证研究中建立专家效度的情绪绘本,共计50 本,见表1。其后,对全部绘本的文本内容进行录入与整理,形成最终的文本分析稿。

表1 情绪主题绘本书目

续表1

(二)绘本内容的编码

依托扎根理论,笔者通过NVivo11.0 质性分析软件对绘本材料进行处理和分析。NVivo11.0软件是以编码为主要手段的定性研究工具,研究者在研究之前,要搁置自身的倾向与先前想法,不预先建立理论假设,而是从已有资料中归纳概括出概念和命题,之后建构理论,是在经验事实上抽象概括出理论[5]。

基于绘本本身的文学性与人物情绪状态的情境性,笔者将50 本幼儿情绪主题绘本的最终文本分析稿导入NVivo11.0 软件中,逐篇、逐句、逐字精读。首先,在开放编码过程中,笔者对每句话进行自由编码,若不涉及情绪状态则不记录在内。对于内含多个节点的同一句话实行特殊标记,并将相似内容或重复内容二次整合。其次,在主轴编码过程中,笔者通过整理已有自由节点,正式建立各类属之间的联结模型,保证以编码划分情绪维度节点的准确性。以绘本《双味情绪》为例,“既开心又伤心”“既兴奋又担心”“既自私又友好”在语境和语义上皆可界定为混合情绪,而混合情绪又属于“反省的情绪理解”类属,则二级编码为“反省的情绪理解”。

因此,经过开放编码(建立自由节点)、主轴编码(建立树状节点)等多次反复循环调整,在保证精准架构编码节点的前提下,最终形成3 个核心节点(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共计1044个参考点,见表2。

表2 幼儿情绪绘本的核心节点编码

(三)编码的信度

为保证编码的信度,笔者进行他人的百分比同意度和自身内部一致性的信度检验[6]。首先,笔者自身间隔两周后,对同一份绘本文字稿进行编码,并利用软件比较两次编码的结果,内部一致性的比例为96.73%。其次,请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对相同材料进行编码并与笔者的编码进行比较,计算出两者的编码一致性的比例为93.15%,编码的信度良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情绪绘本中情绪理解要素的节点分析

幼儿期的情绪理解主要表现为幼儿对情绪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后果进行解释,并对他人做出适宜表达的情绪反应能力。本研究中的情绪绘本包括三个主要的情绪理解层次,由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依序作为外在的情绪理解、心智的情绪理解以及反省的情绪理解。其中,外在的情绪理解最多,建立322 个参考点;心智的情绪理解涉及60 个参考点;而最高层次的反省的情绪理解内容较少,占23 个参考点,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幼儿情绪理解的树状节点编码

1.外在的情绪理解

本研究中的绘本人物的外在的情绪理解主要包括表情识别、外因情绪理解、愿望情绪理解,共建立405个参考点,占比较大。

面部表情是人们情绪体验的外在表现。表情识别指幼儿能够根据面部表情来推测个人的情绪状态。本研究中共有26 本绘本出现人物的面部表情识别事件,正向情绪识别的次数少于负向情绪识别。其中,涉及正向情绪识别的绘本有11 本,共32 个参考点;负向情绪识别的绘本15 本,共50 个参考点。研究表明,幼儿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发展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对高兴、快乐等正向情绪的识别优于对生气、害怕等负向情绪的识别[7],且4-5 岁是生气情绪识别的关键期。因此,关于表情识别的绘本相对适读于小、中班幼儿(3-5 岁左右),如绘本《幸福,在我身边》中描述了小春和妈妈从眼睛、嘴巴、耳朵找到了“幸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我的情绪小怪兽》以颜色、表情为线索,呈现出五种常见的情绪,有助于小、中班幼儿提升情绪识别能力。

外因情绪理解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体验作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的能力。绘本中的外因情绪理解共编码105 次,在29 本绘本中出现,对生气、害怕等负向情绪的归因居多,包括家庭矛盾(57)、社交问题(34)、自身经历(14)方面。如绘本《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中,“我的弟弟鲍勃正在房间里满地乱跑”是“我”脾气暴躁的家庭原因;“饼干碎了、豌豆太烫了、身上湿湿的”是自身的经历原因等。而正向情绪归因仅仅在绘本《我为什么快乐》《我爱我家》《小麻雀的快乐一天》三本书中出现。可见,目前的情绪绘本较少关注人物正向情绪体验的归因及情境分析。已有研究指出,3-4 岁是促进幼儿对情绪外因理解能力的关键期,4-6 岁幼儿已经基本具备了对常见情绪的解释能力。也就是说,与情绪外因理解相关的绘本更为适合小班幼儿(3-4 岁左右)进行阅读,如《我为什么快乐》(19个参考点)。

幼儿知道某种情绪是由内心的愿望决定的,称为愿望情绪理解。本研究的绘本材料中包括被他人关注的愿望(63)、公平分配的愿望(39)、兴趣满足的愿望(24)。可见,绘本中的人物最为渴望家人、朋友的关心。如绘本《我不怕孤独》提到的“大人们的背影总是忙来忙去”。其次是二孩家庭中家长公平对待的诉求,以及自身兴趣需要满足的愿望,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幼儿存在的主要心理需求。从年龄角度出发,研究显示,大约在3-5 岁,幼儿能够理解同一件事为什么会让有不同愿望的同伴产生不同情绪。3岁是儿童理解愿望情绪的关键时期[8]。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多数绘本展现出愿望情绪理解相关内容的原因,3-6岁幼儿基本具备该维度的理解能力。紧密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助于幼儿与绘本人物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

2.心智的情绪理解

心智的情绪理解包括了解以信念为基础的情绪、以记忆为基础的情绪及隐藏情绪。本研究主要涉及信念情绪理解和线索情绪理解。

信念情绪理解指个体对于情境与自己或他人所持信念是否一致时所产生的情绪理解。幼儿从4 岁开始理解信念相关的情绪,到了6 岁才能普遍习得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9]。在50 本情绪绘本中,共有17本绘本涉及人物的信念情绪理解,积极信念共建立13个参考点(如自信心、胜任感、安全感),而消极信念则建立35 个参考点(如自卑、焦虑、担心)。从编码结果可以看出,3-6岁幼儿的情绪类绘本倾向于帮助幼儿弱化自身对消极情绪的信念感,进而完成幼儿积极情绪信念的正向建立。例如,我的感觉系列绘本《我好担心》中,主人公小莉一直在担心并没有发生的事,像是“压倒房屋的大树”“生日蛋糕不够吃”“老师找我麻烦”,长达12个参考点。而故事结尾“朋友小玉”的出现消除了小莉的担心情绪。在满足故事戏剧性、趣味性的同时,也间接暗示,幼儿可以通过人际支持等情绪调节方式来纠正错误的情绪信念。

线索情绪理解指个体根据特定的情景线索对人物情绪进行识别或推断。研究表明,幼儿能够逐步理解过去环境中的某些元素可以作为一种线索式信息,当这种线索式信息再次出现时,当时发生过的情绪会被再次激发,并且幼儿对高兴情绪的线索识别能力最强[10]。在本研究的绘本文字内容中,仅有《生气汤》《我好难过》《我会关心别人》三本绘本提及线索情绪理解,绘本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看到他人身体受伤或遭遇挫折后能够准确判断出相对应的情绪体验。不过,材料编码数据中情绪线索的缺失可能与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有关,幼儿在与绘本内容紧密结合的插图中更容易清晰直接地识别活动发生的情境,进而判断人物情绪。

3.反省的情绪理解

反省的情绪理解包括:了解道德情绪、了解混合情绪可同时存在。道德情绪指个体依据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评价行为时产生的情绪。在学前阶段,幼儿对道德情绪的理解能力发展非常缓慢,要在9 岁以后才开始有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与幼儿的发展特点相符,绘本中出现道德情绪的文本内容较少,相关绘本书目主要有《我觉得自己很棒》(自豪、乐于助人),我会关心别人(共情),《陷入困境的克莱奥》(尴尬)等等。其中,助人为乐的道德情绪编码次数最多,总共建立12 个参考点。例如,绘本《我觉得自己很棒》中:“帮助别人时,我感觉很好”;绘本《我会关心别人》中:“帮助人的感觉很愉快”;绘本《巴比提的坏心情》中:“巴比提轻轻地帮瓢虫翻过身来,露出了微笑”。因此,教育者不宜为3-6 岁幼儿选择道德情绪事件过多、过杂的绘本来开展阅读活动,可从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社会性情绪出发,既可以为幼儿今后的道德情绪理解做铺垫,又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关系。

混合情绪理解指个体理解相同情境导致同一个体的多种不同或矛盾的情绪反应。在社会认知和社会知觉的共同作用下,儿童往往在8 岁左右才开始初步具备对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包括存在冲突的情绪[11]。本研究中共有两本绘本涉及幼儿的混合情绪理解:《双味情绪》和《害羞的哈利》。其中,《双味情绪》描述了10 种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矛盾事件,如“丹尼尔一边为赢了比赛而兴奋,一边担心自己会失去朋友”“凯文担心朋友会嘲笑自己带着玩具熊睡觉,却又害怕玩具熊自己在家会失眠”“卡蒂十分讨厌身上的痘痘,但是很开心可以和小狗吉吉舒服地躺在床上”等。该绘本借助幼儿的生活经历向幼儿解释了复杂的混合情绪,有助于5-6 岁幼儿初步了解该情绪的基本特征。

(二)幼儿情绪绘本中情绪表达要素的节点分析

情绪表达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概念较为一致,指的是个体通过可见的方式向外表达自己内在的情绪感受[12]327。本研究中的绘本人物在情绪表达过程中主要采用言语和非言语两种外显方式,非言语表达包括肢体言语表达和面部表情表达[13]。在编码过程中,笔者对两种方式的情绪正负性、强弱性进一步划分,发现文本内容几乎不涉及强度较弱的情绪表达。一是可能出于幼儿本身活泼外向的天性,夸张有趣的情绪表达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二是考虑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识别隐藏情绪的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能准确区分真实情绪和表面情绪。该节点共建立278 个参考点,强度适中的负向非言语表达(48)最多,强度较强的正向言语表达(3)与正向非言语表达(3)最少,见图1。

图1 幼儿情绪绘本中情绪表达节点及参考点

1.正向言语/非言语表达

本研究中人物情绪的正向言语表达包括高兴(30)、爱(18)、感谢(13)、喜欢(11)、自豪(5)、兴奋(3),共80个参考点,且在所有情绪表达节点中编码数量最多,侧面反映出多数情绪绘本能够有效引导幼儿通过言语来表达内心的积极情感。在情绪强度方面,除绘本《巴比提的坏心情》中“小松鼠”表现出较强的兴奋情绪之外,其他情绪表达事件均强度适中。例如,绘本《我爱我家》中:“嘿,这就是家,这就是家呦!我真的好爱好爱我的家。”

人物情绪的正向非言语表达共建立57 个参考点,包括拥抱(23)、笑容(20)、蹦跳(12)、帮助(8)、分享(4)。在《我很善良》《没有你,我怎么办》《我爱我家》等13本绘本中作者多次为幼儿呈现拥抱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朋友伤心时,我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吉彼用力地抱住小狐狸”“他们的拥抱好温暖,我感受到他们的爱”。在绘本《你爱谁多一些》中,通过“两只小熊贴得太紧了,让爱莉很难受”这样亲切生动的方式表现出过于强烈的正向情绪表达,让幼儿明白爱不是自私的,不能过度占有。

据研究,4 岁幼儿虽然已经意识到在积极情境中也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进行调节,但是表达能力还比较差。从5 岁前后开始,幼儿的正向情绪表达能力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是说,关于正向情绪表达的绘本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均起到情绪教育作用,尤其是处于关键期的大班幼儿。

2.负向言语/非言语表达

绘本人物情绪的负向言语表达共建立63 个参考点。和正向情绪表达不同,情绪强度较大和适中的负向言语表达编码次数较为均衡,分别占33 个参考点和30 个参考点。可以看出,人物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表达更易激烈和放大。其中,愤怒情绪言语表达的覆盖率达80%,嫉妒与烦躁次之。在绘本《不要哭,清楚地说》中,作者通过将冷静表达的小狗和言语冲动的小熊进行鲜明的对比,幼儿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清晰感知到负向情绪的正确言语表达规则,引导幼儿像绘本中的小狗那样,用适当的言语表达消极情绪。

负向非言语表达指幼儿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内心的负向情绪。绘本中的消极情境以愤怒情绪和害怕情绪居多,难过情绪次之。文本中包括踢打物品(22)、摔扔东西(16)、拉拽他人(9)等强度较大的表达方式,也包括躲藏(17)、脸红(10)、发抖(4)等低强度的表达方式。以愤怒情绪为例,《菲菲生气了》《野兽国》《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分别描述了主人公“踢东西”“烧毁房屋”“往墙上钉钉子”等过激的情绪表达行为。对于害怕情绪表达,绘本人物往往是通过“钻进被窝”“身体发抖”“手脚冰凉”等不具有攻击性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具体内容可参考绘本《不再害怕独自睡觉》《我不会害怕》《床底下的怪物》等。

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幼儿最常使用夸大的情绪表达策略,也就是采用编码结果中强度较大的表达方式;到了4岁,幼儿的负向情绪表达能力已经开始发展,4-5 岁是幼儿消极情绪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教育者可针对该阶段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为幼儿选择培养负向情绪表达认知、学习负向情绪表达规则的绘本。

(三)幼儿情绪主题绘本中情绪调节要素的节点分析

情绪调节指个体从主观意志出发,采用一定的策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使个体的内在体验、外显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进而满足个体对自身、外界环境的需求。情绪调节策略是幼儿实现情绪调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笔者通过对绘本人物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编码来反映相对应的情绪调节。在50本绘本中,情绪调节策略包括积极调节、消极调节和中性调节,并进一步分为替代活动(103)、认知重建(97)、问题解决(65)、人际支持(64)、情绪宣泄(27)、自我安慰(5),共361个参考点,具体见表4。

表4 幼儿情绪绘本中情绪调节的相关节点

1.积极调节

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人际支持。替代活动一直是幼儿调节自身消极情绪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对于处于同伴交往转折期的4-5 岁幼儿,是一种相对有效的积极调节策略。而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选择避开冲突,侧面反映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50本绘本里的人物共进行103次替代活动,消极情绪主要发生在家庭、幼儿园等常见场所,具体替代活动包括看书、画画、听歌、泡澡、玩游戏、做手工等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活动。如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中,杰瑞和妈妈用油漆、泡沫塑料球、白色卡纸等材料共同制作了一个冷静太空,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排解了先前的烦躁情绪。

问题解决策略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岁起,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促使其主动解决问题,但能力有待提高。在20 本涉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绘本中,只有少数绘本的主人公独立解决情绪问题。如《我喜欢我自己》中做错事后鼓励自己再试一次的小粉猪,更多的是主人公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如《不怕被嘲笑》《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等),或是从家长的角度间接引导幼儿去模仿调整情绪的处理方式(如《你睡不着吗》《并不坏的坏情绪》等),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

文本分析稿中共建立97 个认知重建的参考点,分别出现在害怕(38)、难过(21)、孤单(19)、妒忌(11)、自卑(5)、愤怒(3)六个消极情境中,且现实生活中,认知重建也主要应用于消极情绪的调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分析综合过程中,把握事物复杂组成部分的能力较差[14]。幼儿综合分析事物多面性的能力有待增强,较难“换位思考”和变换角度考虑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事件的加工、分析能力不断提高,也更容易用认知重建的策略调节自身的消极情绪。可见,阅读关于认知重建的情绪绘本能够普遍提高幼儿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且年龄较大的幼儿接受性更强。

人际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在绘本中主要来源于家人(31)、同伴(28)、教师(5),共64 个参考点。亲子情绪谈话有利于幼儿习得情绪表达规则,处理日常情绪事件,促进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如绘本《生气汤》中,妈妈同霍斯煮了生气汤,教会他以“吐舌头”“尖叫”“敲锅子”等方式调节自身的愤怒情绪。向同伴寻求帮助是另外一种人际支持方式,在调节情绪的同时,既可以拉近幼儿的同伴关系,又可以增加合作、友爱等亲社会行为。如在《不怕被嘲笑》中,大猩猩穆奇通过向鬣狗、长颈鹿、树懒、瞪羚请教不被别人嘲笑的办法,学会不去介意别人的眼光。

2.消极调节

面对冲突情境时,初入幼儿园的3-4 岁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限,再加上以往对于成人的依赖,更多的是通过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吸引成人的注意,也就是使用情绪宣泄策略,且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宣泄消极情绪[15]。11 本绘本文本中共出现27 次情绪宣泄行为,包括哭喊(15)、动作发泄(7)和言语发泄(5)。如绘本《野兽国》中,马克斯和野兽狂叫、狂跳,发泄出不愉快的坏情绪。到了4-5岁,幼儿的大脑前额叶迅速发展,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宣泄行为明显减少且持续下降。可见,包含情绪宣泄策略的绘本相比之下更加适读于小班幼儿或是控制力差、易失控的幼儿,能够逐渐引导幼儿以积极的调节方式替代情绪宣泄。

3.中性调节

自我安慰是一种中性的情绪调节方式。语言安慰是指儿童用一些词语来安慰自己,而行为安慰是指儿童重复无意的、类似的、连带性的肢体动作。在全部绘本中,自我安慰是编码次数最少的情绪调节节点,仅出现在绘本《我好担心》中。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调节随着自身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吸吮手指等身体自慰行为的逐渐减少,自我安慰的情绪调节也会随之弱化[16],3-4 岁是弱化幼儿自我安慰行为的关键期。因此,和情绪宣泄的调节方式类似,涉及自我安慰调节方式的绘本更适用于3-4岁左右的低龄幼儿。

四、教育启示

(一)针对幼儿心理特点,选择适读情绪内容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情绪体验日益丰富,心境不断转变,但其情绪能力及各个维度的发展仍有待加强。教育者应遵循幼儿情绪能力的年龄发展特点,将情绪绘本的选择标准从“年龄准入”细化到“内容准入”,有针对性、顺序性、差异性地确定幼儿情绪教育的绘本载体。

在情绪理解方面,教育者可从外在的情绪理解、心智的情绪理解、反省的情绪理解等维度出发;在情绪表达方面,情绪的正负性、强弱性及言语/非言语方式都是情绪绘本的重要内容;在情绪调节方面,应帮助幼儿逐渐习得问题解决、替代活动、人际支持、认知重建等积极的调节策略,同时也要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生活经验。例如,从我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绘本中《我爱我家》提及的“爱与被爱、包容与接纳、信任、信心、重视、尊重、安全感、理解和欣赏”可以看出,该绘本相对适读于情绪理解能力发展较快的中、大班幼儿,对于3-4岁幼儿在理解程度上有一定的难度。

总之,结合本研究中情绪绘本三大核心节点的编码结果,不同维度的情绪主题内容无疑是绘本选择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平衡标准,教育者还需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对绘本插图与色彩、故事情节与结构、绘本材质等方面的偏好,综合考虑绘本的选择。

(二)接纳幼儿负面情绪,合理利用人际支持

首先,悲伤、生气、害怕、担心都是个体的基本情绪。负面情绪表达能力是幼儿释放压力、表达诉求、向他人传递内心情绪体验、调节生理和心理平衡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在部分绘本中,成人扮演着幼儿负面情绪的打击者与消杀者,向幼儿传达“生气鬼没有朋友”“男子汉不能哭”“厉害的大人从来不害怕”等过于绝对的情绪观,成人的严格控制会导致幼儿逐渐隐藏消极情绪。因此,教育者应选择有利于幼儿正确表达负向情绪、疏导冲突情感的绘本,以一种包容的态度看待幼儿的负面情绪。正如绘本《我好难过》中所说:“和别人诉说自己的难过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就算哭出声来也不要紧。”

其次,向成人或同伴寻求人际支持是3-6 岁幼儿处理负面情绪的常用调节方式,但过度依赖他人的帮助不利于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人际支持类的绘本也应符合幼儿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例如,小班幼儿倾向于寻求家长或教师的安慰与指导,可阅读《我爱我家》《我想念你》等鼓励幼儿勇敢向成人求助的绘本;到了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高,学会向同伴表达情感,绘本《没有你,我怎么办》《我不怕孤独》等帮助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大班幼儿情绪策略的运用日益复杂,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调节方式,可选择涉及多种情绪调节方式的绘本,如《不怕被嘲笑》《我好担心》《巴比提的坏心情》等。

(三)着眼幼儿阅读视角,寓教于情两者兼顾

儿童视角要求成人发现和理解儿童眼中世界的意义,理解儿童如何主动建构自己的生活。情绪绘本中的幼儿阅读视角指绘本借助幼儿的见识或语气来讲述情绪事件,从幼儿的叙事角度来影响情绪变化的步调、式样、组织及心理意识等。目前,成人往往比幼儿掌握着更大的绘本选择权。部分家长和教师从成人视角出发,更多注重绘本的识字功能、审美功能,更加关注绘本内容是否能够“一步到位”地解决幼儿的情绪问题,而忽视了幼儿的情绪体验度和绘本的阅读趣味。因此,教育者需要尊重幼儿本位,选择兼顾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情绪主题绘本。

结合Gillespie和Conner提出的幼儿绘本选择标准,可将以下条件作为情绪绘本的选择依据:首先,故事内容要贴近生活,与幼儿常见的情绪相呼应,以期引起幼儿的共鸣,回想起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如绘本《我为什么快乐》共涵盖了9种幼儿常见情绪,列举了30 多个情绪发生的场景,多是“扮鬼脸”“被蜜蜂蛰”“玩过山车”等常见的生活情境。其次,故事主人公的形象要鲜明,能具体表现某种情绪状态变化。最后,故事情节要简洁有趣,能吸引幼儿注意力并以简明的情节表现故事转折和情绪转变。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利用鳄鱼和牙医互相恐惧的矛盾情绪吸引幼儿兴趣,在多次重复中简洁清晰地引导幼儿理解情绪,并以牙医的幽默话语“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作为绘本的结束,调节了幼儿对牙医的恐惧心理,引导幼儿理解牙齿卫生的重要性。总之,成人在选择情绪绘本时应综合评估绘本对幼儿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情绪情感理解、表达与调节能力的影响。

猜你喜欢

参考点编码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生活中的编码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FANUC 0i-MF数控系统参考点建立与调整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浅谈数控机床参考点故障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参考点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
基于参考点的图像可变目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