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绩效评价的现有形式、瓶颈问题与体系优化

2021-06-10李运山肖凯成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绩效评价教学质量

李运山 肖凯成

[摘要]文章介绍了目前高职教学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的三种形式,认为高职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亟待解决绩效评价主体不明确、绩效指标体系不完善和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对此,提出从学习与教学环境、教学能力和过程、学习能力和过程、学习成果及其评价四个维度进行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质量;绩效评价;质量评价

[作者简介]李运山(1981- ),男,江苏盐城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肖凯成(1966- ),男,江西永新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2018/3/27,项目主持人:肖凯成、杨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设计与研究”(项目编号:20JY018,项目主持人:李运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9-0088-06

教学质量不仅关乎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更关乎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与美誉度。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关键。在全面落实质量立教的各项战略举措中,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体系则是重中之重。优化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高职教学绩效评价的现有形式

在管评办分离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自主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和教育诊改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学质量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推进实施的可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经出现了基于教学数据分析的教学绩效评价、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线上线下教学绩效评价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学绩效评价等诸多有特色的教学质量绩效评价模式,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保障。

1.基于教学数据分析的教学绩效评价。基于教学数据分析的教学绩效评价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收集来自教师教学活动层面的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数据,涵盖教学仪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成果等;同时收集来自学生学习活动层面的学生评价、教师评学等数据,涵盖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成绩等方面,通过对各方面绩效数据的分析,综合评定教师实施教学的效果。该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点在于,学校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有利于依据数据分析来对教学质量进行排序。不足在于,第一,采集的数据容易受到评价者的主观性影响,如同行评价容易掺杂个人情感,学生评教担心评教分数影响教师对自己最终成绩的评定等;第二,评价相对固定化,在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社会招生等多样化生源结构存在的背景下,这种依托数据的定量绩效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略显呆板,不能适应新的生源结构;第三,教学数据的分析是基于成绩的量化打分给予学生综合评价,对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

2.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绩效评价。该绩效评价模式是将学习和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基于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在线课程与传统线下教学相混合的教学质量绩效评价模式。学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跟踪、存储大量的教学过程数据和学习过程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其与学校既定的教学质量绩效指标进行比对,深度挖掘教学质量可能存在的提升空间,帮助教师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混合教学”模式下的绩效评价优点在于,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认识互联网时代教学的发展和变化,自我提升线上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能够使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对自身薄弱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学习,为学生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提供可能。缺点在于,一方面当互联网线上教学时,教师不能像面对面教学那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及时监督与提醒,导致教学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由于线上教学多采用“人机对话”模式,学生缺少必要的人际交往与交流沟通,不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学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源于企业考评体系,近年来走进高职院校的教学绩效评价中,是对财务资源、教学内部流程、利益相关者、学习与成长四维度进行计分的教学绩效评价。财务资源维度对应教学基础条件保障的绩效评价,能够直观反映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与支出情况,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内部流程维度对应教学过程的绩效评价,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实施手段、教学过程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绩效指标进行监控,梳理教学各环节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均衡协同中实施教学;利益相关者维度对应客户群体的绩效反馈,包括学生、家长、政府、企业等高职教育的顾客群体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学校通过客户群体的满意度调查,能够及时进行教学诊改以提高教学质量;学习与成长维度对应教师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价,包括教师学历学位提升、业务能力提升、企业实践、继续教育等方面,能够提高与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优点在于,可以从动态平衡中将教学绩效评价的各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绩效评价。不足在于,一方面绩效指标的涉及范围广,收集难度大,且一些指标还需高职院校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另一方面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方面的绩效评价。

二、高职教学绩效评价亟待破解的瓶頸问题

传统教学绩效评价的重点往往是只针对与教师相关的教学活动,而轻视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成果,这样的绩效评价是有缺陷且不完整的。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绩效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有评价但指标不科学、有标准但执行不力、有执行但冲突较多的情况。具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瓶颈问题:

1.绩效评价主体不明确。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多方主体协同合作的过程,理应涵盖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及学生等主体,高职院校在选取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主体时容易出现随意性,致使绩效评价主体混乱。部分院校只注重教师层面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常常忽视政府、企业、学生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影响。这种评价易使教师过度迎合管理者对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追求,而忽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方式运用的认同度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等数据,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校则过分强调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而忽视其他主体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多来自自己的主观感受,有的直接来自对任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偏爱程度,无法从专业角度去衡量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恰当、教育过程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贴切,使教学绩效评价不可避免地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不能公平合理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做出正确评价,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此外,在实施教学质量绩效评价考核时,不能对各评价主体进行良好的培训,以至于评价主体对各项指标的理解程度各异,甚至发生偏差,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2.绩效指标体系不完善。绩效指标包含了目标任务的定性、定量信息和关键性参数,制定的绩效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教师的主要工作,一般都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量等指标考核,而忽视质量。因此,必须让绩效指标实现向质量绩效目标的转变。对单一绩效指标的衡量通常不可能立即得出质量改进措施的结论,需要根据院校机构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运作等多方面信息,对教学质量业绩指标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多种来源的定性信息和定量数据,以使绩效指标真正提供关于教学质量绩效的信息,并使它们成为实施质量改进措施的重要证据来源。然而,目前多数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教师的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而轻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评价方式上,重视终结性评价而轻视过程性评价;评价结果上,重视教师的年终考核而轻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等。在这种不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下,教学质量绩效评价的参考价值将难以得到保障。

3.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绩效评价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得以提高,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应用需求。评价结果的反馈是促进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学校收集各评价主体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得到评价结果并进行公布,有利于教师查询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有利于学生查找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学习方法等;有利于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精准掌握教与学的动态评价结果,及时改进绩效评价策略,为下一轮绩效评价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大张旗鼓地开展教学质量绩效评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考核评价之后却不了了之,致使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未能正确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有悖于“PDCA”管理循环理论。

三、基于四维度的高职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优化

高职教育的教与学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包含了教师的教,也包含了学生的学。高职院校应以教与学的环境因素为保障、以教师的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师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基于学习与教学环境、教学能力和过程、学习能力和过程、学习成果及其评价四个维度,实现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整体优化。

1.学习与教学环境绩效评价维度的设计。学习与教学环境绩效评价维度是高职院校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基础性保障,它是影响学校教与学活动的全部条件。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就要为学生和教师创设一个软硬件兼备的学习与教学环境。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设计学习与教学环境绩效评价维度,主要体现在教学制度绩效子类型、教学条件绩效子类型和质量文化绩效子类型三个方面。

教学制度绩效子类型涉及支持性政策制度、校内规章制度等。学校对国家层面颁布的关于教学质量的政策性文件解读至关重要,这些是高质量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和完善适合学校学情的各项校内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应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新思想新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梳理学校规章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对不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规定、内容陈旧和操作性不强的规章制度,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及评价,认真开展校园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有效推动校园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推进院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这有助于形成“事事制度约束,人人依规办事”的法治校园环境,从而为保障教学质量做好服务发展、服务决策和服务落实工作。

教学条件绩效子类型涉及实训条件、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等教学资源和图书馆、网络平台等学习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保障教学质量的硬件条件,对教学质量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应充分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对与教学条件相关的绩效指标开展顶层设计,如对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网络平台等的利用率调查、使用满意度调查以及专家评估;面向教师、学生、同行开展对图书及在线资源的质量调查和使用满意度调查等。根据调查数据研判各种教与学资源存在的合理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率。

质量文化绩效子类型涉及关于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的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中最容易忽视的绩效指标。要把“为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口号宣传语深深烙印在全体師生员工的心坎上。设置质量意识、质量道德、质量教育等绩效指标,涵育出一流的校园质量文化。通过质量课程培训,使教职工普遍认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定期定量组织“质量文化宣讲”、收集“质量文化评价反馈”等,营造师生“人人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人人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2.教学能力和过程绩效评价维度的设计。教学能力和过程维度体现的是教师层面的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能力,教师的基本素养、学科知识背景、学科建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学习效果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教学能力和过程绩效评价维度主要围绕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等方面绩效子类型展开。

教师队伍绩效子类型涉及教职员工招聘、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资源,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创设有利空间,以确保各个专业人才结构合理、各尽其才。教师队伍绩效指标包括学科教师比、学科生师比、“双师”比、教师结构比等。高职院校根据办学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人事制度改革,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快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探索教学团队进阶制、科研团队专家制,确保各类人才人尽其用;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下放权责,以成果质量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构建人才开放评价和分类评价的绩效机制,为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集聚一流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绩效子类型涉及教师能力和教学技能。教师能力包括良好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综合能力等;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可以通过强化学习来掌握,在练习与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发展。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绩效指标,包含教职工参与教学的人员比例、参与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的人数、教学技能(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强化学习的人数,对教学人员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学科建设能力、教学方法能力、职业技能能力、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社会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估。通過对教师各项技能的评估与反馈,促使教师正视自身不足,利用各种途径提升自我,在教学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储备与职业能力、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重的绩效评价新模式,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研质量绩效子类型涉及著作、学术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的质量,这是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内容丰富的科研质量绩效指标应包含: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的数量及发表刊物等级;教师出版的学术著作数量及质量、教师获取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教师科技获奖类别等。分年度对上述科研质量绩效指标进行统计,认定科研突出业绩类型,给予教师相应绩效奖励,有利于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潜能,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院校社会服务的水平;定期对每一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归一化处理,有利于学校获得各学科科研成果分布状况,找准科研切入点,为有效指导人才引进提供参考方向,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科研质量和教学质量。

3.学习能力和过程绩效评价维度的设计。学习能力和过程维度体现的是学生层面的学,如何学、怎样学。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进行学习的各种能力和潜力的综合。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尚未表现出来的潜在学习能力。实际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决定着受教育主体的学习收益情况,可以从客观上反映教学质量的优劣。学习能力和过程绩效评价维度主要从学生优质学习绩效子类型方面进行设计。

学生优质学习绩效子类型涉及学生组成、学生素质、学生工作量、学生与学习内容互动、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过程等。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质量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施教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优质学习绩效指标包括学生人数及其身份、入学成绩、学生与课程活动互动的持续时间,对学生工作量、学习倾向性、学习价值观和学习态度等进行调查与评估,对学生积极学习的策略和对学习活动的满意度调查,对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满意度调查等。当下统招、对口单招、注册招生、社会招生等多样化生源结构存在的背景下,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过程绩效指标进行跟踪与分析,有利于院校优化生源结构,对不同生源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等。根据对绩效指标的分析,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动态调整学生工作量、学习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只有学生主体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收益,高职教育才能收获令社会满意的“教育产品”。

4.学习成果及其评价绩效评价维度的设计。学习成果及其评价维度是高职教育教与学的结果体现,既是教师职业能力获得的体现,也是学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核心能力获得的体现。学习成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能够反映教学质量的优劣,及时有效的学习成果评价反馈机制能够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目标做出适时调整,刺激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效果,综合表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计学习成果及其评价绩效评价维度主要从教师学习成果绩效子类型和学生学习成果绩效子类型两方面开展。

教师学习成果绩效子类型涉及教师参加技能竞赛成果、参加各种师资培训的学习成果、继续教育的学习成果、学习各种教学技能的成果等。教师的学习成果是教师能力素养的重要体现,间接作用于教学质量。在考核教师教学质量时往往容易忽视对教师学习成果的绩效评价。设计教师学习成果绩效指标应涵盖教师对学习的满意度调查、教师对竞赛获奖认定的满意度调查、教师对培训学习的满意度调查、教师对技能学习的满意度调查等。通过对教师各项学习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有助于学校全局把握教师对知识或技能种类的需求度,集中优势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近年来,众多院校在深化职称制度的改革中已摒弃“唯学历”的做法,开始积极探索将教师的学习成果及其评价与职称评审、晋级挂钩,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向教师反馈评价结果,有效促进了教师职业能力的自我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学生学习成果绩效子类型涉及学习成果、就业能力等,是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设计学生学习成果绩效评价指标应涵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专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调查、非自愿受雇于低于自身水平的人数、通过进一步深造入职的人数、院校所在地区长期就业的人数、学生对学业和职业咨询的满意度調查、企业对毕业生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如毕业生基础技能、适应性技能、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技能、就业能力和企业技能)等。对学生学习成果绩效指标进行分析,定期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策略,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制定完善的示踪反馈制度,将企业和校友等纳入绩效评价主体,及时收集企业和校友关于市场就业能力的调查、评价等,使调查及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和应用,切实提高评价结果的利用率,有利于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诊断与改进,有利于校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胡襄樊.高职生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实践研究[D/OL].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2021-02-21].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2002&file

name=1020747514.nh&v=SiP4RVGINPNc7vfOcN8QGLpVtPqn21

PAz615bH27BXLK%25mmd2BL3O9FgaSL5BxCwKsyAn.

[2]李成,刘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NG独立学院为例[J].商业经济,2019(6):192-193.

[3]陆黎敏,刘晓飞,张帅. PDCA循环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对外经贸,2019(8):125-127.

[4]唐自政.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教学考核中的应用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9(4):136-139.

[5]吴翠玲,张龙,陈振斌,等.工科院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56):105-106.

[6]许莉萍,杨洁琼,吴传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20(19):207-209.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绩效评价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