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现实困境与消解路径

2021-06-10刘冬冬程广文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

刘冬冬 程广文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追求高职本科教育的诉求,以及顺应职业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驱动下,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向本科层次发展的契机。但是,我国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却面临着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机制层面以及目标定位层面的现实困境。而要消解这些困境,必须打破传统固有观念的桎梏,为顺利开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扫除思想层面的障碍;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优化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顺畅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升入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通道;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院校成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承担主体。

[关键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契机;现实困境;消解路径

[作者简介]刘冬冬(1989- ),男,江苏泰州人,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程广文(1965- ),男,安徽安庆人,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  泰州  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重点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b/2020/01/1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9-0034-04

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探索突破专科层次限制,不断提升培养层次的必然要求。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主题已经成为理论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从理论上对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困境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给予了理论层面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理解。2019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启动,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等十多个省份率先尝试启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为实践探索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大力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均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建设和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拟对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现实困境以及消解路径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

1.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驱动。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同年6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正式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要求“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由此可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驱动。

2.適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追求高职本科教育的诉求。一是高新技术在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但推动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向更高层次转变,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出现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失的情况,而仅靠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解决这一问题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社会受教育者群体,尤其是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对更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追求,客观上需要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企业招聘、晋升、薪酬等方面遭遇了专科学历带来的瓶颈,企业更愿意招录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晋升时,大部分被固化在企业底层岗位;在付出同样的劳动和精力时,获得的薪酬也比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低。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发展满足其对学历、学位的追求,以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质量。

3.顺应职业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职业教育现代化首要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其关键在于解决和回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承担和落实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目前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客观上要求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另外,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不断提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各国已经纷纷尝试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并相应给毕业生颁发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同时也成立了一批应用技术大学和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80年代,西方高等职业教育在以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当推行和发展硕士、博士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相应成立了更多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目前,我国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处于探索和尝试的初级阶段,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地位,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必须大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和质量。

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1.观念层面的困境。一是受“重学轻术”“普主职辅”观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次等教育”,致使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最终导致生源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受“精英教育”“重本轻职”观念的影响,教育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大都倾向于普通本科教育,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不从心。三是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全日制普通本科及拥有更高层次学历的毕业生,且在薪酬待遇、晋升等方面倾斜力度较大。面对这些传统观念,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推进和实现会受到一些阻碍。

2.制度层面的困境。针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依然缺乏,学位制度也不完善,专业学位的断层将会阻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制度、评价制度也亟待建立和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如何考入本科层次高职院校,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社会功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应该如何进行评价和监督。

3.机制层面的困境。一是办学质量保障机制缺乏。部分条件好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后,在缺乏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制约的情况下,尝试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规范自身的教学与管理,淡化了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色与属性。二是衔接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普通高中毕业生是我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构成主体和主要生源,而高等职业院校专科毕业生继续升学进入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的渠道没有完全打通,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等方面大多衔接不上。

4.目标定位的困境。一方面,目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由普通本科院校颁发,在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办高职本科专业试点中,普通本科院校仍然发挥着“举办方”或者是“主导方”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偏离技术技能型导向。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升本”,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纷纷向普通本科院校靠拢,培养出的人才理论强、实践弱,偏离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轨道。

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困境的消解路径

1.打破传统固有观念的桎梏,为顺利开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扫除思想层面的障碍。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很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制度体系生成的方向、程度与水平,影响教育主体的自我定位和办学行为。因此,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打破传统固有观念的桎梏,扫除思想层面的障碍。一是借助各种媒介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社会声誉和认可度。如宣传“大国工匠”的先进案例,以榜样的力量扭转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二是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在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方面增加经费支持力度,同时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向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倾斜,给予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定的物质保障和基础。三是深化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导向功能和作用,转变企事业单位“重普轻职”的用人观念,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待遇和保障。

2.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优化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为了促进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优化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要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并从法律层面将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建立与完善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制度,明晰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种类、层次以及授予资格认证等。三是积极建立和完善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制度。一方面,针对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可开展单独招生的试点工作,给予学校招生和录取的自主权;另一方面,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建立“对口单招”制度,直接在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中选拔招收部分优秀的高职专科生继续深造。四是构建由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以及第三方机构评价三类核心评价体系所组成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功能,从而不断提升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确保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方向的正确性。

3.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顺畅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升入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通道。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相比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以办学主体多元化、体系结构复杂化以及人才培养多样化等特征彰显其优势。要想积极推进和实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乃至实现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顺利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过渡与转型,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一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建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建立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一方面,改革招生模式,打通高等職业院校专科毕业生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流通的通道,如江苏省2012年开始实行高职院校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3+2”分段培养模式和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等。另一方面,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与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应该制定相应的专业设置对接目录和构建适合的课程衔接体系。具体而言,针对交叉性和融合性强的专业,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应该设置某一门专业与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多门学科专业进行对接。同时,在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增设一些选修课程,加强这些选修课程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的有效衔接,从而形成综合课程。

4.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院校成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承担主体。人才培养的方向由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反映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层次,所以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以紧贴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目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专业群建设作为重点,注重品牌专业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在社会上拥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建议由高等职业院校独自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授权高职院校向毕业生颁发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证书,改变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位由联合办学的普通本科院校一方提供的局面,确保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

[参考文献]

[1]任君庆,王琪.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3(4):52-55.

[2]汪亚明,王珏.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91-94.

[3]徐国庆.高职课程建设的政策取向与制度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7):25.

[4]张锦春.独立学院向本科职业教育转型的对策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模式视角[D/OL].南昌:南昌大学,2015[2020-09-20].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601&filename=1015633251.nh&v=BIu4ynapjztdgsHiiLyV614OuDwarshFwY2LElmLIrBVpQpDigin40NTTHFQAvjw.

[5]李丹.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9(9):6-9.

[6]刘柳.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OL].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2020-09-25].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701&filename=1016085569.nh&v=s9ZcVUxe%25mmd2F2C3XYwzDG95AN%25mmd2FxbaK5HbzWlHWeT0aKtBu0aZoKDzz1kAdIclsqGXwS.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我国推广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现实困境
民事诉讼中提交答辩状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初探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教学即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