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域下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资助育人的价值与路径
2021-06-10夏晓青
[摘要]当前,高职资助育人需要强有力的育人队伍、明确的价值引领、有感染力的交互模式和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资助育人,能够奠定资助育人的文化根基,丰富资助育人的教育内容,拓展资助育人的教育形式,形成资助育人的工作合力。为此,應通过强化供给主体工作认同、丰富供给内容、灵活供给方式、夯实供给保障等,探索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新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地方红色文化;资助育人
[作者简介]夏晓青(1985- ),女,北京人,扬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江苏 扬州 225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学生党建工作‘微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020SJB1027)、2019年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习近平传承红色基因思想的解读”(项目编号:YZZDDJ2019101)和2018年度扬州市职业大学科研青年项目“互动仪式链理论下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RW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9-0104-05
通过扶贫、扶志、扶智,让顺利完成高职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技术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是高职资助育人的主要目标。地方红色文化是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将其融入高职资助育人工作,契合“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实现扶贫、扶志、扶智三者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文章从供给侧视域出发,通过系统分析高职资助育人环境,试图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资助育人的新理路,以更好地推进高职资助育人实践。
一、供给侧视域下高职资助育人的环境分析
资助育人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者既是供给主体,也是供给内容的提供者、供给方式和供给保障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利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精准资助的育人环境,可以更好地引导需求、服务需求,确保资助育人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1.供给主体:资助育人需要强有力的育人队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越来越大,资助育人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辍学”的目标,高校资助工作始终以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为首要目的。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也倾向于经济帮扶,而忽视了资助的发展性功能,有的教师甚至将资助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发钱”而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脱离其原来农村的血缘社群、地缘社群后,由于贫困代际传递文化因素的预制性、抗逆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①,无法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社会问题,内心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抑郁、攀比、迷茫等情绪,有的甚至产生抑郁症、强迫症等。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工作,涵盖了价值引领、思想引导、情感共鸣、品格塑造等各方面。“‘谁来扶既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主体,又是精准考核的对象”②,由此可见精准扶贫的供给主体在目标实现上的重要地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落实者是辅导员、班主任。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辅导员、班主任占比较小。大部分辅导员、班主任不仅缺乏专业学科背景,日常工作中更是身兼数职。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知识框架结构中,他们难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系统、有效的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专业教师又往往认为只要完成授课任务即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事情,与己无关。由此可见,在精准资助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同时,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存在着育人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性、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合力等问题。
2.供给内容:资助育人需要明确的价值引领。当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会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育人工作”考核也是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每年国家助学金评议时,为了拿到助学金或为了提高助学金等级而虚报家庭经济情况、互相“比穷”,拿到助学金后的各种“攀比式”消费、恶意拖欠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各种“怪象”也从侧面反映了资助工作的发展性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发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仍停留在这种简单的逻辑推理中:因为你拿到了国家、社会给予的资助,所以你要好好学习、感恩国家、感谢社会;因为你是受助学生,所以你要接受感恩教育,常怀感恩之心。这种过于简单、直接的育人理念导致很多教育停留在表层,很多育人工作存在“走过场”的情况。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这种“捆绑式”强制教育产生逆反、抵触心理,认为“我家穷,我就该拿助学金”“凭什么只有拿助学金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各类感恩、励志教育”。缺乏明确价值引领的资助育人教育,使得资助工作者缺乏开展育人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无法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受到资助后珍惜拿到的每一分钱、感恩得到的每一次机会,不利于他们自强、自信、感恩、诚信品格的塑造。
3.供给方式:资助育人需要有感染力的交互模式。当前,高校开展了各类以资助育人工作为主题的教育工作,如各类政策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手绘大赛、帮扶案例征集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诚信和感恩意识,唤醒更多人关注资助育人工作。但大多数资助育人活动是按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自上而下地单向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是被动要求参与。在互联网浸泡中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资助育人仍停留在单向、被动式、灌输式的教育形式阶段,无法充分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对全体大学生产生吸引力。资助育人工作无法成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情感传递的纽带,就难以实现价值共鸣,达不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供给保障:资助育人需要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资助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但部分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仅停留在学生工作相关部门。“有的学院相关管理者甚至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这造成了职业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重视不够,只注重经济方面的解困,相对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③在实际开展资助工作阶段,学校资助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过于追求资助程序上公平、公开、透明,重视形式化审核,对资助育人理念的输入和德育实效的输出重视不够。同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的学校也存在资助育人、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各自为政的情况,彼此间缺乏良性互动。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缺乏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彼此合力的育人理念是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顾此失彼状况的重要原因。学校各项事务繁杂琐碎,很容易造成“各扫门前雪”的现象。有时代感、方向性、统一明确的育人理念可以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多方“共赢”,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
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资助育人的价值分析
地方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精神等都是资助育人工作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地方红色文化引入资助育人工作,不但有助于红色文化的发扬传承,更能为资助育人提供新思路,注入新血液,激活新动力,实现新成效。
1.奠定资助育人的文化根基。地方红色文化为资助育人“铸魂”。资助育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没有价值引领的资助育人工作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方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和地域性,它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方向,展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④。地方红色文化不仅能为资助育人提供代表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也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增强科学、理性判断的能力,明确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抵御错误理论和社会思潮的诱惑,在面对世界范围内价值观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多元、复杂、多变的新特点,将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学会如何兼顾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和个人进步的协调有序。
2.丰富资助育人的教育内容。地方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鲜活的案例资源,可以使模式化、程式化的资助育人教育变得立体、饱满。地方红色文化中“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培養学生积极向上、奋斗拼搏的乐观精神;“为民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知恩感恩、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以“艰苦奋斗”精神为例,一方面,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要用生动的案例教育让他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统不能丢,要避免奢侈浪费、肆意挥霍,培养勤俭节约、朴素自律的生活习惯。
3.拓展资助育人的教育形式。地方红色文化毗邻高校,一般包括烈士故居、革命历史事件遗存、活动场所、革命历史名人故居、烈士墓葬地等各类形式多样的红色历史遗存。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全市丰厚的红色历史文化遗存中最具代表性的革命遗址遗迹以及依托红色历史遗存建设的纪念设施,共计145处。在信息化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乐于接受体验性、感性化、交互式的传播方式。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创新资助育人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手段和途径。让学生从单纯在教室参加讲座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了解烈士事迹、走进烈士故居、在故居中谈感受谈成长;让学生从简单地写写征文、画画手绘画,到组织他们排演反映地方红色历史的话剧,开展毅行活动感受长征精神,参加红色宣讲队讲解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等。通过这种参与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红色文化,体悟红色精神,激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
4.形成资助育人的工作合力。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建设,加快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调动各方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关注度,形成育人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价值导向明确、内容资源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可以吸引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其中,有助于扩大育人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可以让青年学子更多地了解当地社会发展历程,体会当地的人文精神,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在毕业之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发挥资助育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资助育人的路径
明确精准资助育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地方红色文化在精准资助中的育人价值意蕴,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精准资助的根本任务。从供给侧改革思维出发,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精准资助,发挥育人价值,进一步优化供给主体认同、丰富供给内容、灵活供给方式、夯实供给保障。
1.深化认知、提高本领,强化供给主体工作认同。资助育人的师资队伍作为供给关系中的供给主体,是保障资助育人实效性的重要基础,也是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精准资助的推动者和践行者。首先,要深化认知。认知是提高能力的内生动力,是开展行动的思想前提。资助育人工作者的认知取决于对地方红色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首先来自他们对地方红色文化内涵、价值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要引导资助育人工作者主动学习地方红色文化,提高理论水平,认知红色文化的精神本质和教育意义。其次,要提高能力。能力是认知的深化,是行动的必要准备。人们认识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有能力用行动实现。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可以帮助人们将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作为资助育人工作者,要在认真分析当代青年学子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业务能力,思考如何能将生动、真实、丰富、有内涵的地方红色文化转化为“教育产品”提供给大学生,让他们能接受、愿接受、易接受、想接受。最后,要致力践行。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精准资助的践行,就是供给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地用地方红色文化来提升资助育人的效果,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从供给主体角度出发,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从认知到行动、思考总结再行动,由内而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2.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丰富供给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⑤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既可以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存量宝库”。一方面,要以情动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增强教育的代入感和亲和力,加深资助对象的内心认同感;通过追叙一段段鲜活的红色历史,教育广大青年学子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帮助青年学子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自身错误的认识,学会在逆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提高资助育人供给端的质量,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成员中形成广泛的文化共识,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使中华民族在未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要整合目前资助育人的教育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打造具有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精品资助育人项目,实现教育“产品”的“优库存”,通过项目驱动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学习红色人物成长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红色文化宣讲团,将感恩情怀和服务社会相结合,提高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向革命烈士致敬,提高资助育人实效性。
3.创新途径、互动体验,倡导灵活多样的供给方式。发挥实践育人、环境熏陶、仪式化传承和互动体验的优势,丰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的方式,寓情于理、以情动人,情景交融,将红色基因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感染。通过唱红歌、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故居、參加听馆长讲红色故事、组织“如何追随烈士脚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大讨论等活动,用“读、看、听、论”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传承地方红色文化;开展烈士故居中的党课、排演红色话剧等活动,以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方式打造传承地方红色文化的“实境课堂”,用特定空间和场景营造红色文化传承的仪式感和现场感,让参与者在受到强烈内心震撼的同时感悟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怀和人格魅力,用红色力量培养青年学子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勇于拼搏、百折不挠、吃苦耐劳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将远大理想和现实追求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他们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合理设计、开拓资源,夯实供给保障。高校要为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要进行整体策划与设计。在认真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状况后,结合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现实基础,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以及监督调整制度,为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的“科学供给”提供有效保障。其次,要加强红色文化育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多方协同育人的优势。高校在人、财、物上给予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当地革命纪念馆、烈士故居、博物馆等合作共建关系,建立各类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开展志愿服务、成为地方红色文化宣讲员以及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最后,要营造全员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资助育人的校园氛围。要充分认识到资助育人工作是精准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全体教师协同努力,有针对性地用地方红色文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成长、成人、成才。
[注释]
①冉光仙.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贫困生的德性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78.
②张赛群.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36.
③秦光银.精准扶贫视角下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9(9):87.
④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文员会海外委员会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人民日报,2017-10-31(1).
⑤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2).